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万象 > 抗疫立新功,中医药何以乘势再发展?
  • 抗疫立新功,中医药何以乘势再发展?

    时间:2021-05-15 11:49:12  来源:  作者:
    抗疫立新功,中医药何以乘势再发展?

        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在山西大宁堂药业有限公司检查。 执法检查组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李京泽)官方数据显示,在中国,中医药参与救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这场大疫防控中,中医药再立新功,守护了国人的健康。传承千年的中医药何以乘势再发展?其中,不断完善的法律保障不可或缺。

    其实,中国在2017年便开始实施中医药法,作为该领域第一部法律,它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中医药法实施以来的首次执法检查,记者跟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率领的执法检查组深入浙江、山西,两省的经验成效或为中医药法更好地贯彻实施提供参考。

    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工人在处理鹿茸 李京泽 摄

    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工人在处理鹿茸。 李京泽 摄

    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在两省抗疫中都有着优异的表现。在浙江,全省90名中医师走进定点收治医院隔离病房,中医药参与确诊病例治疗率达97.1%,一线人员、防控人员使用预防方剂100余万帖,二者皆实现“零感染”。在山西,中医药使用率达99.2%,治愈率达100%,为实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作出了突出贡献。

    千年古方何以在现代疫病防控中见效?这离不开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正如中医药法规定,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 李京泽 摄

    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 李京泽 摄

    在曾被称为“四大药店”之一的山西广誉远,480多年的历史演绎着中医药的发展。其中广为人知的“龟龄集”“定坤丹”和“安宫牛黄丸”曾凭借着珍贵药材与考究制法成为皇家首选。随着现代科技的应用,复杂的技艺被科学的精简,“炼丹炉”变成了新机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这些珍贵医药得以进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走进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的制药车间,现代化的设备中亦能找到对传统工艺的坚守,比如蜻蜓去翅、海马挑选、鹿茸处理都依靠着手工的精益求精,就连作为药引的陈醋晾晒多久,何时搅拌都由工人进行准确的把握。

    浙江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内的植物标本 李京泽 摄

    浙江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内的植物标本。 李京泽 摄

    药材与人才

    自古繁华的钱塘江地区孕育了中医药几千年的历史,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胡庆余堂是该地区负有盛名的百年老字号。在它的中医药博物馆中,从花鸟鱼虫到奇珍异兽,中医药材的多样性被集中体现。

    “药材的质量决定了中医药的发展。”胡庆余堂的负责人向检查组介绍,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等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此,中医药法也用一章对中药材的保护与发展作了规定,其中对加强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着墨颇多。

    在浙江省磐安县的中药创新服务综合体,科技力量为药材质量监管添翼助力。一套被称为“磐安县中药产业大脑”的智能体系实时监控着中药种植基地的整个农事过程,为提高种植质量提供数字化保障。同时,综合体为农户提供质量检测服务,一位正拿着铁皮石斛样本登记检测的农户告诉记者,随时获知药材质量让他在种植过程中更放心。

    中医药法也用一章的篇幅规定了中医药人才培养,这也是执法检查组较为关心的话题。虽然两省在中医药法的推动下,中医药人才的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高精尖人才缺乏,基层招不来、留不住人才的问题依然存在。放眼全国,这也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山西省平遥县段村中心卫生院,33岁的中医士耿炳柱行医已有9年,中专毕业后他跟随师傅学习中医,每天接诊近30人。在基层,如此年轻又愿意常驻的中医医生并不常见,其自身也囿于学历束缚,正打算争取更高的学历认证。

    “小伙子的情况是个个案,中医基层人员如何补充是个大问题。”本次检查组成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直言。他以本人在基层多年的经历鼓励年轻人到基层去施展才华。同时建议,以更可行的激励机制和更完善的法律条款解决基层中医人才短缺的问题。

    浙江省磐安县的中药创新服务综合体 李京泽 摄

    浙江省磐安县的中药创新服务综合体。 李京泽 摄

    中医与西医

    疫情防控使人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越发认证中西医结合发展才会更好服务于民众,服务于健康中国。中医药法也强调,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中医院诊疗在地区医院总诊疗量中的占比是多少?中医药收入在地区医药总体收入中的占比是多少?……”。检查组成员在各地经常提及的几个问题在于与西医相比较,衡量中医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各地的回答,中医药法执行三年来成绩显著,但与“中西医并重”仍有距离。对于这些问题,执法检查组人员也提出了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等具体建议。

    中西医结合发展背后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长久命题。蔡达峰指出,西方医学和中国医学都有自身的规律,但共通的规律是治病救人。两者在生命观、健康观,乃至宇宙观方面逐步通过中西方文化交流形成共识,中国传统医学会得到大的发展,西方医学乃至世界医学也会通过中医药得到丰富。“历史证明,中华文化从来不怕吸收其他的东西,每次吸收都是壮大了自己,相信中医药也一定会有这样美好的前景。”

    七天两省六地,通过对中医院、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产业等检查,检查组人员逐渐形成共识即中医药的发展要走一条现代化的道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殷方龙在总结检查组工作时提出,“守正创新”“中西结合”是这条路行稳致远的关键。(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