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法制新闻 > 五年间・检察足迹・上海篇|打造上海检察改革2.0版
  • 五年间・检察足迹・上海篇|打造上海检察改革2.0版

    时间:2017-10-18 18:23:47  来源:正义网  作者:张文君 林中明

    争做司法改革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张本才

    过去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年,也是上海深入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五年。全市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在中央和市委、最高检的坚强领导下,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和强化队伍建设,争做排头兵、先行者,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坚持服务保障国家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四个新作为”的要求,先后制定实施服务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的工作意见,与职能部门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协作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能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检察保障。

    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要求,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完成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有序开展检察官入额遴选,有效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在基本完成中央部署的四项改革任务的基础上,推动员额动态管理和跨院遴选,完善检察官绩效考核机制,深化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改革的信息化支撑,着力打造上海检察改革2.0版。

    切实维护稳定、保障平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危害食品药品安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套路贷”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突出法律监督主业,开展一系列专项监督活动,建立完善重大监督事项办案化等监督工作机制;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既重点查办职务犯罪大案要案,又严惩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蚁贪”“蝇贪”,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狠抓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和廉政建设,坚持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向,努力建设一支符合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法治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检察人才队伍。

    五年来,上海检察工作在改革中发展、在探索中加强、在创新中前进。上海检察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创上海检察工作新局面。

    打造上海检察改革2.0版

    报名遴选入额检察官的人员走进考试现场

    崇明区检察院举办“法随我行,律动我心”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吸收了30余名师生及家长代表参加

    在建党96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虹口区检察院组织“同心迎七一、悦动外北滩”主题健身活动

    出逃美国八年的犯罪嫌疑人曹士镛被押解归案

    2016年7月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后,按照中央的要求,上海检察机关在优化改革路径、细化改革措施、强化改革力度上做文章,目标是打造上海检察改革2.0版。

    基本目标:各类人员实现“人岗适配、各尽其能”;员额配置实现“人随案流、动态平衡”;检察官办案实现“充分行权、权责明晰”;内设机构与办案组织实现“无缝衔接、高效运转”;人工智能与检察工作实现“深度融合、智能辅助”,司法办案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

    2017年9月下旬的一天,来自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的助理检察员周臻彦、徐学成走进上海铁路检察院入额检察官遴选笔试和面试现场。同样跨院报名遴选入额检察官的还有其他院的31人,竞争全市跨院遴选的14个入额检察官岗位。今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在检察改革中采用跨院遴选、统一遴选和检察官助理遴选三种方式遴选入额检察官,这在全市还是第一次。改革给小周、小徐等人跨院遴选提供了新的机会。

    如果说上海检察机关在2014年开始的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中,基本完成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制、职业保障、人财物省级统管等试点任务,形成上海检察改革1.0版,那么2016年7月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后,按照中央的要求,上海检察机关在优化改革路径、细化改革措施、强化改革力度上做文章,目标是打造上海检察改革2.0版。改革的基本目标:各类人员实现“人岗适配、各尽其能”;员额配置实现“人随案流、动态平衡”;检察官办案实现“充分行权、权责明晰”;内设机构与办案组织实现“无缝衔接、高效运转”;人工智能与检察工作实现“深度融合、智能辅助”,司法办案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

    “动态平衡”“一院一策”

    员额管理优化升级

    上海检察改革1.0版的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基本完成后,单位间、部门间的检察官员额分布尚不均衡、人均办案量失衡等问题突出。上海致力于构建全市统一开放的检察官遴选调配平台,努力形成“人随案流”的员额动态平衡机制。首先,科学规范地设置检察官岗位。上海市检察院统一制定检察官岗位设置清单和岗位说明书,列明岗位职责和办案数量。其次,新入额检察官先确定岗位再遴选入额,形成良好的入额导向。同时,探索建立员额再优化机制,引导二三线业务部门检察官向一线业务部门有序流动。目前,全市近80%的入额检察官配置在基层办案一线,侦监、公诉等主要业务部门检察官比例上升13%。以闵行区检察院为例,调整后,办案压力相对较大的刑检部门,检察官数量由30名增至36名。

