•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我只是一个报恩的普通老百姓” 菏泽一老人排除万难建毛泽东纪念馆
  • “我只是一个报恩的普通老百姓” 菏泽一老人排除万难建毛泽东纪念馆

    时间:2019-09-28 18:49:54  来源:大众网  作者:

    毛泽东纪念馆主楼

    毛泽东纪念馆内的毛公亭

    大众网・海报新闻9月27日记者张芳王硕付洪强)在鲁西南的黄河之滨,346省道西端,是东明县朱口村。村东头公路北侧耸立着一座富丽堂皇的仿古建筑,大门正中央镶嵌着书法家李敏善题写的六个鎏金大字:毛泽东纪念馆。这里是庄子故里东明县一道靓丽的红色文化景观,是由朱口村村民佘石成投资创建的“中国第一座农民兴建”国家领袖纪念馆。

    受祖辈影响,16岁开始收集毛主席相关物品

    今年75岁的佘石成出生于东明县武胜桥乡佘岗村,早年学做木工,搞过建筑,为当地群众修房盖屋,制作家具农具,是方圆有名的手艺人。“从记事起,我父辈经常告诉我,祖上三代都是给大户人家种地当长工、打短工,讨荒要饭的,是中国共产党让我们家有饭吃,有房住,我们穷人家到任何时侯都不能忘了共产党,毛主席的恩德。”佘石成说,他始终把祖辈们的话牢牢记在心里,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他,对如何报答共产党的恩情,怎样把对毛主席的敬仰世世代代延传下去,在他心里扎下了根,成了他心中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佘石成告诉记者,从16岁起,他就留心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像章、书籍、图画、照片、书法作品等。那时,他经济上不宽余,却把仅有的分分角角都用在收集上。每逢上集赶会留心收集,道听途说哪里有,就主动跑去。在他收集的近千枚毛主席像章中,最早期的是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1950年中央访问团,195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1952年―1954年抗美援朝期间制作的数十枚纯铜质毛泽东像章。在他收集的所有图片资料中最珍贵的是1959年10月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庆观礼代表团的千人大合影原版照片。

    “毛主席纪念馆建不成,其他的事情都要靠边站”

    随着时间的推移,收集品逐渐增多。如何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佘石成思来想去,决定用传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敬仰伟人的情结,建一处毛泽东纪念馆。建馆,首要的问题是资金,于是佘石成就开始了“原始资本”的积累,时时处处克勤克俭,增收节支,不吸烟不喝酒,不下馆子,住陋室穿旧衣,一件秋衣能穿20多年。就这样坚持了20多年,到建纪念馆前,已攒下26万多元。

    “那时候,村人有了钱都忙着给自己或给子女建房子,或经商做生意赚钱。大家知道我要建纪念馆后,都说精神有问题,就连自己的孩子也不理解我,说建国家领袖纪念馆是公家的事,个人再努力也难办成。”佘石成说,除了不理解不支持外,更有一些人百般刁难、明阻暗告,举报他违法占地盖房搞封建迷信,幸运的是,经过有关部门调查,确认佘石成是在自己宅基地上建毛泽东纪念馆,建馆才能继续下去。

    面对压力与非议,佘石成只有一个信念:“人民领袖毛泽东是开国元勋,毛泽东思想是共产党坚守的一面旗帜,我一不犯法,二不违反政策,就是坐牢我也非要把纪念馆建成不可。毛主席纪念馆建不成,其他的事情都要靠边站。

    “资产归国家,我只是一个报恩的普通老百姓”

    纪念馆主楼建设计划投资70万元,但仅依靠佘石成积攒的钱,只是杯水车薪。四周村民听说后,积极奉献爱心,支持他建馆。东明县城关镇党委也大力支持纪念馆建设与发展。

    如今,毛泽东纪念馆至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沐浴着各级党委政府的阳光雨露。现纪念馆占地面积2738平方米,建筑面积1102平方米,其中用于展陈面积916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毛公亭、主体纪念馆、牌坊(大门)、毛体书法作品展览厅。各种展品、藏品等文物资料数千件。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瞻仰者络绎不绝,总计已达50多万人次,举办各类纪念庆典活动160余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记者了解到,纪念馆现已被确认为“菏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菏泽市党史教育基地”“菏泽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纪念会山东省东明分会”“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做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这些成绩和荣誉,佘石成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他说:“这个纪念馆虽说是我创建,但这些成绩是党和政府支持的结果,应该属于社会,这个红色资产应该归国家,归社会,我只是一个报共产党恩、报毛主席恩的普通老百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