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万象 > 广东河源建成劳模文化馆
  • 广东河源建成劳模文化馆

    时间:2020-05-28 09:30:23  来源:中工网  作者: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叶小钟)记者5月27日从河源市总工会获悉,经3年筹备、1年布设的广东河源劳模文化馆最近全面完成。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云开馆”方式从今年4月27日开始与广大群众见面,短短一个月,劳模文化馆引来广泛关注,从中央到地方有媒体宣传,多地工会同行“云游过来”探馆。

    河源劳模文化馆位于河源市工人文化宫匠心楼一楼,是一家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劳模文化于一体的劳模文化主题展馆。河源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谢红英告诉记者,该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通过展板、史料、器物、影像、1:1还原劳动场景等形式,展出300多名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陈列出130多份珍贵的劳模史料及劳模劳动生活相关物件,有劳模们的奖章奖状、作品成果、工作日记、劳动工具、工作制服、军用水壶、自行车等极具珍藏价值的物件,形象展示劳模伟大精神,让老百姓重新认识身边的劳模,让劳模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里。

    《工人日报》记者“云探馆”了解到,早在20世纪50年代,河源就诞生了第一位全国劳动模范――黄永太,他在农械厂担任技术员时,刻苦钻研,积极查找质量不合格原因,提出很多合理化修改方案,经改进,农械厂产品在质量与产量上都有显著提高,合格率从不到50%提升到80%以上,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为河源市龙川县的工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年仅27岁的黄永太光荣地被评选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记者看到,河源劳模事迹感人至深,精神催人奋进。例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省劳模谢震强,以“愿将人病犹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为座右铭,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59年,他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城市来到黄村中学执教,在农村一待就是十八年。面对农村缺医少药,许多人因病不治身亡的难题,他一边奋力工作,教书育人,一边刻苦学医,治病救人,还发表62篇医学论文,论文获世界传统医学大会金奖杯。又如,河源工人文化宫劳动广场上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3D打印字体是中建二局广东建设基地有限公司苏铠劳模创新工作室用3D原位打印技术制作的。劳模苏铠是主导完成世界首例原位3D打印双层示范建筑工作室的负责人。

    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丶市总工会主席陈荣卓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河源市共产生全国劳模2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0名、省劳模274名、省部级劳模67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96名、市劳模224名,劳模文化馆全面展示了为河源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劳模风采,这是对劳模的一种礼遇、也是对劳模精神的一种传承、更是对历史的一种珍贵记录,更好地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浓厚氛围,进一步凝心聚力,团结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力奋斗。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