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评论 > 中国田径需巩固“家底”传承优势
  • 中国田径需巩固“家底”传承优势

    时间:2018-09-01 18:52: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聚焦2018雅加达亚运会】

    光明日报记者 侯珂珂

    30日,金牌大户田径迎来了最后一个比赛日。女子铁饼决赛,实力强劲的中国选手包揽冠亚军,陈扬以65米12获得冠军,冯彬以64米25获得亚军。这是中国女子铁饼选手在亚运会上的第十次夺冠,第八次包揽冠亚军。在“亚洲速度”男子4×100米接力的比拼中,徐海洋、别舸、苏炳添、许周政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89获得铜牌,日本队夺得冠军。在女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由梁小静、韦永丽、葛曼棋和袁琦琦组成的中国队以42秒84获得第二,巴林队获得冠军。最终,中国田径队以12枚金牌结束了在本届亚运会的征程。

    中国田径需巩固“家底”传承优势

    8月30日,在第18届亚运会男子双人皮艇1000米决赛中,中国队张冬、卜廷凯夺冠。 新华社发

    本届亚运会,中国田径队共派出81人参加47个小项的比赛,是代表团49支队伍中人数最多的一支。这81名运动员分别来自28个省区市及解放军队,其中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24岁。赛前,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田晓君明确了田径队在本届亚运会上的目标:确保金牌榜亚洲第一的位置,至少拿到13枚金牌。中国田径队离目标差了一小步。

    为期6天的田径比赛,中国运动健儿创造着历史,多个项目有所突破。竞走赛道,中国女队依然展现了超强的统治力,在亚洲乃至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仍不可撼动,“中国红”在田径场里掀起旋风。在亚运赛场最受瞩目、最激动人心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中国男子百米飞人苏炳添以9秒92新的亚运会纪录摘得金牌。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谢文骏以13秒34的个人赛季最佳成绩,为中国队在这个传统优势项目上实现“九连冠”。在28岁的年纪,这位“亚洲跨栏王”依然充满自信,年初还大胆进行起跑“八步改七步”的技术改造。女子撑杆跳名将李玲以4米60的成绩夺冠,将她4年前在仁川创造的赛会纪录提高了0.25米。女子标枪上,刘诗颖第一投就掷出66米09的成绩,同样改写赛会纪录,并最终以这一成绩力压同胞、亚洲纪录保持者吕会会夺冠。王春雨在女子800米中一路领先,最终以2分01秒80为中国队夺得该项目的亚运首金。“清华学霸”男子跳高选手王宇帮中国军团时隔28年再次夺得该项目的冠军。

    在4年前的仁川亚运会上,中国田径军团曾经摘下15金14银11铜,总计40块奖牌。相较于此,中国队在本届亚运会上的奖牌数有所下降。在男子竞走项目中,王凯华和金向前依然守住男子20公里竞走荣耀,但日本选手山西利和,能在两位中国选手之间抢到银牌,可见其实力。在男子50公里竞走项目中,日本队已经实现了超越,胜木隼人后发制人强势夺冠。尽管王宇获得跳高冠军,但夺冠的条件是最大敌手巴西姆的缺席,这位在手术恢复期的世锦赛冠军得主没来,给王宇扫清了最大障碍。面对两年后的东京奥运会,现年28岁的王宇显然不处于运动生涯的高峰期,后继无人,是中国跳高看似繁荣背后真正的隐忧。

    在男子100米项目上,苏炳添气势如虹,但谢震业因伤退赛,年轻选手成绩不佳,这些都造成接力赛的失利。谈及夺冠的日本队,苏炳添表示:“日本队的阵容可以去参加奥运会,但是我们目前属于培养年轻运动员的阶段,所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艰难的时刻,需要时间去过渡。”

    成绩的突破有目共睹,若要将已有成绩巩固则需依靠传承。在苏炳添看来,在某个项目上的突破靠的是一两个人的带动,但实际上如何将带动所形成的优势长远传承才是更重要的问题。“这关系到一个项目的底蕴和土壤。田径是运动之母、基础大项,但中国田径的文化相对比较欠缺。青少年对田径的参与程度远远不够,田径文化对青少年的熏陶也存在很大不足。牙买加短跑很强、非洲国家中长跑很强,除了身体素质极佳以外,他们确实存在多年的传承。而对中国田径而言,目前最需要的是去涵养它在基层的水土,真正做到传承。”

    (光明日报雅加达8月30日电)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31日 09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