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百年胶济|当年修铁路的建材,为啥大老远从德国运来?
  • 百年胶济|当年修铁路的建材,为啥大老远从德国运来?

    时间:2018-12-25 17:28:46  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

    编者按:2018年12月26日,全省瞩目的济青高铁就要全线通车,连接山东这最大的两座最大城市的铁路线,其实自100多年前就有,那就是改变了山东,影响了中国的胶济线。百余年来,虽然“两点一线”大框架未改,但其连接的时空却已发生巨大变迁。以史为鉴,我们更能看清楚未来的方向。本专题精选了一系列此前发表的关于百年胶济线的文章,以飨读者。

    原标题:人文齐鲁|胶济铁路的建材,当年从德国"海淘"再"海运"

    1899年7月,大西洋东岸,德国北部港口汉堡。一艘满载10245桶水泥的帆船——“享尼·埃列门”号驶向茫茫大海,它的目的地,是中国东部的青岛。这是一趟漫漫旅途:沿大西洋东岸南下,到达欧洲、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向东,横穿地中海,转东南,过苏伊士运河,出红海,经亚丁湾、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到南海,沿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北上,经东海,到青岛。可是,青岛此后没有再得到这艘船的消息,一同消失的,除了满载的货物,还有装运的修筑胶济铁路的建材。

    胶济铁路建材,何以要漂洋过海?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文|于建勇

    1898年3月6日下午,北京,东堂子胡同总理衙门。晚清重臣李鸿章、翁同龢提起手中沉重的笔,在一份德国人主导的条约上,无奈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份条约,就是影响山东乃至中国的《胶澳租界条约》(青岛昔称胶澳)。

    翁同龢

    当天晚上,翁同龢在日记中写道:“以山东全省利权形势拱手让之腥膻,负罪千古矣。”这份文件,包括“胶澳租界”、“铁路矿务等事”和“山东全省办事之法”,连标题算上也不过1539个字。就是这么一个薄薄的文本,最终使山东的命运被彻底改变。德皇威廉二世不仅取得了梦寐以求的胶州湾,也取得了在山东修筑胶济(青岛-济南)、胶沂济(青岛-沂州-济南)铁路及开采沿线矿产等特权。

    1899年初夏,德国柏林。伴随着气温的回升,胶济铁路投资争夺战也随之升温。最终,以德意志中央银行为中心、包括德亚银行在内的14家大银行胜出。他们联合成立德华股份公司,投资5400万马克,并在柏林成立山东铁路公司,在青岛设立办事处,负责铁路建设等事宜。9月23日,山东铁路公司在青岛举行开工典礼。

    1897年海因里希亲王曾率舰队到访胶州湾

    典礼规格很高,德皇威廉二世的弟弟海因里希亲王亲自参加。

    肥水不流外人田。按照德国政府铁路许可权的规定,铁路建设要尽量购用德国材料。因此,几乎所有建材都是由山东铁路公司的柏林经理处在德国采购。1899年夏季和秋季,柏林经理处采购了一批物资。其中,四家德国工厂负责生产铁桥及涵洞部件,这些部件重6000吨。总量65000吨的小铁器,交付德国工厂加速生产,在数年内完成。

    与此同时,全线首批所需的24部机车、65节客车车厢、10节行李车厢和655节货车厢,也在同年向一批德国工厂进行了定货。

    这样,到铁路建设初期,所需物资通过合同定货的总重量已经达到了105000吨,价值2300万马克。

    历史上的青岛站(图片来源:德意志联邦档案馆)

    随之而来的一个迫切问题是:把这些物资尽快运到青岛。“总督府的土地管理部门已批准了铁路的规划。根据规划,在保护区内要修建两座车站:在正在施工中的大港附近建一总站,将来货物可在这里直接由船向火车上装卸或由火车装船,另外还将在青岛湾附近建一市区站。”这个“市区站”就是后来的青岛火车站。它始建于1900年,竣工于1901年。

    当然,中间经历了不少波折。最初的规划方案,是将车站设在栈桥一带,以便实行海铁联运。但此举导致铁路弯道太大,技术要求太高。加之栈桥的货运码头功能被大港码头所取代,所谓的海铁联运意义不大。于是,车站地点移至现在的位置。

    1899年9月,在确定完成线路所需的一切前期工作以后,大规模的建筑工程,从青岛和胶州两个地点开始了。

    把修筑这条铁路所需的建材,以及今后运营所需的机车、车厢,从德国漂洋过海运到青岛,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当时,德国最大的两家航运公司——德意志劳埃德航运公司和汉堡─美洲航运公司接受委托,承担了主要运输任务。

    两家公司每年派六艘轮船由汉堡、不来梅或经过比利时的安特卫普,驶来青岛。由于“这里没有适合现代海运要求的任何设施,吃水很深的大型货轮不久前还不得不停泊在海湾外,然后通过舢板卸下它们所载的货物。在那些笨重而体积巨大的部件运输中,如机车、车厢、桥架等,常常出现舢板经不起重负而沉翻,或者出现搁浅,然后又不得不花费许多时间和费用使它们再次浮起来。”

    基于此,德方加快了对小港码头的建设,到1901年春天的时候,吃水4米到5米的轮船和各种舢板就都能停靠了,并且铺设了路轨与铁路相连,大大提高了物资运输的效率。

    当时,一些贵重物资,如机车、车辆、钢轨,都是通过轮船运输。一些不太贵重的物资,如混凝土、电线杆、建筑木材,为了节省运费,则改为帆船运输。由此也埋下了事故隐患。1900年7月底,“享尼·埃列门”号失踪一年后,装有3200根电线杆的“苏特兰舍尔”号,在苏门答腊以南海域粉身碎骨。同年,载有6000桶水泥的“苏柯特拉”号,在航线上着火;载有5000桶的水泥的“奥西登”号,在斐济群岛着火,不得不把水泥卸到那里的海滩上。

    胶济铁路,从1899年始建,到1904年全线通车,历时五年。当铁路从青岛向内陆隆隆推进时,货船也在从德国港口向青岛大举进发。截至1900年,先后有17部机车、7部煤水车、4节二等旅客车厢、24节三等旅客车厢运抵青岛。到1901年底,共有16艘轮船为山东铁路运来了60000吨铁路物资。

    四方机车车辆厂

    据《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述,所有这些车辆在装船运输时都是拆卸成零件,运抵青岛后再重新安装起来。为此,他们建立了能担负全部车辆装配任务的四方机车车辆厂。可以说,胶济铁路开行初期,每一台机车、每一节车厢、每一条钢轨、架桥的每一座钢梁,甚至用于通讯的每一部电话机、每一个信号灯,都亲历过海浪的颠簸,经受过海风的洗礼。

    在济南铁路局关于胶济铁路的文物中,笔者就亲眼见过德国原产的钢枕、钢轨,还有早期的信号灯。看着锈迹斑斑的外壳,我想到了岁月的风蚀雨剥,进而想到了海上运输的风风雨雨……

    一条铁路,带动一条航线。一条航线,成就一条铁路。这条铁路,改变了山东,影响了中国。

    (壹点号·人文齐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