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评论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浙江台州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浙江台州

    时间:2018-08-30 19:20: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新华社杭州8月29日电(记者吴帅帅)29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76场活动在浙江台州举办。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宇文利,作题为《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座,并与现场观众和网友进行互动。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浙江台州

    百场讲坛第76场主讲人宇文利。李昌正摄/光明图片

    “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一种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种体现。我们都是中国精神的传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需要这种宝贵的精神力量作支撑。”讲座一开始,宇文利以大陈岛垦荒精神为例,详细阐释了中国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关联。

    宇文利指出,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称,是二者的结合。中国精神反映的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和人格品质。包括“大陈岛垦荒精神”在内的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反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浙江台州

    第七十六场直播页面二维码

    此次“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来到大陈岛所在地浙江台州椒江区,与广大基层干部和公众一起,共同感悟根植于台州的红色革命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共同探讨如何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深刻命题。

    本场活动由台州市委宣传部、光明网、中国伦理学会承办,台州市椒江区委、椒江区人民政府、台州日报社、台州广播电视总台协办。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网新浪微博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现场直播。800余位干部群众在现场聆听了讲座,来自全国的279万网友收看了节目,29.8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

      【活动背景】

    台州:让大陈岛垦荒精神代代相传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台州市地处浙江“南北中心点、海陆交界处”,是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之一,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台州既坐山又望水,既古老又年轻,既宜居又宜业,自然禀赋优越,发展特色鲜明,是独具魅力的“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浙江台州

    图为现场观众提问。李昌正摄/光明图片

    近年来,台州市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去年成功荣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今年又提出要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20世纪50年代,先后有5批467名青年志愿者,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投身建设大陈岛,用热血和青春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台州儿女。历经62年,大陈岛垦荒精神接力传承、历久弥新,已深深融入台州人民血脉,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成为台州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台州大力弘扬践行大陈岛垦荒精神,充分挖掘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宝库,价值观教育形式多样、活动丰富,使得大陈岛垦荒精神代代传承,日益发挥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成立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召开大陈岛垦荒精神理论研讨会,形成一批文艺作品和理论普及读物,不断掀起热潮。

    2017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活动首次走进台州,全国295万名网友收看网络直播,43.6万名网友参与交流互动,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今年这项活动再次走进台州,对于促进传承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具有重大意义,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海燕说,“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让台州成为一座有‘品德’、有‘涵养’、有‘温度’的城市,让台州人成为最亮丽最灿烂的风景。”

    【专家观点】

    宇文利:弘扬中国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浙江台州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一种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种体现。我们都是中国精神的传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需要这种宝贵的精神力量做支撑。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称,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的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为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渗透并体现在民族共同的心理、文化、思想、性格和情感中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等核心文化心理和精神特征的总称,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代精神集中表现于社会的意识形态中,体现时代生活各个领域、反映时代的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趋势的主导思潮、进步思想和积极精神。

    要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如下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在变动生活和变革社会中为中国人安身立命,为中国文化扎根。核心价值观是“根”,代表了“文化之根”;中国精神是“魂”,体现着中国“人性之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经济、文化的交往互动,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原有的“根”和“魂”有可能被触动,也有可能变得松动。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保持优秀的精神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维护中国人价值世界的稳定,也是为中国文化寻找并固定一个坚实的根基。

    其次,保障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与稳定。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这个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一般有三重疆界:地理疆界、制度疆界和文化疆界。制度疆界和文化疆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捍卫国家的文化疆界、制度疆界的具体表现,也是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

    最后,提升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当今中国由于社会变革和生活变迁,人们在精神生活、价值生活中需要加强引导,也需要治理精神生活领域中出现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引导人们走到正确的价值轨道上来。因此,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行社会精神和价值观引导的现实手段,也是进行文化治理的现实途径。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弘扬中国精神,国家的强大首先是精神上的强大,社会的引领必须是价值上的引领。

    深入学习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个人生活和行为。生活中处处有价值观,我们需要把自身从家庭、长辈那里继承来的优秀传统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起来,从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考虑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价值判断。

    当年大陈岛的老垦荒队员人变老了,但他们的精神并没有变老,反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日益绽放出精神的光芒。他们的人生价值并没有磨蚀,反而弥足珍贵,值得学习和发扬。因此,必须要把包括大陈岛垦荒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中,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实现精神升华和价值提升。(光明网记者郑芳芳整理)

    【现场反响】

    不忘初心 传承弘扬垦荒精神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寅

    8月29日下午,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中共台州市委、光明网、中国伦理学会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76场活动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举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宇文利教授,作了题为《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彩讲座,并与现场的干部群众和观看直播的网友进行了交流互动,现场反响热烈。

    台州市委党校副校长王明水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谱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全社会共同的精神坐标。宇文教授的讲座从传统文化入手,结合时代特征,从历史、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读了什么是中国精神、当代需要怎样的中国精神。这在理论上丰满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起到了凝聚社会共识,增进情感认同的作用。”

    “听了今天的讲座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我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的生活,用大陈岛垦荒精神坚定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继续砥砺前行。”台州文明办公德处处长陈阳说,今后在工作中要围绕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创新更多办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来自大陈岛精神发源地椒江区大陈镇干部刘杰表示:“今天的讲座具有现实意义,我听完后感触很深。作为镇干部,我既深感荣幸,又觉得责任重大。我要传承和发扬好大陈岛垦荒精神,把它作为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把建设‘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作为我的工作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两个高水平’的台州新府城添砖加瓦。”

    浙江省道德模范、台州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李皖生说:“作为一名医生,我认为发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就是传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依靠自己的勤奋与钻研,自强不息,与同事们一道努力,不断缩小台州与一线城市的医疗卫生差距。”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30日 04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