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新闻 > 互联网新闻 > 假如美团做社交
  • 假如美团做社交

    时间:2019-02-21  来源:三节课公众号  作者:

    美团

    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来源:三节课(微信号:sanjieke01)

    作者:唐清银,三节课早期学员,长期从事产品运营工作,现任某公司VP。

    编者注:

    今年 1 月 15 日,头条张一鸣、前快播王欣、锤子罗永浩同时发布了“多闪”、“聊天宝”、“MT马桶” 3 款匿名社交产品,让沉寂已久的社交市场再度活跃起来。

    事实上,有社交野心的不止这三家,希望围剿微信的大有人在,只不过多年下来能够存活的都寥寥无几。而能承载“在恰当的场景、用有效的方式、与合适的人产生预期的连接”这个社交逻辑的App,从当前市面上现有的产品来看,美团也许有解。

    因此,本文将从“场景、效率、价值反哺、功能实现”四个维度阐述美团的社交潜力。

    本文作者唐清银,三节课早期学员,长期从事产品运营工作,现任某公司VP。

    我们先来看三个社交场景——

      你独自出差在异地,住在从美团上预订的香格里拉酒店,明早 7 点有丰盛的自助早餐,可你又想多懒会儿床,正在纠结时,美团系统给你推荐了一位同住本酒店的异性旅客,你们简单聊了几句初步印象不错,觉得既然同是出门在外,何不明早一起用餐,于是你有了起床的动力,在边吃边聊的早餐时间,你们彼此多了个永久的朋友,或者哪怕只是少了独自用餐的半小时孤单……


      你单身,想去看《地球最后的夜晚》,但身边的朋友听说很烂都不愿同往,个别感兴趣的或者时间对不上,或者早已陪男朋友看过,亦或者你身边本就没有适合一起看文艺片的朋友……于是你打开美团,点开晚上 7 点场的电影选座页面,看到有一红一紫两个相邻座位,你点击红色座位,资料显示邀请人是 26 岁的单身男性;你点击紫色座位,显示邀请对象为20~ 30 岁的女性,于是 24 岁的你点击了接受邀请, 140 分钟里,你们前后只说了不到 10 句话,也未必会发生更多故事,但兴许此后再也不用忍受一个人进入影院时那种似有若无的微妙心酸……


      周六,你不打算继续宅在家吃鸡刷抖音,陌陌里时不时响起大猪蹄子们急不可耐的消息提醒,“哈罗”“约吗”“美女你好啊”……本想撩个汉子的兴致瞬间熄灭。于是你打开美团预订了一张就近的滑雪场门票,打车前往的路上你发现三位与你预定了相同时段的滑雪达人,其中两位向你发送了结伴邀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中意的简单聊了聊,未感觉猥琐厌烦,于是接受了邀请……

    是不是感觉上述场景很多都很日常?也许就是我们会遇见的情况。

    社交的根本,在于效率。所谓效率,不是老罗所迷信的“少点一下、多快三秒”的交互优化,而是:

    在恰当的场景,用有效的方式,与合适的对象,产生预期的连接。

    ·恰当的场景:最好别是为了社交而社交地撒网、硬撩、尬聊;

    ·有效的方式: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直播都不是终极方案;

    ·合适的对象:并非贴几个粗颗粒标签、答几个心理学问题就能匹配;

    ·预期的连接:工作、约炮、脱单、消遣、结伴……因人因时因场景而异。

    从这个视角看,今年 1 月 15 日发布的三款社交产品都属单点微创,并未突破微信陌陌们的底层逻辑。

    美团,才是最有可能做出下一款“国民级”社交的产品的狠角色。

    如果用一句话定位美团的社交玩法的话,我认为应该是:基于消费场景的陌生人高效社交工具。

    ·消费场景:看同一场电影、吃同一家餐厅、住同一间酒店、游同一个景点、观同一场画展、乘同一班高铁或航班……(每个商家/商品都是潜在的场,每次消费都是唤醒的场景)

    ·陌生人:与其围攻牢不可破的微信,不如偷袭早已老化的陌陌(用户不存在关系链转移成本)。

    ·高效:用最低社交成本与门当户对or趣味相同的对象快速产生深度互动(告别传统漏斗型社交的海量无效及非必要投入)。

    接下来,我将会从场景效率价值反哺功能实现四个维度阐述美团的社交潜力。

    一.场景

    1、现有社交产品场景分析

    2、留给美团的场景机会

    除了上图所示,真实世界里(尤其是陌生人之间)还有大量碎片化的社交场景,比如:

    餐厅里的邻桌美女

    高铁上的同程小哥

    飞机上的头等舱土豪

    旅游景点的结伴艳遇

    电影院里的冷片同好

    酒店里的单身旅伴

    兴趣班的识趣同学

    ……

    这些靠LBS是没法解决的,不仅因为若水三千,你却不知该饮哪瓢,更重要的是:直接面向半径 3 公里内的适龄异性撒网求偶这事儿,太TM不性感了。

    为什么大部分人被发现手机里装有陌陌、探探之类的软件会心有膈应?因为刻意地社交在集体潜意识中往往被认为是孤独和贫乏者的功利游戏;

    为什么相同的搭讪内容面向同一个陌生人,在陌陌上总是石沉大海,在旅行团却多半能被友好回应?因为后者的社交是后置的寄生需求+一步到位的真实印象+身处同一时空的共性纽带。

    光秃秃的社交,总是不够性感;赤裸裸的约炮,当然令人厌烦。很多新朋友,都源于机缘巧合的计划之外,而非为了社交而社交得来。

    所以,在美团的社交逻辑中,钱和时间作为沉没成本已经消费,社交只是顺便为之的边际收益,体面且高效。

    二.效率

    1、有效的方式

    人是越来越懒、越来越没耐心的,社交上也一样。以前那种动辄网聊半年→见面相处 3 个月→牵手接吻 30 天……的社交节奏早已out,如今人人事事都讲究个短平快。

    那么,什么才是最高效的社交姿势?陌陌的文字?比邻的语音?instagram的图片?多闪的视频?TiKi的直播?……

    正确答案是:见面

    女性用户有句社交口头禅:看感觉。意思就是再美的照片,再多的标签,再炫的人设、再牛的算法、再殷勤地嘘寒问暖……都不如直接见一面好使。

    同样的话题,网聊是无趣的“查户口”,面聊就成了自然且必要的了解。但是,对所有生人社交产品而言,见面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坎:

    ·难见面:运气、耐心、聊天技巧、软硬条件、恰当时机……见面机会小;

    ·见面难:时间、预算、交通、梳妆、项目规划……见面成本高;

    ·面难见:网聊到见面,照片到真人,人设到现实……见面风险大。

    但在美团,既然大家正巧都在看同一场画展,顺便见个面就变得轻松自然。

    相对于线下直接唐突搭讪,美团社交作为一个缓冲工具,又恰到好处的起到了筛选(有社交需求才会参与匹配)、确认(双方同意面聊且动机一致)、预热(化解中国式害羞尴尬)、提供话题等诸多作用。

    没有前期漫长的沉没成本,事后相濡以沫或是相忘于江湖都毫无压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