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新闻 > 互联网新闻 > 华南三四线城市小微电商,为何学不成义乌好榜样?
  • 华南三四线城市小微电商,为何学不成义乌好榜样?

    时间:2019-02-21  来源:懂懂笔记公众号  作者:

    购物车、网购

    图片版权所属:站长之家

    经过了十几年的迅猛发展,电商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购物方式。而电商创业,也一度成为热词。

    即便到了今天,电商各类目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从综合平台到垂直电商的格局尘埃落地之时,仍有不少应届毕业生、离职创业者“前赴后继”,争相进入电商行业,求的就是在一片红海中搏出个未来。

    那么,在下沉这个词一度在电商渠道流行之后,三四线城市的那些“下沉”的电商创业者、从业者,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文 | 木子 编辑 |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微信号:dongdong_note)

    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 2018 年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11 月,国内移动电商行业的用户规模已经接近 8 亿,渗透率较前年同期增长超过10%,高达71.1%。

    “这个行业要是从数据上看,总会感觉一片向好,但似乎跟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春节期间,懂懂笔记与华南地区部分三四线城市的电商业者进行了交流,却发现他们当中不少人对行业的前景,大多抱着一种茫然无措的态度。

    当中有不少人觉得,电商创业只能在一二线城市才会有机会,即便二线城市也只有背靠江浙沪、辐射中西部,才能长久地保持竞争力。

    在一些人看来,很多在华南地区三四线城市的电商团队、小微平台,基本上只能维持“活着”的状态,难以在竞争中出人头地。至于相当一部分从业者的薪资、福利待遇,在了解之后更是让人感到惊讶。

    这些自称身处“神经末梢”的小微电商,发展前景真如他们自己说的如此不堪吗?那些“得过且过”的电商从业者们,又是为了什么在坚持?

    1

    江浙沪电商的经验,华南小镇难复刻

    “ 2013 年初我回老家,加入了这家电商团队,到今天一做就是六年。”在汕头龙湖一家日用品电商平台担任策划经理的李晓鸣,一提起电商行业,似乎就有诉不尽的苦楚。

    李晓鸣告诉懂懂笔记,六年前,她刚以客服专员加入这个电商团队时,工资是 1500 元。如今虽然“头衔”和“资历”都提高了,但综合算下来,月薪也就在 3000 元左右。

    在这个物价并不太低的三线城市,这样的收入水平只能勉强养活自己。而爱美的她,有时候想添置点儿护肤品都要犹豫再三,“还好爸妈都有退休金,不然我真养不活他们。”

    待遇虽然很低,但每周6(天)X10(小时)的工作强度,却丝毫不比一、二线城市的同行低。正因为如此,在过去六年时间里,她一直都在尝试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跳槽加薪。

    然而,多数三线城市的电商企业,无论是工作强度、薪资福利都大同小异。再怎么跳槽薪资提升的幅度也就在一、两百元之间,让她感觉没有动力,何况换了地方还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

    “至于我们公司,这几年不但没有发展壮大,规模反而萎缩了一些。”李晓鸣表示,五六年前,团队旗下两个电商店铺每天的销售额,都能稳定在数万元,活动促销期还常常超过十万元(每天)。

    而在过去一年,随着大量背靠产业带的日用百货电商崛起,两个店铺的日营收平均也就在一万五左右。即便参与了各大平台的“电商造节”促销活动,销量提振也非常有限。

    “至于传说中的义乌小商品电商,那就是个信仰样板罢了!没几个三四线区域能做到。”李晓鸣面带苦笑说到,要不是因为自己是独生女,需要照顾爸妈的情绪,当初毕业后绝不会回到三线城市从事电商工作。但如今,一些在周边城市做电商的朋友,也在告诉她生意很不景气,令李晓鸣更没有心思跳槽了。

    “我们这个红木家具,其实做电商的意义并不大。”大学同样是修读电子商务专业的李勉,指着展厅里的红木家具告诉懂懂笔记,他在四年前进入了佛山一家知名的家具电商企业,刚奋斗一年就突然被家人“召回”到江门新会的老家。回家后的“使命“很简单——为家里的红木家具厂建立电商直营团队。

