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新闻 > 互联网新闻 > 中兴事件:热点终将熄火,十万加永在路上
  • 中兴事件:热点终将熄火,十万加永在路上

    时间:2018-04-26  来源:一品内容官  作者:

    timg.jpg

    中兴事件回顾:

    2018 年 4 月 16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中兴因为违反美国禁令,将含有美国制造的受限类配件和软件出口到伊朗,因此决定未来 7 年,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销售技术、软件、商品、零部件等。


    1

    持续刷屏,热点背后的吃瓜百态

    事件一出,立刻引起一片哗然,在热点转瞬即逝的当下,中兴却持续刷屏近一周还未消停,可谓是备受关注。

    刚开始大家还是吃瓜群众的姿态,迅速凭借多年的围观经验作出反应,各种文章在黄金时间段内纷纷出炉,不过多是以段子笑对一切:“中兴不哭,专心搞房产”、““中兴被禁,让我们拿起茅台反击!”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夺取流量。

    当然也有恨铁不成钢型的,指责中兴违反条例没有契约精神,火气更大点的直接怒起而怼:中兴真的是被自己蠢死的,高层竟然研究出了一份如何规避出口风险、落下一溜高管签名的文件,直接被美国抓个正着!

    中兴董事长殷一民蠢不蠢不知道,但中兴的管理层肯定心里不是滋味。突然间成为舆论的焦点,各种添油加醋的细节和讽刺在脸上冷冷地拍,任何一句辩解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但中兴的危机却是大家有目共睹:股票停牌外,甚至有人预测,如果无法和解,中兴将在数周内破产。

    要知道,中兴20%到30%的元器件都是由总部在美国的厂商供应,在国内还没有同等替代品;而其覆盖到无线网络、宽带接入、数据通信、云计算、手机终端等领域的业务,都严重依赖芯片进口。即使自己研发芯片,那么从设计、测试到量产,至少 1 年或更久,何况根本没有这个技术。如果制裁持续 1 年,期间中兴产品全面断货,无法履行合同的话,后果自然不言而喻。

    这么一来,美国对中兴采取的可谓是“割喉式”打击了,网友们也开始于心不忍……

    2

    舆论还是娱乐?从焦虑到真相

    认识到问题严重性后,嬉笑怒骂变成了另一种舆论导向:国内的达摩院推出首款拥有IP核自主产权的AI芯片,性价比超欧美同类产品 40 倍的文章传出……但这些掺杂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的(虚假)消息,并不能让我们有一丝慰藉。

    不过对于中兴来说,这显然是一个良好的转向。要知道,一个热点事件出来后,大众可以把人捧到九霄云外,也可以将公司推向万丈深渊。“舆论通常是私刑,而私刑通常是一种娱乐”,芥川龙之介的这句话,在巨人大厦烂尾被骂的史玉柱、PPT造车贾跃亭等人的身上都得到过充分验证。比起丑化,同情简直好太多了。

    从哀其不幸到中兴挺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美国的“霸权”愤愤不平,指责其借中兴的名打搅局的贸易战,很多文章分析中国企业与政府间合力效应的形成,是美国心存忌惮的原因。比如《中国制造2025》提出将建设制造强国作为战略目标,“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通知也释放了同样方向,而美国打起贸易战,赫然向机器人、机械等行业征税,显然吃相难看。

    不过,事件讨论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往往十万加的情绪过后,大家都会冷静下来,开始比较客观地力图抓住真相和本质。

    3

    中兴热点将息,十万加永远在来的路上

    其实真正让这件事成为持续热点的,是中国高技术行业集体焦虑,折射出来全民痛点。用人手一台的iphone来说,过去十年,背面“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 Assembled in China”(加利福尼亚苹果公司设计,中国组装)的文字,就是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技术交易的缩写了——美国是大脑支持,中国是拿着低利润的世界工厂。

    这是我们一直都知道的事实,中兴“缺芯”代表的是中国制造现状的一个缩影:

    即使有BAT、华为、海尔这样的大企业,但没有芯片这一“信息时代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我们设计不出来承载巨大价值指甲盖大小的芯片,甚至放在那抄都抄不出来,所以只能依赖进口,国外一旦切断命脉,那么我们的飞机、汽车、电器、小灯泡都不能生产了。

    飞速发展 30 年,美国“封杀”中兴,让我们好像一下子被扒掉了皇帝的新衣,风如砂响,震惊之余是切肤之痛。

    中兴事件只不过是赤裸裸地揭开了一个社会的痛点,促使身处这个时代的人的反思,也引起相当大一波人的焦虑与反思,所以后期很多启示录、励志型的文章开始占据主流,不论专业剖析还是观点阐述,从吃瓜的热闹到一再转折的情绪,至此这个热点终于“get”到它的点。

    中兴的热点终究会偃旗息鼓,不过下一个十万加,永远在来的路上。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