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评论 > 党外院士专家:同心聚智助青海
  • 党外院士专家:同心聚智助青海

    时间:2018-08-07 18:14:4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强国密码】

    光明日报记者 罗旭

    7月26日至31日,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党外院士与留学人员国情考察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走进青海西宁、海北、海西、海东等市州的学校、企业、厂矿和田间地头,为当地送去最先进的理念、最新的知识和最前沿的技术。

    党外院士专家:同心聚智助青海

    七月二十七日,院士专家们到青海大学对接帮扶。罗旭摄/光明图片

    服务团由36名党外两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组成,根据青海提出的经济、科技、生态、医药、高校建设等多方面服务需求,分赴各对接单位,围绕生态环保、新能源、教育、医疗卫生、城市规划等主题,进行20多个项目的对接服务。

    “通过开展帮扶,大家动用所学所长服务青海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践行了把论文、创新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追求。”服务团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说,“通过接触基层,大家在了解当地干部‘缺氧不缺精神’的感动中,在品尝脱贫老人亲手烤制洋芋的喜悦中,熟悉了国情、接通了地气,加深了对党和人民的感情,增强了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

    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

    党外知识分子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据统计,我国具有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有1.7亿,其中党外知识分子数量超过1.3亿。目前,全国两院院士共有1671人,其中党外院士392人,占比23.35%。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7月26日,在党外知识分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认真听取党外院士和留学人员代表发言后,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指出,希望广大党外知识分子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四个自信”,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党外院士与留学人员服务活动始于2011年。成立7年来,已先后组织200余名院士专家和留学人员赴甘肃、云南、山东、海南、贵州、吉林、新疆、黑龙江、广西等9省区,开展学术(科普)讲座、技术指导、产业合作、教育医疗帮扶等服务。此次服务团成员由18名院士和18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组成,涵盖数学、物理、能源、生态、大数据、生命科学、城市规划等近20个专业领域,是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服务活动。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生态地位重要,民族文化多元,资源蕴藏丰富,也是连接西藏、新疆的经济文化走廊和重要枢纽。青海省委书记、省长王建军曾直言:“地处高原是青海的区位短板,发展不足是青海的现实之困,区域差异是青海的协调难题,转型缓慢是青海的发展瓶颈,人才短缺是青海的最大制约。”“这是对我们青海省情的科学判断,更是今后青海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7月27日,青海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公保扎西在向服务团介绍情况时这样说:“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全省590万各族同胞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包括各位院士和专家学者在内的各方面人才出谋划策、贡献智慧,为青海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持。”

    “党外院士专家服务活动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形式。”带队到青海的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戴均良说,“服务团组建以来,聚焦发展进行帮扶,聚焦决策贡献智慧,聚焦民生开展公益,已经成为统一战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品牌,成为统一战线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此次服务团规模大、层次高、专业覆盖面广,是党的十九大后开展的首次服务活动,将积极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实实在在的贡献回报党和人民

    7月27日下午3时,青海藏医院的礼堂里座无虚席,一场难得的学术盛宴正在进行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王锐为200多名来自青海省卫生系统的科研人员做了一场题为“临床应用的多肽药物及研发”的学术报告。报告深入浅出、生动务实,赢得阵阵掌声。

    “我既是院士和科技工作者,也是一名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服务社会是我的责任。”王锐说,“我来自西部,深知西部发展不易,这次能够发挥所长为西部地区做些工作,内心充满喜悦。”

    同一天下午,在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卫,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魏悦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力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才健,就西宁特钢的未来发展战略、材料特殊钢生产等问题,提出了诸多富有指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服务团的院士专家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几天时间里,平均年龄54岁的服务团成员日夜奔波在青藏高原的旷野中,远赴西宁、海北、海西、海东4个市州,开展20余项服务活动,平均每天行程500公里以上。

    7月29日上午,高原上烈日炎炎,服务团一行来到海西州格尔木市。格尔木海拔近2800米,地广人稀,资源富集,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院士专家们马不停蹄,先后前往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格尔木光伏产业园等地考察调研。

    “青海不仅有很好的资源禀赋,而且风光如画,堪称聚宝盆。”来自浙江宁波的姚力军说,“青海的重要价值和潜力在生态,可以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优先发展高端旅游业。”

    “还有,格尔木盐湖那么大的资源储量,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从全产业链条着眼,一定要形成产业聚集,打造产业集群。”姚力军建议,“青海省转型升级加速发展,要调动全社会的热情,发展民营经济。这方面可以向江浙一带学习,地方给一些鼓励政策,引入民营资本加速转型升级。”

    “我注意到,青海省非公经济占比为36.5%,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不利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服务团副团长李卫强调,“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各行业做战略的时候,不要都盯着大而全,不妨先瞄准几个点,发力做成行业冠军。”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院士专家们都说,愿意与青海的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保持长期联系,切实为这里作出贡献,“我们将矢志不渝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追寻科研梦,融入中国梦,以实实在在的贡献回报党和人民”。

    找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着力点

    7月31日清晨,院士专家们风尘仆仆,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进行走访调研。

    班彦村是青海贫困村精准脱贫过程中的一个典范。班彦村的发展脚步,折射着青海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发展步伐。在深入了解了班彦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后,院士、专家们都表示深受鼓舞和教育,并纷纷为班彦村下一步发展把脉支招、出谋划策。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强调,荣誉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党和人民对广大院士寄予了殷切的期望。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习近平总书记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舒红兵说,“在青海考察服务过程中,我们与各族干部群众深入接触,了解他们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成就贡献,倾听他们攻坚克难跨越发展的思路感悟,进一步找准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着力点。”

    “平时我们在学校和科研机构多,下基层少,讲学和做实验多,面对面开展帮扶少。到青海考察服务是一个开阔视野、学习锻炼的好机会。”王锐的话道出了院士专家们的共同心声,“我们将尽己所能,认真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为西部发展、为国家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两年前,我曾参加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广西服务团,到南宁隆安县的贫困户家中走访,了解到祖国欠发达地区人民的不易。”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国际转化医学联合研究院院长段燕文说,“这次在青海,参观了原子城基地、西路军纪念馆、精准脱贫的班彦村,对比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西路军将士,以及奋发向上的班彦村百姓,我觉得今天的留学归国人员要再多讲一些奉献、少讲一点条件。”

    “院士专家在专业知识和战略规划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指导,非常有针对性。”青海省交通厅副厅长张铁军说,西部省份高层次人才缺乏且信息闭塞,此次与院士专家对接机会十分难得,“希望院士专家经常来,多为青海创新发展出谋划策。”

    “服务团是多角度多层次了解新时代国情,跨省跨行业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虽然本职工作都很忙,大家还是尽量全程全时全心投入,这也激发了我进一步为国为民服务的情怀。”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田梅说。

    “改革开放4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世人震撼,基础科研和应用研究快速发展,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和人才的尊重与关爱。”段燕文表示,“党和国家对我们这样重视和支持,‘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时常在我们胸中激荡,大家由衷想为祖国强盛尽一份力。”

    创新时代,征鼓催人。“在与青海各界的交流中,我看到海归留学人员在今后青海的对外开放中有很多发力点、切入点。”服务团副团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副会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吴晨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老一辈科学家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当代科技工作者也要传承这种科技报国的精神。”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05日 07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