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法制新闻 > 福建法院以改革创新促司法公正
  • 福建法院以改革创新促司法公正

    时间:2017-04-23 11:23:51  来源:  作者:
    福建法院以改革创新促司法公正发布时间:2017-01-18 14:32 星期三来源:福建长安网

    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改革风起云涌。福建法院在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大潮中紧跟中央部署,蹄疾步稳,破浪前行。从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挂牌成立,服务保障平潭开放开发进入新的里程,到法官员额制、司法责任制等四项改革全面推开,审判资源和办案效能进一步调整优化,再到在全国率先推行跨域立案改革,群众异地诉讼从“两地跑”到“一站了”……一系列“动奶酪”“啃硬骨头”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以改革落实服务发展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不仅是考量诉讼价值和法治理念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人民法院司法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一次大考。

    2016新年伊始,福建高院部署“服务发展行动”。全省法院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突出位置。

    ——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常态化调研指导、联动化协调处置机制;

    ——围绕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司法保护“福建样本”的升级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司法衔接,实现设区市生态环境审判庭全覆盖”,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七条经验之一;

    ——贯彻落实省政府与省法院召开第三次府院联席会议精神,建立重大金融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在厦门、泉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法院设立金融案件审判庭、专门合议庭,妥善化解信贷风险。

    经济下行压力,让一些企业在寒潮中陷入垂死挣扎的境地。全省法院充分运用司法手段,完善破产审判机制,创新财产处置方式,规制逃废债行为,让困难企业破茧重生。

    作为福建首例H股上市公司重整案,福建诺奇股份重整计划获泉州中院裁定批准,这意味着诺奇股份将复牌新生。

    据泉州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案是国内首例H股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也是泉州第一例重整案。泉州中院从维护广大债权人的利益出发,根据管理人的申请,及时冻结13家出资人持有的非境外上市股份,最大限度保护15.5亿债权、230多家债权人的各方利益。

    “此案的妥善处理,为泉州甚至我省各地危困企业的重整处置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这位负责人说。

    以改革激发办案潜能

    近日,南平市中院民一庭副庭长江舟在一份法律文书上郑重签下名字。

    2009年就在一线办案的她明显感到,自从推行主审法官负责制后,案件审判的内部审批环节减少了许多,审判责任真正落实到办案主体身上,离“我审案件我做主、我作裁判我负责”的目标更近了。

    审判权下放后,办案的内生动力被进一步激发。这得益于全省法院大刀阔斧地推进法官员额制、司法责任制改革。

    改革是一场触及利益的博弈。“要从全省法院现有的6000多名法官中遴选出一批高素质法官,这本身就是一场动自己‘奶酪’的硬仗。”省高院司改办负责人介绍说。

    着眼于“定好额”“选好人”,经前期员额测算、“考试+考核”的严格遴选程序,全省有3000多名具备较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法官脱颖而出,其中45岁以下法官占近半数。

    在完成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同时,全省法院进一步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一些法院在机构数字上做减法,在工作效能上做加法,推行办案组织扁平化管理;诸多入额后的院庭长更是从“幕后”走向“台前”,回归到一名普通法官的角色定位。据统计,去年1-11月,全省院庭长办案25.6万余件,占同期全省法院办案数近30%。

    新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中,审判委员会、院庭长和主审法官有了明确的权力边界和责任清单,领导干部批条子以及内部人员过问案情、干扰法官依法审判等行为被明文禁止。

    “制度的高压线竖起来,为官用权的底线划出来,这本身对我们也是一种保护。”谈及改革后的变化,很多基层法院院长吐露心声。

    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优秀人才向办案一线流动,审判权被进一步“解捆”“松绑”,办案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去年,全省法院审结各类案件64.5万余件,同比上升22.67%。各类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33%,一审后当事人服判息诉的占87.77%,二审后达98.48%。

    以改革创造司法红利

    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呈现。

    福建法院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各地法院依托信息化手段,借力科技快速向“智慧法院”转型升级,创造更多司法红利惠及百姓。

    每一个审判法庭看得见,每一个人民法庭看得见,每一次诉讼服务看得见,每一个审判流程看得见,每一次执行过程看得见,每一次安防处突看得见,每一台警用车辆看得见,每一项公开民主看得见。独具福建特色的“八个看得见”,让一站式、全景化、智能型的服务理念贯彻到办案办公等各项工作中。2016年10月11日,来自吉林、重庆、贵州7个代表团的24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福建,开启为期一周的代表视察活动。此间,代表们对福建“智慧法院”建设赞誉有加。

    各地法院还依托大数据和信息化,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庭审直播“四大公开平台”的优化升级,加快ITC自助服务终端、网上诉讼服务平台、掌上诉讼服务帮手等建设,拓展远程立案、语音查询、网上办案、在线服务等便民功能。群众掌上网上预约立案、旁听庭审、查阅信息变得触手可及,他们中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一站式”、智能化办理诉讼服务的便捷和高效。

    改革就是要让数据多跑步、群众少辛苦。伴随“智慧法院”建设的深度推进,福建法院信息化建设水平进入全国法院第一方阵,而且占有重要一席。

    以改革破解司法难题

    信访难、执行难是司法领域群众关注的“老大难”。如何破解?群众关切、社会期盼。

    2016年春节刚过,全省法院迅速开展“两清积”即清理涉诉信访积案和执行积案专项活动,向群众反映强烈的顽疾亮剑。

    全省法院瞄准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查等历史积弊,以雷霆之势掀起执行风暴。各地强化搜查、罚款、拘留、限制出境等民事强制措施的运用,加大依法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和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力度,严厉打击暴力抗法行为。一年来,共执结各类案件19.7万余件,同比上升72%;清理执行积案38万余件,执行标的155亿元。

    与此同时,省高院全面对接最高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进一步扩大“点对点”司法查控系统,新增国土、房产等19个协执单位,撒下查控“老赖”的“天网”。厦门、龙岩、南平等地相继建立执行联动和信用惩戒机制,扎紧联合惩戒失信行为的制度笼子。入住星级酒店被拒、开办新公司资格受限……空前严厉的联合信用惩戒,让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迫于信用惩戒,全省有5.2万余名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判决。

    作为全省法院解决涉诉信访难的重头戏,去年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诉信访案件工作在我省试点推进。

    全省法院建立律师人才库和值班律师库,在诉讼服务中心或信访大厅设立律师值班岗,引导律师从职业视角、专业优势和社会责任等方面,量身为信访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此举发挥律师在促进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当事人在法律秩序内理性表达诉求。”省律师协会副会长于宁杰说。

    一年来,各地选派的值班律师在全省法院接访信访群众2573人次,涉及案件1699件,参与诉前调解案件2737件,其中调解成功1684件,成功率61.53%。(闵凌欣 何晓慧)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