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万象 > 北京海关揭开3亿元冻品走私内幕
  • 北京海关揭开3亿元冻品走私内幕

    时间:2017-12-29 16:36:21  来源:  作者:

    利用边民互市贸易大肆走私

    北京海关揭开3亿元冻品走私内幕

    □ 本报记者 蔡岩红 文/图

    足有4个蓝球场大的冷库,南美白虾、阿根廷红虾、虎虾等各类冷冻海产品3000吨摆满5层高的货架.....12月27日凌晨5时,记者随同北京海关缉私局70余名缉私警察,星夜赶往河北某食品公司,在当地海警的配合下,一举破获涉案案值近3亿元冻海产品走私案。该案系北京海关破获的最大一起走私冻品案。

    图为缉私警在冷库中发现嫌疑冻品。

    市场调研破解重重疑点

    按照海关总署“国门利剑2017”专项打私行动统一部署,北京海关今年将走私冻品、农产品确定为重点打击目标。“为了摸清和掌握北京地区进口冻品市场情况,今年1至2月份,以北京某市场为中心,我们对相关商户开展专项调研。”北京海关缉私局情报科办案缉私警向记者讲述。

    缉私警在实地调查走访中发现,北京有多家销售进口冷冻海产品的商户和公司实际出货量与申报进口量严重不符,有部分商户声称自己是直接从境外采购进口的“一手货源”,但经查其从未向海关申报进口过任何商品。

    为进一步摸清事实,缉私警以这些可疑商户和公司为查证重点,对相关货物来源地冷库进行暗中侦查,发现河北某食品公司冷库频繁有外地牌照的大型冷柜车辆进出卸载货物,这些货物多为进口的冷冻虾类以及少量的冷冻鱼类、贝类。通过与在场工作人员攀谈得知,卸下的进口货物分属不同货主,但装运地却出奇一致,无一例外地指向了广西、云南两地边境口岸。这些货主为何不在近在咫尺的北方海港口岸进口,而要舍近求远到南方边境口岸进口货物?这一反常举动引起海关缉私警察的怀疑。

    面对重重的疑点,海关缉私警以销售终端为切入点,通过“逆向思维”进行反推和关联,辅以前期侦查取得的“碎片式”情报线索,初步拼接还原出了一个以北京为核心,覆盖全国多省,利用广西、云南边民互市贸易渠道,采取化整为零、“蚂蚁搬家”方式走私进境冻海产品的犯罪网络。

    筛查万条数据凿实证据

    就在北京海关缉私局对犯罪网络进行证据搜集和深挖扩线的同时,今年4月份,海关总署缉私局移交来一条重要线索,反映北京某公司涉嫌勾结境外人员,通过边民互市贸易渠道大肆走私冻海产品。而该线索中提及的这家北京公司,正是北京海关缉私局之前查明的犯罪网络中的重要一环。

    为尽快理清脉络,北京海关缉私局迅速组成打击走私冻海产品案专案组,从近万条数据筛查中,成功获取到多家公司与境外供货商、境外接货人员的犯罪证据及相关材料。

    与此同时,在广西、云南当地海关缉私局及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配合下,专案组最终掌握了盘踞在两省与某国边境口岸,长期利用边民互市贸易渠道的走私团伙情况。

    据了解,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地区边民,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根据规定,边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的生活用品,每人每日价值不超过8000元人民币的,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且边民所带进的商品仅限于与生活相关的原产于边境地国家的商品,第三国产品不能享受互市贸易优惠。而此案走私分子从南美等国购进大量冻品后,运到广西、云南边境对面某国,然后与当地国内外走私团伙相勾结,将货物改换成中性包装,组织边民以互市贸易通过“蚂蚁搬家”方式走私进境。走私进境货物被运至河北某食品公司,进行加工、改换包装后,通过北京某市场进行销售牟利。

    三地同步收网案件告破

    12月27日凌晨,北京海关派出5个行动小组与多地海关展开联合行动,分别在北京、河北、云南等省市同步收网。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据外贸单据显示,仅北京某公司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就涉嫌利用边民互市贸易渠道走私各类冷冻海虾224个集装箱,案值近3亿元人民币。

    记者了解到,在广西、云南边贸口岸,边民多使用普通小车进行运输,意味着在当地年平均2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下走私入境的冻海产品至少要经历2小时以上的无冷链运输。海关在查获的冻海产品中,也发现了不同程度包装破损、颜色改变、品质变差等情况,这些低劣品质的冻品一旦流入市场,不仅损害市场经济秩序,而且还对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