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荒山种出“金疙瘩”! 济南六旬老人坚守21年荒山变绿水青山
  • 荒山种出“金疙瘩”! 济南六旬老人坚守21年荒山变绿水青山

    时间:2018-05-25 16:49:44  来源:齐鲁网  作者:张伟 王安琪

    齐鲁网济南5月25日讯 石崮沟村,是济南市市中区最南端的五个村子之一。村子往南,是卧虎山水库,西边,是玉符河。二十多年前,村里来了一个城里人,携家带口来到村里,承包了与村毗邻的三十亩荒山。当时村民们都认为,荒山能种出啥东西?所以给这个人起了外号,叫“于疯子”。

    偏远山村来了个承包荒山的“于疯子”

    当年村民口中的“于疯子”,就是于禄海。于禄海今年61岁,他原是在城里上班的一名铁路职工,40岁那年,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于海禄下岗了。

    下岗的于禄海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上山搞养殖!当时恰逢国家有政策,号召城里人到农村承包“四荒”,原本就对山村生活充满向往的于禄海毅然决定“上山”创业。

    回想起当年“上山”创业的决定,于禄海不免感叹,“当年东拼西凑了借了20万,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亲戚,就带着妻子上来了!”于禄海告诉记者,当初上山就是想在山上建场养鹿。但是,到了山上他却犯了难,“山上光秃秃的啥也没有,都是石头。整个山上就只有近山顶的地方有几棵手腕粗的松树。”

    于禄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特别是建养鹿场的那段日子,天气渐渐转凉,小风在山上就变成了大风,刮的人脸刺骨得疼。于禄海意识到,要想在这里扎根创业,必须拓荒改变荒山的面貌,让荒山“绿”起来。

    于是,于禄海花钱购买了几百棵杨树苗和柳树苗,兴致勃勃地带着妻子和请来的亲戚朋友们种起来。这些树并不适合土层薄又缺水的山上,没多久这部分树苗就成了荒苗。

    “当时只考虑种一些经济苗木,想着既能绿化荒山,还能有一些经济收入,但是荒山根本养不活!”

    从做小生意到做大生意,赚钱是为了“吃苦”

    当年种树的失败以及没什么收益的养鹿场,给于禄海带来很大的“打击”。

    三年后,于禄海又作出大胆的决定:下山经商。但是他这次离开,并没有放弃创业的初心,他想“以商养农”。回到城里后,于禄海摆地摊,卖水果,还跑过运输,干过酒水批发,只要什么挣钱就干什么。后来于禄海创办了一家医药公司,做药品的代理销售和配送,没过多久就达到上千万的规模。

    这时的于禄海不用再为钱发愁了。于是他又回到石崮沟村,继续上山种树。于禄海把经商赚的钱,用来购买树苗,不过这次他购买了更多的树种。“松树、柏树、榆树、桃树,还有白皮松、五角枫等,都是那时候买的树苗种下的。”如今看着满山郁郁葱葱的植被,于禄海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一把面条、一瓶酱油,能撑两三天

    不过,为了种好树,于禄海和妻子没少“吃苦”。

    “那时荒山野岭,没水没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到夜里就乌漆嘛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为了种好树,他和妻子两人分工,一个照看养鹿场,一个就住在山上专心种树。

    那时候在山上,于禄海和妻子分居两处,全靠敲打声和手电筒传递信息。“夜里黑灯瞎火啥也看不见,只要听见她在养鹿场敲几下铁门,手电筒再晃上一晃,我就知道没啥事,就能安心在山上睡了。”于禄海回忆。

    在山上种树,没法山上山下的来回跑,吃饭是于禄海当年面临的一个难题。“种树的时候不能老往山下跑啊,那时候一把面条、一瓶酱油,我就能撑两三天。”

    于禄海在山上种树的有段日子,种着种着没资金了,于是他把在城里的房子卖掉,把家就安在了村里。“干脆把城里的房子卖了,住在村里不回城”。老于对自己的种植和养殖事业有信心,现实虽然很骨感,但是自己就是喜欢,认定了就要干下去。

    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于禄海种下的树慢慢长大,昔日的三座荒山渐渐披上“绿装”。“20多年种了得有40万棵树了吧,现在山上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于禄海自豪地说。

    “这是雪松、侧柏,你看还有桃树、枣树,我们还种了合欢、五角枫等观赏树。”对山上种的每棵树,于禄海如数家珍。

    另辟蹊径!昔日荒山种出“金疙瘩”

    就在于禄海专心种树那几年,乡村游发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南部山区“农家乐”,每逢节假期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市民游客,但于禄海并没有跟风做“农家乐”的想法。

    在山上拓荒种树这些年,于海禄发现过北宋时期的石器,还有南燕皇帝慕容德在此驻扎的遗迹,这些对于于禄海看来,都是“财富”。于是他决定,从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入手,通过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把三座山打造成为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山寨文化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于是,于禄海在山上修建道路,修复古驿站、古堡式寨门以及城门楼,打造了一个集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森林景区。

    如今的森林公园,有小寨、大寨、木屋、蔬菜种植体验园、散养山鸡基地、鹿园等休闲项目,山顶还有游泳池,更有一条长600米,过林60米,海拔三百多米的玻璃栈道等刺激的娱乐体验项目。“目前,玻璃索道、滑道等项目正在建设,预计下个月就能投入使用,未来还计划建个玻璃桥。”于禄海介绍。

    风雨兼程21年,从30亩到五千多亩,3座荒山已经种下40万株树木,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在种树的路上,老于的步伐依然坚定,他坚信“山绿了,就有生机了”。

    闪电新闻记者 张伟 王安琪 济南报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