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评论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时间:2018-06-04 15:55:5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位置,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局面。本版今天刊发的3篇文章,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密切联系等问题,阐释了认识和思考。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刘湘溶(湖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道德文化研究院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与此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还很多,不可懈怠。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在于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许多的先天不足,还在于因发展不足、发展失当和发展失衡带来的后天失调。只有通过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起包括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及生态安全体系在内的生态文明体系,才能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有党的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我们应对此充满信心。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体现了人类基于对自己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维,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这是对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重大提升。建设生态文明、建成美丽中国,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本大计的内在需要,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需要。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

    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一种对工业文明加以扬弃、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我们理应站在如此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

    西方工业文明因其自身的规定性而必然引发全球性、区域性生态危机,其自身的规定性包括: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充分发育的市场机制,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的社会化大生产,以工具理性、唯利是图、享乐主义等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这些规定性组合在一起,不仅极大膨胀了西方发达国家征服、掠夺自然的欲望,而且极大增强了其征服、掠夺自然的能力。它们对自然的征服、掠夺,在历史上是通过赤裸裸地对外扩张、侵略和殖民,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压迫与剥削实现的,这决定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模式既无普遍性,也无可持续性,必须而且必然被超越。

    每一个国家都应当立足现实国情与世情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并相互尊重、学习与借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强起来的中国,不仅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中国,而且是美丽之中国。中国不但要加快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要与其他国家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奉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特征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没有人的身心和谐,就没有社会和谐、国家和谐和世界和谐。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正是由于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生态文明是把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有序视为人类命脉的文明,是把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之内的文明,是把良好生态环境看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把握好的几个环节

    理念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时,列第一位的成效是“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这一论述揭示了绿色发展理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以先进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定、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念归纳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并在山水林田湖之后补充了“草”,使生命共同体的范畴更为完整。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内涵丰富,是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为核心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体系,全面阐述了我们对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应有的认识、态度和做法。这启示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根据便在于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而要想维系这一生命共同体,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必须敬畏、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树立自然整体观,看到山水林田湖草的相互联通,树立发展与保护的统一观,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并确定自然价值、自然资本的前提性、基础性地位,在实践中做到自然价值、自然资本的保值、增值,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均衡,牢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各有其自身特点与规律;另一方面,五大建设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其他四大建设,要由其他四大建设体现和落实,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用一个部分讲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讲的就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们要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即加快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此破除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即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动力。任何改革都是权力与利益的调整或重新分配,这便意味着一些机构和个人会失去手中的既得利益,如不能正确对待,就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旧有思想观念的束缚、旧有体制机制的障碍等,均表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艰难性,因而必须增强动力,通过动力去克服阻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动力由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自觉生成,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全力推进促成,由全体人民群众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热切期盼不断助推达成,要实现三力合一,既要靠宣传教育,又要靠利益机制,我们目前正在实行的“环评”“环境督察”“环境损害赔偿”“环境绩效考核”等就是这样的机制,必须长期认真去做、做实做严。

    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黎庶乐(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个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同时又使人陷入“物的依赖性”之中,为物性所奴役与统治。这种社会形态决定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将处于永不停息的斗争与修复之中。因此,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社会形态应该是一种“真正共同体”,它是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所达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是人的本质复归的真正表现。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生态文明建设也不再是单纯的一国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观照世界未来,形成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明确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密切联系。

    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要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自然而言,人是具有生命力的自然存在物;对于人而言,自然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表明人与自然从根本上说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应该说,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不仅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且还关乎全球生态安全。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内在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反思与批判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起点。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是怎样”。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提出,正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断深化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等重要论断,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且还要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时,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指出:“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构筑的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自然是生命之母”“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等重要论断,深刻表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持久力量,关系着民生福祉。针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创造性地提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可以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环境治理的现实背景。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生态环境产生了双重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一方面又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可能。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将有效连通起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梦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为世界各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

    作者:李淑梅(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命脉相系、融为一体的关系,我们只有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自然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自然是人类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它孕育了人类,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根基,是人类生命绵延不断、代代相传的必要条件。人作为生命有机体属于自然界,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因此,人与自然对象是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的循环链条,是存在着普遍联系的有机系统。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系统协调有序、良性循环。

    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生命共同体。人的生命活动的特点在于,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有意识的、能动的存在物,人能够自觉地改造自然,把自然作为人的生产和生活对象来对待,通过对自然的改造,使自然打上人的有目的活动的印记。人的物质生产实践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人通过改造自然生产出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人对自然的改造又会产生生态环境方面的效应,并影响和作用于人。在农业文明时代,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很有限,还谈不上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使人类步入现代化发展进程,大工业使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显著增多,但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凸显。事实表明,自然是人类行为的一面镜子,自然作用于人的不同方式实质上是人作用于自然的不同方式在人身上的体现,人与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规律,我们必须把握这一规律,在开发利用自然上严守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刚性界限,在自然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改造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多面的、多维的。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的能动创造活动提供了可能性空间,另一方面,人自身存在着多种潜能,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会能动地建构与自然对象的多重关系,唤醒自身的多种潜能,使之成为人的实际能力。人的需要是多样的、不断丰富发展的,人不仅通过改造自然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而且将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审美的对象,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发展自身才能。自然界是人的才能展现和发展的基地,是发挥和发展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欣赏能力的舞台,而凝结着人的创造能力的自然,又会成为人的自我确证和自我欣赏的对象。人对自然的多重关系受着特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受到资本逐利本性的扭曲,“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则能够摆脱资本的统治,使理论研究活动和审美活动日益与人的能力的自由发展联系起来。这有利于摆脱仅仅将自然当作牟利的“有用物”的偏见,有利于节约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将人与自然视为生命共同体,进一步推进了人与自然多重、多维的融合,展现人的生命的丰富多彩的价值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效率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也带来了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当前,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加大环境污染的防治力度,恢复自然力。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并以此倒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革,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建构人与自然互动互促的良好关系。在开发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同时,依循自然规律恢复自然、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储存自然资源和预留发展空间,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然条件和重要内容。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之中。既然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和发展,那么,人在各个领域的行动就会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联系起来,整合多方力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在经济建设中,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从政治建设来看,“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民主参与和监督、加强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改变人征服自然、宰制自然的观念,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生命共同体的关系,提升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使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人们的良好生活习惯。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坚持生态文明的共建和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更好更多的生态产品,才能人人享受美好的生态环境。生态产品是可以共享的公共产品,具有普惠性、公平性的特点。只要人人共建,就能够实现人人共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们越是尊重生态规律,就越能生产出优质多样的普惠、公平的生态产品。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自觉坚持客观规律性和主体价值性统一,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呈现出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态势。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命运,各国只有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才能将世界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包含着各国共同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各国应该高度重视全球生态问题的挑战,认清人类命运密切相关的现实,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形成国际环境防治的公平有效的模式和机制。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相互联系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保护需要国际合作,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加强全球环境治理,又能够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04日 11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