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山东成立农村红白理事会8.6万余个 重塑乡村文明新风
  • 山东成立农村红白理事会8.6万余个 重塑乡村文明新风

    时间:2018-06-12 16:12:53  来源:齐鲁网  作者:刘金旺

    齐鲁网济南6月9日讯 省扶贫办消息,近年来,山东重塑乡村文明新风,提振贫困群众脱贫精气神,树立孝善养老社会导向,千方百计让特殊贫困群众心里热起来、精神抖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

    先进文化引领

    重塑乡村文明新风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贫困村落细落小落实,让贫困群众参与其中,让文明新风入脑入心,转化为过上美好生活的新动能。积极倡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全省成立农村红白理事会8.6万余个,建立“喜丧大院”“村民礼堂”等红白事办理场所5756个。沂水县实施农村公益性公墓改革,2017年共有1783名贫困人口享受到了“殡葬全免费”政策,户均节省费用2.5万元,有效解决以老年人为主的困难群体“死不起”的问题。试点建立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传思想、习理论,传文化、习礼仪,传新风、习美德,传知识、习技能,传情怀、习关爱,打造“红色牧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全省4200个贫困村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室,定期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开展不同形式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满足老年贫困人口不同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

    红色精神激励

    提振贫困群众脱贫精气神

    把沂蒙精神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红色引擎”,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宁肯苦干、决不苦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通过开展宣讲、送政策下乡、编扶贫手册等,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田间地头,把沂蒙精神植入贫困群众心中。发挥身边脱贫典型引路、示范、激励作用,宣传靠卖豆腐脱贫的“懒汉”臧章建、通过养殖长毛兔“光荣脱贫”72岁老人徐美凤、身残志坚的农村“电商达人”孟宏伟、双腿瘫痪用键盘敲出脱贫路的淘宝管家黄允强等,让他们登电视上报纸,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传统文化滋养

    树立孝善养老社会导向

    注重传承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文化积淀。把孝德文化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引导子女自觉履行赡养义务,倡树良好家风。实施“四德”工程,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评选活动,成立养老理事会、签订养老协议,孝顺的登红榜,不孝的上黑榜。各地通过子女拿一点、社会捐一点、财政补一点,在村级设立孝善基金,子女每月缴纳100—200元,由基金按比例给予10%—15%的补助,定期发放钱或实物给老人,让他们的生活有实质改善。全省建立各类孝善基金12841个,募集资金2.53亿元,惠及老年人62.35万人。

    闪电新闻记者 刘金旺 济南报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