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八项新动能推进山东中小企业提质增效 稳中向进
  • 八项新动能推进山东中小企业提质增效 稳中向进

    时间:2017-04-07 23:03:32  来源:齐鲁网  作者:

    (闪电新闻记者庞峰)记者从全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全省中小企业系统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线,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创业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推动了一场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深刻变革。

    一、“十二五”期间山东中小企业创新有力:

    (1)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中小企业户数在逆境中实现井喷式增长,达到190万户,位居全国第三位。3年间增加了100万户,超过改革开放以来35年的总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699户,增加4520户。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9.27%,提高三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分别居全国第二位。今年1~2月,中小企业达到195万户,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66%,高于全部规模工业1.14个百分点。

    (2)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新增企业80%以上是服务业,教育培训、文化体育、信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登记户数成倍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86.7%、149.5%.101.0%。全省中小企业一、二、三产企业户数占比为4.9:10.7:84.4。高新技术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7.8%和7.6%。从业人员达到2887.9万人,比2010年增加476.5万人。

    (3)创新动力不断增强:传统产业在继承中提升,保持发展活力。信息、生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咨询、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成为新兴力量。技术创新、各类研发机构和技改投资稳步增长,新增专利、名牌和著名商标70%以上来自中小企业。通用设备、计算机和电子、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增长9%以上。中小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32.1%。

    (4)创新典型层出不穷:中小企业适应新常态的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新动能正在接续转换。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纷纷涌现,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增幅达到36%。电商交易额增长31.1%,网络零售额增长33.7%。

    二、发力“十三五” 八项新动能推进中小企业全面创新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山东中小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要关口,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省中小企业系统要在创新转型培育新动能上打好一套“组合拳”,在创业孵化、专精特优、智能制造、新兴业态、聚集升级、绿色发展、制度机制、工匠精益等八个方面开辟新途径,凝聚新动能,动全省中小企业全面发展。

    (1)扎实推进“双创”,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要继续推进商事制度、行政审批、项目核准等改革,让全社会创业热情和激情充分迸发,让全社会“双创”激流涌动。引导支持各地利用闲置厂房、楼宇、各类园区、开发区等培育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制定出台《山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提升一批基础设施完备、综合服务规范、示范作用强的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不断提高创业创新孵化载体的承载能力。“十三五”期间,力争再培育20个国家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200个省级示范“双创”基地。

    (2)走“专精特优”发展道路,培育创新驱动生力军:注重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组织精细化生产,采用独创技术和工艺,开发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在细分领域保持领头羊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十三五”期间,再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00家,培育细分行业“小巨人”和“隐形冠军”500家。继续实施“一企一技术”创新行动,培育“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500家,不断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合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十三五”期间培育省级创新转型优胜企业1000家,让先进企业发挥好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3)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提升制造业质量和水平:开展智能制造试点。在医药、石油化工、电力、钢铁制造、能源、纺织、食品、水泥等行业开展流程性智能制造;在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航空制造、汽车制造、轻工、服装等行业开展离散性智能制造;在专用复合肥、生物农药、输变电设备等行业开展网络协同制造;在服装、家具、家居、休闲食品等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在电梯、钟表、仪器仪表等行业开展远程运维服务。构建智能制造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入口、数据信息、计算支撑,帮助中小企业借助云平台,开展“机器换人”、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建立智能制造协同机制。鼓励产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基地,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智能制造培训、人才培养和创新转化的常态机制。到2020年,全省中小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

    (4)努力拓展新模式新业态,创造发展新空间:通过深化“互联网+”创业创新培育行动。培育好208个先进制造企业,101个服务企业,65个产业集群,59个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企业结合,加快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信息化。推进农村电商集群化、行业电商品牌化、跨境电商便利化。发展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研发检测、仓储物流、文化创意、节能和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休闲旅游、家政服务等市场需求大的生活性服务业。

    (5)促进产业聚集升级,打造产业新高地:落实全省产业升级年工作部署,围绕产业集群规划性引领、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提升、协同性创新、服务性配套、城镇化协调六个关键环节,实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智慧集群建设、设计创意创新、高端人才培养、升级协同服务、特色产业镇巡礼六项行动,着力打造“好群山东”品牌。今后3年,省财政整合安排10亿元专项,培育10个5000亿级支柱产业集群、30个1000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和60个50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通过3年的升级示范,形成产业优势明显、层次结构合理、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按照特色牵引、市场主导、产业支撑的原则,对200个山东省特色产镇进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特色产业镇的产业、人文、历史、资源优势,促进要素重新组合,加快产业升级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鼓励争创省级、国家级特色小镇,打造一批具有产业支撑、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

    (6)走生态绿色发展新路,培育绿色新产业: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提升节能环保安全技术产业,广泛推进“工业绿动力”计划,培育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能源管理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安全促生产。

    (7)破除制度机制障碍,充分释放企业新活力: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企业制度机制创新。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对接多元化融资市场、认真落实省政府推进规范化改制的部署。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改制力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目前,全省完成改制企业达6101家,累计完成10278家,仅占纳入改制企业的28.98%。

    (8)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竭力厚植“匠人文化”: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理念贯穿中小企业创新转型的全过程。培育创新企业文化、打造高素质蓝领队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支持企业家创新业、立大志,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