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综合财经 > 姜建清: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需树立三大理念
  • 姜建清: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需树立三大理念

    时间:2018-06-13 16:26:33  来源:  作者:
    (原标题:姜建清: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需树立三大理念)

    “‘一带一路’是全球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和新平台。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树立‘互信谋共赢’、‘ 协同共发展’、‘创新赢未来’的理念,并立足于行动、携手前行。”

    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世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原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6月11日在由中国-中东欧基金、世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投资共赢、和合前行”投资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

    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16+1”合作机制,两年前,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并与中国人寿、复星集团和金鹰国际等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世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在里加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际领导人会晤期间,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发起的中国-中东欧基金正式宣布成立。

    姜建清介绍,中国-中东欧基金作为联系中国与中东欧乃至欧洲等地经贸往来和投资合作的桥梁,立足香港、连接内外,与欧盟各国尤其是中东欧国家的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深入的合作,首期已募资30亿欧元,并就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大宗消费业等项目投资达成了合作意向,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之后,姜建清详细阐述了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树立的三大理念:

    一是互信,谋共赢。互利是合作的关键,互信是合作的基石。2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指出“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跨国界、跨区域、跨行业的全球化分工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优势互补、高效分工、和合前行,立足全球产业链构建和演化的大格局,实现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和新平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全球化指明新方向、注入新内涵。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深化中欧合作,至关重要。作为连通欧洲的桥头堡,中东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区域性的战略支点作用,经济活力强,市场潜力大,已经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潜在增长点。相比俄罗斯、中亚地区,中东欧受益于欧洲产业升级和资本转移,经济转型早、进展快,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生产要素配置体系,市场发育更成熟,产品竞争力更强;相比西欧市场,中东欧具有经济活力强、劳动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中国则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具有较为雄厚的资金优势,并且在基础建设、大型装备、工程承包、高铁、核电以及一些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双方未来合作的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但要看到,全球化并非一路坦途。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地缘政治、文化冲突等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国家极端主义、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潮抬头。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予以解决。“逆全球化”和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没有出路,阻挡别人正常进来的同时,也封闭了自己开放发展的大门。自古以来,义利双行,方能长久。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增进商业往来与合作,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更要增强信任、相互尊重,加强全方位、多角度的沟通,寻求合作中的最大公约数,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包容和开放的世界经济。

    二是协同,共发展。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深度和广度均有较大提升。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1961.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蝉联全球第二,同比增长34.7%,在全球占比达到13.5%。截至2016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13574亿美元,在全球占比提升至5.2%,位居第六。2017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的6236家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01亿美元。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价值超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引60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在境外投资7500亿美元,赴海外旅游人数将达7亿人次。其中,“一带一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超过65个国家,覆盖全球一半人口以及全球GDP的三分之一,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2017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新增投资143.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2%,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

    中东欧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新兴市场,在“16+1”合作机制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对中东欧累计投资从2010年的近30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90多亿美元,双方贸易从439亿美元增加到587亿美元,中国从中东欧国家进口农产品增长超过300%,中欧班列累计开通超过6000列。目前双方贸易额只占中欧贸易总额的11%,投资存量占比仅为2%左右,还有很大潜力可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16+1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在旅游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大众消费、制造业等领域合作空间很大。在中东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被称为历史性的机会,被视为整个21世纪的项目。

    “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要主动“走出去”,更要善于“走进去”、“扎下根”,要学会用世界惯例和规则讲好“中国故事”,也要入境随俗、与时俱进,一起走上多元包容、和而不同的发展道路。要注重中国元素的有效对接,加强资源和优势的整合联动;更要强化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尊重当地文化,遵守国际规则、法律制度、社会责任要求等“软因素”。要扩大朋友圈,加强与欧盟等国际组织或国家的深度联系与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中东欧基金,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的首个非主权类的区域性合作基金,坚持市场化、商业化运作,聚焦中东欧国家,关联延展至欧洲及其他“一带一路”区域,通过全球资本嫁接和中国动力注入,“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联动,努力实现跨区域市场开发和价值创造的良性循环。基金的投资领域聚焦在制造业,医疗服务、食品、消费品、旅游业等大众消费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愿与大家一起,共成长、共发展,共同唱响“一带一路”的时代旋律。

    三是创新,赢未来。“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长期合作博弈演化的过程。国家之间的经贸和投资往来频繁,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预计至2050年,“一带一路”沿线将为全球带来80%的GDP增量和30亿新中产阶层。这个过程也是资源重新分布、集聚和扩散的过程,相信会出现一些新的贸易中心、投资中心和金融中心。香港作为“一带一路”上非常重要的城市,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拥有全球货运第一、客运第三的国际机场,拥有全球最大的人民币中心,被誉为“东方之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香港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贸易投资便利、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股权债权市场连通等方面,包括香港在内的很多城市都有着很多创新的机会。正如林郑月娥女士所说,“一带一路”建设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作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和重要支点,香港独具区位、平台、人才和文化等优势。以香港所长,配合国家所需,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将香港打造成为资源集聚中心、功能辐射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并与“一带一路”上其他城市协同演进和共赢发展,香港已经在顶层设计、制度安排、资源对接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相信香港在林郑月娥长官的带领下,在香港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一定能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