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辛苦了!济南黄河桥上“蜘蛛人”每天凌晨上岗
  • 辛苦了!济南黄河桥上“蜘蛛人”每天凌晨上岗

    时间:2019-01-24 17:52:54  来源:生活日报  作者:

    桥梁工宋建强逐一对小车轨道、螺栓、钢梁漆膜、墩顶及支座位移情况进行检查。

    每天凌晨都是他们的作业时间。

    春运首日23点多,G1733次列车刚刚从济齐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通过,宋建强和工友们就已经开始在寒风中准备。作为工作了15年的桥梁工,他早已经习惯了每天零点半至4点半上桥作业。他们要逐一对小车轨道、螺栓、钢梁漆膜、墩顶及支座位移情况进行检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从去年8月份到现在,宋建强共检查出11处B类问题,通过维修保证了高铁在黄河大桥上安全通行。

    首设“24小时在线医生”

    1月21日,济齐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迎来了自己的首个春运,当天济南西至济南东间有20多趟高铁列车从桥上通行。

    济齐黄河公铁两用桥为石济高铁、邯济铁路至胶济铁路联络线以及济南市“北跨”黄河通道的公铁合建桥梁。主桥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设计时速100公里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四线铁路,包括设计时速250公里的石济高铁双线和设计时速160公里的邯济胶济铁路联络线双线。大桥主体承重部分创造了全国多个纪录,以12种承台结构、9种墩身结构、10种梁体结构形式被誉为“桥梁工法博物馆”。

    21日24点的钟声刚刚敲过,记者就来到了这座特大桥,准备和桥梁工们一起上桥巡检。为了确保大桥春运“首秀”的安全畅通,济南局集团公司的桥梁工们与桥梁“24小时在线医生”一起默默守护着这座蓝色大桥。

    济齐黄河公铁两用桥上首次应用的“桥梁健康智能监控系统”,在桥身隐匿147个传感器,涵盖了高清摄像头、温湿度计、水位仪等各种检测设备。桥梁结构数据经过它们变成可视化的数字和安全信息,在后台的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济南西工务段车间副主任任振兴介绍,桥上的25个摄像头就像医生的眼睛,这些传感器相当于听诊器,通过望、闻、问、切,可以真正做到对整个大桥全寿命周期的健康检测,这套系统也被誉为桥梁的“24小时在线医生”。

    所有上桥的东西必须粘反光贴

    有了先进的系统作为辅助,传统的人工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桥梁螺栓是支撑桥梁的重要零部件,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螺栓会发生锈蚀、松动、脱落,每天都要监控螺栓的变化情况。

    0:20左右,桥梁工们开始清点工机具,所有带上桥的东西都必须粘上反光贴。“这是为了防止有工具遗留在线路上。”济南西工务段济南西路桥检查车间济南东路桥工区工长宋建强介绍,对于桥梁工来说,在桥上遗落物品属于重大事故。

    为了保证操作规范,济南局集团公司去年正式启用了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俗称“八步法”。

    第一步:作业负责人登录作业监控系统APP,查询到需要执行的计划,执行确认;第二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手机屏幕操作对人员进行增减、确认,并对全部作业人员拍照上传,完成“确认人员”流程;第三步:确认人员后,需要确认机料具;第四步:点击“作业布置”,进行班前教育及工作安排,完成“作业布置”流程;第五步:作业进场前获取进场时间,进行同步确认;第六步:填写作业派工单,将作业现场的实际工作量、工作时间以及其他相关的现场信息进行录入;第七步:获取出场时间,关闭GPS开关,并由作业负责人对全部作业人员、工机具材料、经巡护人员确认签字后的《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西工务段出入库及进出作业门工机具清单》、《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西工务段出入库及进出作业门材料清单》、《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沪高铁作业门进出登记表》拍照上传,完成“作业出场”流程;第八步:进行机具出网的签到,并进行计划结束的操作。

    寒风一吹感觉零下20多度

    00:37,记者跟随桥梁工们上桥。从入口到黄河大桥有一段长长的路,在月光的照耀下,几名作业人员排着队在轨枕上往前走着。

    桥上寒风阵阵,记者即使多穿了一套保暖衣,仍觉得被吹透了。

    “我们的帽子既保暖,还是安全帽。”宋建强指了指帽顶说,“只要一开始戴着帽子,就不能摘,否则准得感冒。”他穿着两套保暖衣,外面还有棉袄棉裤。虽然气温只有零下4度,但在桥上,感觉仿佛有零下14度、24度。

    虽然有“24小时在线医生”,但宋建强他们还要逐一对小车轨道、螺栓、钢梁漆膜、墩顶及支座位移情况进行检查,工作量也很大。通过听和看,他们得知道螺母螺栓有没有变化,“如果有疑似病害的话,我们会用手去摸一下,再隐蔽的地方也得看一下。”因为如果螺栓松动没有及时检查出来,掉落到时速250公里的动车上,威力就像一个小型炮弹,后果不堪设想。

    每一个桥墩都得爬下去自己检查。记者跟着宋建强往桥梁底部爬,爬到一半,手就冻麻了,只能咬着牙继续走。而这样的爬上爬下,他们一天要重复很多次。即使戴着手套,手依然会有冻疮。他们还要乘坐检查车悬在半空中对黄河大桥的钢桁梁底部、钢梁底部进行检查。虽然天黑看不到黄河水的湍急,但听到河水撞击岸边的声音,加之冬季风大,一般人站在摇晃的检查车上都会瑟瑟发抖。

    桥梁工7个春节,5个在桥上过

    42岁的宋建强从事工务桥梁专业15年,从2011年7月1日开始,工作时间都在凌晨零点半至4点半。“成为一名桥梁工是受家里人影响,我爷爷以前就是线路工,我爸爸是桥梁工,我从部队转业回来也到了铁路上,先干了两年线路,后来就成了桥梁工。”对于宋建强说,桥梁是他最亲密的战友,他不允许战友有任何瑕疵。

    最近7年,宋建强有5年没能回家过春节。“虽然上桥的时间是凌晨,但我们一个班是24小时。”他介绍,下桥回去睡觉,中午吃饭后,还要学习、开会,晚上必须要睡一觉,然后开始夜间工作。

    从去年8月份到现在,宋建强共在济齐黄河公铁两用桥上检查出11处B类问题,通过维修保证了高铁在黄河大桥上安全通行。“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通过我们的工作,能够保障列车安全运行。”他笑着说。

    当天晚上,他们检查出四个问题,等温度稍微高一点,就会有施工人员过来维修。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是记者看到桥梁工们的工作之后最直接的想法。

    (生活日报首席记者 王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