    员额管理一院一策,实现院际“动态平衡”。在对全市基层院人均办案量等情况进行详细测算的基础上,上海市检察院根据各院办案量等情况,由市检察院对全市检察官员额进行整体把控、统一调配,严格按照人均办案量控制入额检察官名额,重点向人案矛盾突出的院倾斜。同时建立“跨院遴选”机制,统一全市检察官遴选标准和程序,打通院际壁垒,2016年有6名检察官实现了跨院遴选入额。

    目前,上海市检察院及三个分院已经确定,在侦监、公诉、知识产权、民行等一线办案岗位的检察官从下级院遴选,同时市、分院拟入额的检察官助理到基层检察院任职已经开始,进一步打通检察官的上下流动渠道。今年上海检察机关拿出116个员额配置,实行跨院遴选、统一遴选和检察官助理遴选三种方式同时遴选入额检察官,吸引了全市283名参加遴选的拟入额检察官。

    “有权不任性”

    司法责任制深化升级

    在上海检察改革1.0版中,出台了司法责任实施细则100条、检察官权力清单、独任检察官和检察官办案组办案组织形式等规定,推动了检察权运行机制健全完善,但也遇到了授权不行权、办案机制不匹配等问题。对此,上海检察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

    更新检察官权力清单,确保办案权责明晰化。在2017年版检察官权力清单中,全市各级检察院的检察官可独立决定的职权共141项,检察官或主任检察官决定、需提请检察长审核的职权共66项。2016年以来,各级院刑检部门检察官独立作出处理决定的案件占比82%,检委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同比下降11.5%。有的基层检察院检察官权力清单进一步深化,奉贤区检察院检察长行使的67项权力中有38项权力授予检察官行使,比例高达56.7%。

    探索设立命名检察官办公室。今年3月28日,以施净岚、吴菊萍、陈钢、顾琮4位检察官姓名命名的检察官办公室,在浦东新区检察院成立。4个命名检察官办公室按照知识产权、金融、网络犯罪以及涉外、未成年人重大疑难案件等进行专业化划分,由命名检察官、检察官和检察辅助人员组成,在检察长授权下,命名检察官依法独立行使办案决定权,独立承担办案责任,除行使一般检察官的职权外,还行使追捕、追诉、轻罪改重罪、增加认定犯罪事实及从重情节认定等实体及程序性职权。这进一步凸显了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强化了司法责任,提升了检察官的职业尊荣感。

    加大检察长办案力度,落实入额领导干部办案常态化。对入额领导干部办案数量、办案类型等提出硬性要求,将正副检察长纳入分案范围,并建立计算机分案、自动统计公布等机制。2017年7月31日,经案管部门随机分案,奉贤区检察院检察长孙军承办了一起价值20余万元的假古董家具以360万元的价格出售的诈骗案件,公诉人孙军发现,犯罪嫌疑人贾某一直辩称这些家具是从不同古玩市场收购所得,因此贾某是否具有诈骗的故意存在争议。在做了详尽的阅卷笔录后,孙军发现另有手法更典型、可定性更强的证据需补充,据此起草一份补侦提纲和证据目录,对公安机关补充证据提出具体要求,目前该案正在退回补充侦查。据悉,今年1月至6月份,该院正副检察长直接办理疑难复杂案件22件,审核案件109件,审批决定案件156件。

    “流程监控 智能预警”

    办案质效保障体系完善升级

    随着改革深化,上海检察机关办案质效得到明显提升,但办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健全、对错案责任的认定和追究落实不到位等新问题浮出水面,上海检察机关在加强办案监督管理、科学界定司法责任等方面加大探索实践力度。

    记者在青浦区检察院案件管理科科长何静的电脑桌面上,看到近一年来该院案件评查的基本情况,各类数据类别、问题、比例一目了然。在所有刑事案件中,数量大、差错率低、办案机制成熟的大都是简单案件,上海市检察院研发智能化辅助系统,协同市高级法院研发“刑事案件智能办案辅助系统”,把公检法统一适用的证据标准嵌入数据化的程序,把简单案件中大量的程序性、重复性工作交给计算机,为检察官审查案件提供规范性的证据指引,减少了司法人员大量重复劳动和司法工作的随意性。

