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评论 > 如何有效增强国企活力
  • 如何有效增强国企活力

    时间:2018-08-30 19:20: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光明日报记者 温源

    近年来,坚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这一根本方向,以增强活力和提高效率为中心,大力推动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国企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8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媒体通气会,就着力创新国企体制机制进行了详细解读。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关键

    技术创新的背后是完整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在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二、三级成员公司已全面开展职业经理人试点。中广核对外部引进的职业经理人实施契约化管理、市场化激励,薪酬水平与市场接轨,激励水平与业绩挂钩。目前,中广核从外部市场选聘的职业经理人达到102人,其中中广核技术公司职业经理人比例达到97%。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离不开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指出,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重点在三大环节:一是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环节;二是持续推进董事会建设;三是探索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据了解,目前中央企业集团已经全部实现党建要求进章程,将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全部实现党组(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96家中央企业中,已有94家建立董事会,其中83家外部董事占多数。90%的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已建立董事会。

    抓住市场化改革的“牛鼻子”

    在国内上市公司中,上汽集团率先将容错机制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只要符合公司战略方向和内控流程,即使未实现预期目标,也不做负面评价,为员工的创新创业解除后顾之忧。类似的改革措施,有力推动了上汽的创新发展。近两年,公司自主品牌整车销量增速远超国内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销售保持“翻番式”增长,新能源车分时租赁业务规模跃居全球第一。

    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是增强国企活力的“牛鼻子”,核心是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据了解,目前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均成立了三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翁杰明表示,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主要体现在:完善管理人员选用和退出机制、落实市场化用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探索推进员工持股等各类中长期激励方式等,这些也是有效激发国企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

    据了解,国有企业正稳妥有序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全国共选取了首批员工持股试点企业174户,中央企业层面10户子企业首批试点已经全部完成首期员工出资入股,共引入外部资金18.3亿元。目前员工持股试点改革效应已初步显现,在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激发发展活力、提升经营绩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央企业控股的69户上市公司规范实施了股权激励,29户科技型企业实施了股权分红权激励。

    以混改推动高质量发展

    东航物流是国家民航领域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家试点单位。混改一年来,东航物流建立了完全市场化的薪酬管理体系、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核心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公司10%股权,通过有效建立中长期员工激励与风险绑定制度,将员工自身利益与企业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市场化道路为东航物流带来了明显回报,企业经营业绩持续创历史新高。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央企业所属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实现了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产权层面的混合。

    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及所属企业引资项目均要通过产权市场、股票市场公开进行,保障各类社支资本公平参与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权利。今年1—7月,央企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股票市场实施增发、资产重组18项,融资618.78亿元,注入资产476.39亿元;利用产权市场开展转让部分股权、增资扩股项目100项,引入社会资本319.34亿元。

    在中国诚通集团牵头设立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的投资名单中,既有参与中国联通、中粮资本等传统国企的混改,也有对京东金融、富士康等新兴民营企业的布局。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朱碧新强调,混改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不能为混而混,而是企业有需要,资本能获利,要确保各方资金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退得出。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30日 04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