    决议是家族长辈们开会后定下的,前期也对他给予了厚望——先做电商网站,把家族的红木家具销起来,然后再横向经营起整个新会地区的红木家具。

    但如今,他所带领的电商团队,在经营上依旧是亏损状态,近两年多来仍需要工厂“接济”,否则连人员工资都难以为继。创业过程的挫败感,也让这名 90 后对家具领域的电商模式失去了信心。

    “学习过徐州家居电商、南通家纺电商一些成功的经营模式,也做了一些尝试,但未见起色。”李勉告诉懂懂笔记,他算是一名轻度狂热的电商创业者,为了提振电商渠道的产品销量,他甚至买下了上万元“网络营销”课程,还尝试了大量运营手段,但最终销售成绩却令人难堪。“镇上不少做家具的都做了自己的电商平台,经营上表现也大多平平,我这个电商网站如今也就是家族生意里的一项小配套了。”

    为何义乌小商品、南通家纺等三四线产业带的电商模式,纷纷成为行业“样板”之时,这些华南三四线城市的小电商平台,却每况愈下呢?

    2

    同样的产业电商,不同的运营理念

    “有行业大咖说过,电商能背靠产业带最好,但不知为何华南这些产业带却养不活我们。”受雇于潮州一家不锈钢制品厂、担任电商运营经理的张明灏,是在去年初走马上任的。

    他告诉懂懂笔记,这家不锈钢制品厂从 2014 年就开始自建电商团队,并在天猫、京东平台上都开了店铺。但在他入职之前,这个团队却长期处于“被批得最狠”的状态。

    “看了之前的数据报表,有时候在电商渠道上的月销售额还不到 2000 元。”这让张明灏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在他看来,这样的营收状态基本可以关闭部门了。

    经过一番了解之后,他才发现了门道:在潮州不锈钢制品的产业带中,自建电商部门却并不赚钱的企业很多,几乎每家传统企业都号称自建了互联网业务平台。

    “这都是盲目追风造成的,各种电商团队、电商部门都快泛滥了。”张明灏强调,虽然大多电商团队不赚钱,但是从业者的工作压力却不小。

    加班加点成了这些三四线城市电商从业者的常态,归根结底还是管理方式不当造成的。李明灏透露,以他参与管理的电商团队为例,之前工厂方面一直施加严格的KPI考核,号称要培养狼性团队。“管理层动不动就打鸡血,但在技能培训、绩效激励方面却舍不得投入,却常常抱怨广东缺少电商氛围。”

    李明灏算过,光是 2016 年其电商团队的员工流动率就超过80%,从客服、运营到美工,几乎都是年内“大换血”。

    而新加入团队的员工,管理层也只是一味的灌输“努力、奋斗”这类空口号、空思想。经营方面,一直没有专业的运营人员面向基层电商从业者传授相应的运营知识。而看似着急的老板,也不愿意输送员工到电商行业发达的江、浙地区取经学习。

    “电商从业者也好,内部创业者也罢,都只有掌握了一些来自学校的很基础的电商知识。”曾在华南地区某职业院校担任电商导师的吴怡告诉懂懂笔记,他教受过的学生中,有不少刚回到三四线城市之后,就被企业的电商平台“委以重任”了。

    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实战阅历的他们,每天都像无头苍蝇一样,在激烈的细分市场竞争中苦苦挣扎。为了实现高层所下达的KPI指标,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

    “最终,销售的目标拖了一年又一年,最终依旧没能实现。”在吴怡看来,华南地区很多城市的传统企业思维保守,导致在投资、管理、自建电商团队时,不乐于让从业者、创业者试错,更难提鼓励创新。从企业高层就不愿意投入过多的成本磨炼队伍,更不愿意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这种一味靠高强度、高压力的管理经营方式,试图建立一支狼性的电商团队,结果自只能适得其反。“

    或许,也正因为大量广东、福建等地区的传统企业,抱着电商业务“聊胜于无”的心态,让这里很多三四线城市的电商热潮,依旧在“活着“的状态延续下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