    对检察官充分授权后,办案过程实现全面监控、全程留痕,实时预警提上日程,上海市检察院研发的“流程监控智能预警系统”“检察官司法档案管理系统”在各级检察院上线运行,全面记录和动态反映每个检察官的办案数量、质量、效果、职业操守、研修成果等。这些系统上线以来,仅青浦区检察院已经完成1257件案件的阅卷评查,发现司法瑕疵16处。通过对该院3119份起诉书的文书对照检查发现,司法文书的质量明显提升。

    工作绩效、工作责任和司法责任评价,关系到每个被充分授权后的检察官个人的奖励、晋升、责任追究以及退出,上海检察机关从多维度完善考核办案评价体系入手,探索建立以办案数量、质量、效果为依据,以工作实绩为内容,全面考核检察官工作态度、办案数量和质量的绩效考核机制,并植入到办案管理系统中。这套司法责任认定制度,明确了评鉴机构和程序,落实规范个案评鉴,清晰界定司法责任,对故意违反法律法规或因重大过失造成错案严格追究司法责任。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起诉的一起刑事案件被法院判无罪,该院由抽签选出的检察官与检委会专职委员组成评鉴委员会,审阅案卷材料,听取各阶段承办检察官意见、陈述并提出质询,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最终确定办案检察官不承担司法责任。

    检察改革还在深化。着力打造检察改革升级版,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上海检察机关不断探索的价值追求。(记者 林中明)

    用担当诠释忠诚

    胡智强,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公诉科科长、主任检察官。相较于“胡科”这个称呼,同事们更喜欢叫他“强哥”。十五年的检察生涯,并没有给胡智强的容颜带来多大变化,但他在心智和专业能力方面,却越来越“强”。在公诉岗位十五年,他独立承办案件1200余件,审批案件2300余件,无一错案、撤诉案件,并成功办理了莲花河畔景苑倒楼案、市第五医院暴力袭医案等重大疑难案件,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016年,公安机关将一起多人涉嫌污染环境案移送闵行区检察院审查起诉。犯罪嫌疑人许某等8人因在拆迁过程中违规将大量煤焦油倾倒在土壤中,造成上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案情复杂、社会影响大、专业性强,主要被告人拒不认罪。“强哥”主动挑起担子,翻阅大量案卷,查阅制度文件,走访询问专家,与环保、公安等部门不断沟通联系,大量调查取证,确保证据链完整,对涉案证人反复询问,并对关键性证据进行补充与复核。

    在庭审中,面对拒不供认犯罪的被告人许某,“强哥”出示了两名关键证人的证言和一组关键性书证,而这组关键证据的获取,是他在一大堆财务账册里发现的。

    “在审查过程中,为了不遗漏有力证据,我们扩大了取证范围,特意询问了同案人员的家属,也调取了与被告人公司相关的所有经济往来账册和原始凭证。幸运的是,我们在其中发现了至关重要的定罪证据。”“强哥”很自豪地说。

    此外,胡智强对该案中另一嫌疑人――许某的儿子作出不起诉决定。在调取大量证据、充分听取律师意见后,认定其子并不知晓油罐买卖,只是管理上的失职。

    最终,法院对这起污染环境案认定的犯罪事实、情节与检察机关的指控一致,7名被告人均被处以相应的刑罚。

    敢啃硬骨头,是胡智强越来越“强”的不二法宝。

    2014年3月21日上午,地处闵行区的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发生了一起暴力袭医事件,3名医务人员受伤。此案与外地同期同类事件综合发酵,引发各方关注。

    当时,闵行区检察院正在试点主任检察官办案机制,办案审批环节精简了,对于案件的定性,主任检察官可以一锤定音无须层层汇报。但责任和压力,都压在办案人员身上。

    “强哥”倒是心无旁骛,他认为案件定性取决于证据,他只对事实与法律负责,既不惧压力责任,更不受舆论左右。

    他在案发现场即对公安侦查工作中的物证固定、现场证据收集等提出意见。案件审查中,又对案发现场的目击证人、被害人、民警等进行走访调查,还从医院保卫部门的监控录像中找到了案发当时的录像资料,还原了被告人蓄意行凶的全过程。

    最后,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公诉意见,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六年。(通讯员 张文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