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深读德州】现代农业,德州发展的大机会
  • 【深读德州】现代农业,德州发展的大机会

    时间:2017-04-15 00:48:14  来源:德州日报  作者:

    山东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温室

    作为全国首个粮食总产过百亿斤的“吨粮市”,德州——农业大市的定位毋庸置疑。新形势下,我市如何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以工业化思维推进农业,这是德州农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

    市委书记陈勇在今年的党代会上强调:培育提升现代农业。搞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名副其实的“放心农场”。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德州农业要实现由大到强,必须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以建设周边城市“放心农场”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德州面临重大机遇

    什么是现代农业?查阅百度词条是这样解释的: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

    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大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德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千万不要认为农业是包袱,德州未来发展的大机会在现代农业上。”在今年的省“两会”德州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这样阐释发展现代农业的地位,他认为,德州要尽快把握住农业的改革机遇,运用现代农业思维构架起“大农业”的体制机制,力争把德州打造成周边大城市的一个高端农产品供应地。

    机遇在哪里?

    2015年2月,德州入选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域。

    2015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德州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提高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建设粮食、油料、畜禽、果蔬、酒品、木材加工等6大农产品供应基地。

    抓住机遇,在全省、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德州农业由大变强。日前,《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出台,明确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定位与目标,谋划了产业转型升级与转变发展方式,指出了改革的方向,策划了现代农业10大工程62类重点项目,制定了保障措施。

    《规划》清晰地勾勒出德州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目标定位:在全国率先打造三生融合、产销互动的生态信任农业先行区,将德州市打造成服务京津冀地区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放心农场,在全国率先建成绿色高产、精致高效、特色优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

    在德州,谈现代农业,“智慧大棚”是一个常提的名词。德州第一个“智慧大棚”是位于临邑县临南镇的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目前,占地近8万平方米的“智慧大棚”钢结构主体已经完工,工人正在忙着玻璃封顶工作。人群中还不乏指导大棚建设的外国专家。除了玻璃,整个智慧温室大棚的建材都来自荷兰。

    大棚预计7月份能交付使用,11月中旬第一批产品有望走上人们的餐桌。据了解,第一个大棚建起来后,产业园将陆续建设8个智慧温室大棚,整个园区的面积将达到1150亩。

    智慧大棚,此名不虚。大棚全部运用大数据指导生产和运营,风、光、水、气、肥都能实现自动化控制,采用立体灌溉、无土栽培、自动化控制等世界领先的生产技术,实现雨水、二氧化碳的全面回收利用。项目施工经理季程博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电脑控制系统会根据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制定出适合棚内作物生长的各个参数,调节温度、湿度,棚内会慢慢形成自己稳定的小气候。

    凯盛浩丰德州(临邑)智慧农业产业园效果图

    通过科学的环境控制手段,同等面积的温室大棚相比传统的大田种植,作物年产量增加约5至6倍、灌溉用水量为传统方式的1/20。而这一凝聚先进智慧的产品,价值也不同于大田果蔬。季程博介绍,智慧大棚产出的番茄以北京等一线城市为目标市场,预计每公斤能卖到60元,达产后,每个棚年产番茄4500吨。

    在这里,所有有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印象都将被颠覆。

    4月6日,陈飞市长到临邑调研智慧农业产业园时,曾这样定位“智慧大棚”:要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和撬动点,引进培育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德州农业向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应用先进技术,采用现代装备设施,借助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打造标准化、规模化、精细化的农业生产形态。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建成生态信任农业先行示范区,推动德州农业发生深刻变革,根本就是要坚定不移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建设“放心农场”,积极引进农业领军企业和新的生产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智慧大棚”为德州提供一个探索样本。

    把农业打造成一个整体的产业

    今年2月,庆云县尚堂镇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依托温室大棚等先进种植技术,山东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本来只能产于南方高海拔山区的珍贵药材石斛成功引种到北方,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公司总经理刘中华说,沃森能够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先进的技术、规模化种植还有沿着专业化方向延长产业链。2013年创业以来,沃森公司严格按照药材标准和有机化生产的方式培育石斛,并创立“沃森仙草”“北斛”等品牌,产品直供北京同仁堂、华北制药等大企业,去年沃森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

    在石斛身上可做的文章并不止于此,叶子深加工能做成石斛叶茶,具有通便功效;石斛花能清肺,可以做成花茶;石斛做成中药饮片,食用将更为方便。这些都是刘中华眼中沃森的发展方向。目前,在庆云县经济开发区,沃森中药饮片厂已经初步建成。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用现代产业思维重新构架农业。”陈飞认为。这就要求把农业打造成一个整体的产业,从种子来源、种植管理、农用机械装备,到质量监管、市场交易、品牌塑造等,都要综合考虑。

    做强做专,发力点不只是像石斛这种北方稀缺的物种。德州的传统粮食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也大有可为。去年全年我市粮食总产量达到895.61万吨,尽管如此仍需要进口粮食。有观点认为,问题在于粮食精加工方面还有欠缺。所以必须大力提升主粮的品质,不仅要优质,还要优价。同时,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面临着劳动力短缺,新技术难以推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亟需改变。

    位于庆云县尚堂镇的中科院新范式农场,为这种改变寻找了一个借鉴样本。

    2014年,一直在机关工作的李之伦,在49岁那年投身现代农业。他说,正是看到了德州发展现代农业的好前景。现在,他流转了附近6个村的1200亩土地,成立了农业合作社,用新技术种田。拿小麦来说,运用宽幅精播、施配方肥、无人机植保、绿色杀虫等技术,去年,农场亩产粮食达到650公斤,全年的产值达到400万元。如今,这些新式生产技术正在逐步推广。

    李之伦说,传统农业适度规模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方向,按照这样的方向,准没错。

    记者 朱代军 高红岩

    通讯员 董建泽 任清松 李禄超 吴海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