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瞄准国内“高定”西装蓝海 济南这家厂想做“中国阿玛尼”
  • 瞄准国内“高定”西装蓝海 济南这家厂想做“中国阿玛尼”

    时间:2018-05-03 15:46:20  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王晶

    宇山风尚生产车间 记者刘玉乐 摄

    4月22日,黄岛港,一辆满载的集装箱货车正在等待清关。里面装载的是一套套手工缝制的“高定”西装,出口目的地是澳大利亚悉尼。在大洋彼岸,这些西装将与阿玛尼、MOSS等国际一线奢侈品一起,被顾客放进他们的衣橱里。

    这些“高定”西装都来自济南,产于工业北路46号的济南宇山风尚服装设计公司(以下简称“宇山风尚”),一家在改革开放后从贴牌代工起家的企业。相比于东莞等南方城市同样曾走加工贸易道路的企业而言,宇山风尚可谓低调,甚至少有人知。但自从2008年走上“高定”之路后,想低调也难了,曾经的鲁能主帅图巴专门来这儿量体裁衣,英国皇家卫队、澳大利亚国家队的冬奥会队服也都产自这里……

    如今,宇山风尚已有一个“中国阿玛尼”的小目标。

    自主设计“高定”西装图巴也在他家量体裁衣

    按裤缝叠好一条西裤,将一根大头针找准裤缝插透,反折查看,四层衣料之后的大头针距离裤缝偏差不到2毫米。“这就是高级定制西装的精细度。”宇山风尚生产部部长赵允波说,他们每一件“高定”从面料到成衣,至少需要20天的时间。一二百人的团队,每个月也仅出产300套高定,但如今这已成为了宇山风尚的主要收入源。

    “我们有自己的设计师,我们做的衣服在行业内被叫做ODM产品,而不是早期的OEM。”赵允波说。ODM的直译是“原始设计制造商”,即制造商设计制造出来某产品后,被另一些企业看中,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进行生产。而OEM则是俗称的“代工”,完全使用由品牌方提供的设计。“这说明我们有不逊色于品牌方的设计水平和生产能力。”

    目前,宇山风尚在为英国的MOSS、英国皇家卫队、澳洲等地区的品牌提供ODM产品,并提供西装高定服务。从国外合作方传来的信息显示:澳大利亚国家队、曾任澳大利亚财政部长的乔·霍奇、现任澳大利亚警察总署署长等,都是济南这家服装设计企业的客户。

    “图巴在济南的时候也穿我们公司的衣服。”赵允波说,鲁能足球队的原主教练图巴有一个习惯,只要参加比赛,他总是穿西装。但济南七八月份的天气非常热,图巴曾因找不到可体清凉的西装而苦恼。朋友就向他介绍了宇山风尚。“我们给他提供的是清凉面料,夏天穿的西装面料轻薄但版型又可体。”赵允波告诉记者,图巴对于西装的要求非常挑剔,他的衣柜里不乏阿玛尼、杰尼亚、卡纳利等男装顶级品牌。“我们为他量体定制的‘济南产’西装,他穿了之后说‘Good’!”

    二十年前做代工他家也是业内大佬

    拥有不逊色于世界顶级专业西装的设计、生产水平,宇山风尚如今在“高定”西装的路上玩儿得风生水起。但有谁知道,二十年前,这家公司是一个没有自主品牌、没有设计师的代加工企业。“早二十几年,我们是给日本做代工西服的。”宇山风尚贸易部经理范道振告诉记者,1999年左右,宇山风尚的产品主要出口日本。

    这也和当时的大环境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后,素来作为经济支柱的服装产业,首先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自1994年起,中国服装生产、出口就位居世界第一,年产服装百亿件。当时尤其以入住东莞的港台企业为代表,他们大多走的是加工贸易道路,只需按照国外品牌商的要求生产产品。但缺乏技术和品牌,是这些企业共同的弊端。

    范道振说,日本人对西装材质要求苛刻,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西装流派要求西装穿着可体,但又不太修身。“那时候哪做过这种西装啊!”最早,日本公司为了做好“品控”,派技术团队到济南,手把手教工人裁剪缝制,监控误差。“他们在这儿待了16年之久。”

    那些年,范道振所在的宇山风尚每年都要往日本出口七八万件西装,高峰时甚至能达到年出口量十二万套以上。“那时候厂子大,单单生产车间就500多人,每个月都有十几个集装箱发往日本。”但是给日本代工不仅利润低,并且自己的品牌永远也进入不了日本市场。

    缩减订单式产品他家有一颗“中国阿玛尼”的心

    此后,受全球宏观经济衰退、劳动力成本提升等因素影响,国内服装产业日渐失去加工成本优势,甚至最终丧失在出口方面的竞争力,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必须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宇山风尚的转型也迫在眉睫,“济南市场上,人员用工成本人民币4000多元,柬埔寨人员成本才400多元人民币,越南胡志明市1000多元,中国的用工成本比一些西欧二线国家都贵,从事重复体力劳动干不长久。”

    2010年,宇山风尚将目光转向澳洲和英国的西装市场,并在两地开拓了MTO(接订单生产)业务。“福特、苹果公司等都在我们这里进行团装定制。”范道振表示,这方面的业务已经相对成熟,“我们必须保证一部分的MTO和ODM。”第一时间掌握一手的色彩元素和面料元素,对服装企业来说必不可少。而尚没有余力参加国际时装周的宇山风尚,也需要从合作方的订单里汲取养分。

    对于MTO,宇山风尚已经轻车熟路。他们的设计团队被国外经销商认可,产品已经打出口碑。但目前宇山风尚也在逐渐缩减这部分业务量。“ODM大批量订单还需要压缩,现在一年光澳洲的团装就出口3万套以上。”范道振坦言,这些出口量的纯利润要比高定少得多。“国外的高定业务和国内的高定业务现在是2:1。”

    时下,宇山风尚很看好国内的高级定制市场。“中国人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越来越高,并且已经和世界同步。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拥有一套七八千元甚至万元以上的高定并不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关键是,是不是真的契合自己的身体、性格、品位,甚至灵魂。”有报告指出,2011至2015年我国高端定制产品消费总额(包括境内消费与境外消费)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96.7亿元。关键是,目前国内高定西装领域相对是一片蓝海。

    在宇山风尚的制衣车间,记者看到每一件定制西装袖口处扣眼都是可以解开的活袖衩,每一颗扣眼都是手工锁边,上领、上袖、袖口也都是手工缝制。“这是高级定制的典型特征。”赵允波告诉记者,生产方式的进步总是在制作过程上做减法,但“高定”则在回归繁琐。一套西装从面料到成衣,需要四大工序、300多道小工序。繁琐的制作方式直接决定着西装的品质感,如果再辅以品牌,传承,设计和流行元素,那就是一件“中国阿玛尼”,这也是包括宇山风尚在内的中国“高定”西装品牌所追逐的。

    原标题:从贴牌代工到自主设计出口,再到瞄准国内“高定”西装蓝海 这家服装厂,想做“中国阿玛尼”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