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访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儒学拥抱世界 时代呼唤“和合”
  • 访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儒学拥抱世界 时代呼唤“和合”

    时间:2018-06-12 16:08:03  来源:齐鲁网  作者:

    齐鲁网6月10日讯 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晚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并致祝酒辞。习近平说,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视频丨习近平出席上合峰会欢迎宴会并致祝酒辞>>)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当上合峰会遇到“帆船之都”,处处回荡着中华文化与“上海精神”的共鸣。

    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山东时专程到曲阜,发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要求山东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讲话中引经据典,寓意深邃。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资料图)

    “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等儒家思想有何现代价值与意义?“和合”理念与“上海精神”有何内在联系?闪电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

    杨朝明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最早见于《孔子家语·礼运》,也见于《礼记·礼运》,实际出自孔子之口,代表了孔子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追求,也是历代许许多多中国人的社会追求。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杨朝明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便有这句既古老又新鲜的话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他进一步解释说,“天下为公”明确阐释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在杨朝明看来,“公”与“私”相对,在很大程度上,“公”指的是人的公德意识、公共意识。所以,“天下为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存在。“当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人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在社会里、在民族里、在国家里的担当。由此,它的世界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杨朝明告诉闪电新闻记者,“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与“大同”观念一样,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样态与内在特质,体现了和谐的理念。“大道是中华大道,儒家之道、孔孟之道,当然也是和谐之道”。杨朝明说,儒家思想所说的和谐,不仅仅是人际和谐、身心和谐,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和谐,更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世界风云变幻,挑战与机遇并存。“和合”理念是儒家思想的应有之义,更是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繁荣的需要。杨朝明说,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儒家精神与“上海精神”息息相通。杨朝明说,齐鲁大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发源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思想能够为世界做出更多贡献。

    儒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众多,文明、宗教、思想、文化异彩纷呈而又纷繁复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是“丝路精神”“上海精神”的体现。杨朝明说,儒家思想积淀深厚,源于历史,更融入现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潜移默化而又影响深远。“开放的儒学拥抱世界,世界和时代也呼唤‘和合’理念”。

    (闪电新闻记者 董光强报道)

    习近平引经据典

    论语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出处:《论语·子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12年12月5日,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

    出处:《论语·述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论语·雍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处:《论语·为政》

    ——2013年3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出处:《论语·颜渊》

    “使人者器之”

    ——2013年4月10日,听取海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

    出处:《论语·子路》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014年1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论语·季氏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14年5月15日,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讲话

    出处:《论语·学而》

    “和为贵”

    ——2014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大会上讲话

    出处:《论语·学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讲话

    出处:《论语·述而》

    “仁者乐山”

    ——2014年9月10日,在塔吉克斯坦《人民报》和“霍瓦尔”国家通讯社同时发表题为《让中塔友好像雄鹰展翅》的署名文章

    出处:《论语·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

    出处:《论语·卫灵公》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发表讲话

    出处:《论语·颜渊》

    “为政以德”

    ——2014年10月13日下午,在主持学习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时发表讲话

    出处:《论语·为政》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

    出处:《论语·雍也》

    “四十而不惑”

    ——2014年7月15日,访问巴西在回顾中巴建交40周年时讲话

    出处:《论语·为政》

    “不患寡而患不均”

    出处:《论语·季氏》

    “德不孤,必有邻”

    出处:《论语·里仁》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处:《论语·为政》

    “言必信,行必果”

    出处:《论语·子路》

    “君子义以为质”

    出处:《论语·卫灵公》

    “君子喻于义”

    出处:《论语·里仁》

    “和而不同”

    出处:《论语·子路》

    “君子坦荡荡”

    出处:《论语·述而》

    ——2014年5月4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进行的座谈会上

    孟子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出处:《孟子·尽心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2013年3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1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出处:《孟子·万章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2014年3月23日,在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的署名文章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014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出处:《孟子·尽心上》

    “与人为善”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发表《弘扬传统友好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

    出处:《孟子》

    “政得其民”

    ——2014年10月13日,在主持学习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时发表的讲话

    出处:《孟子·离娄上》

    荀子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2012年11月17日 ,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谈到反腐时提到

    出处:《荀子·劝学》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2013年3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

    出处:《荀子·大略》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出处:《荀子·儒效》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荀子·劝学》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出处:《荀子·劝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出处:《荀子·大略》

    “民齐者强”

    ——2014年9月12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荀子·议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14年9月17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进行访问

    出处:《荀子·劝学》

    相关阅读

    习近平上合峰会讲话引用过的经典名句

    上海精神 Shanghai Spirit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上海精神”催生了强大凝聚力,激发了积极的合作意愿,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功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

    ——2016年6月24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开放合作openness and cooperation

    我们要坚持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为动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扩大对外交往、吸收新鲜血液,是上海合作组织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也符合本组织一贯奉行的开放包容方针。

    ——2014年9月12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团结、安全和稳定unity, security and stability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是上海合作组织合作的优先方向。

    ——2016年6月24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哈萨克斯坦有句谚语,“有团结的地方,定有幸福相随”。“上海精神”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是本组织发展的保证。

    ——2017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治理governance

    我们要坚持以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目标。“为国者以富民为本。”在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有关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本组织要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深挖区域合作潜力,共创合作机遇,增强成员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

    ——2014年9月12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人文交流cultural exchange

    我们要坚持以促进民心相通为宗旨。“民齐者强。”上海合作组织的未来,最终掌握在本组织各国人民手中。我们要支持商界、学界、媒体、智库、文艺团体等各行各界,全方位开展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筑牢本组织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我们要积极开辟人文合作新渠道,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弘扬上海合作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发出更多“上合声音”。

    ——2014年9月12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