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娱乐新闻 > 对话访谈 > 《别告诉她》赵淑珍:从“小猫”到“猫奶奶”
  • 《别告诉她》赵淑珍:从“小猫”到“猫奶奶”

    时间:2020-01-10 18:32:00  来源:界面  作者:

    界面文娱:您平常在生活中的家庭里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赵淑珍:我大外孙子叫史泰龙,小外孙子叫李小龙。大外孙子叫我咪咪,小外孙子就叫我叫小猫。因为我16岁进哈尔滨话剧院的时候挺乖的,总是跟在老同志身后,像跟屁虫一样,所以给我起个名字叫小猫,现在就叫猫奶奶了。

    所以家里跟我也是这种关系,我管史泰龙叫大龙哥,管李小龙叫小龙哥。因为我从小也没啥主意,在家里总是征求他们的意见。

    界面文娱:“小猫”这个爱称是怎么来的?

    赵淑珍:我16岁进哈尔滨话剧院,那时候也是稀里糊涂一个同学领我去试试,一下子就考上了。当时我没进过科班,也没有什么理论基础,也不会言谈,总是爱笑。人家还没咋的,我就先哭了,所以挺温柔的,大家就给我起了这么个名字,叫“小猫”。这个名字延续了60年,我今年76,整整60年。

    界面文娱:我听说您当时是哈尔滨话剧院辉煌时期的当家女一号。

    赵淑珍:反正是辉煌过。小的时候跟着老师学习他们的一招一式,老师手把手地教我怎么演戏,怎么做人。他们不管演群众角色还是演主要角色,都是那么认真,一丝不苟,还跟我们年轻人一起搬景,一起拿道具,大事小情都是互相帮助,跟着一起洗演出的服装,这我都看在眼里,我也付诸于行动了。这60年来,我一直是认认真真演戏,踏踏实实做人,所以老师、导演都挺认可我的,逐渐就演主角了。我是女一号,我爱人是男一号,每个戏都是这样。

    界面文娱:您和爱人是在戏里面结缘的吗?

    赵淑珍:也有关系,我们第一个戏是《霓虹灯下的哨兵》,他演童阿男,我演林媛媛,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就是男一号女一号。后来就到《阴谋与爱情》、《青春之歌》,还有《保尔·柯察金》,就类似这样的戏,都是男女一号。那时候确实辉煌过,观众也好,媒体也好,采访、写信都很多。我们还到希腊去演出,他演国王,我演王后。

    赵淑珍和爱人曾在《阴谋与爱情》里饰演男女一号

    赵淑珍和爱人曾在《阴谋与爱情》里饰演男女一号

    界面文娱:16岁的时候考进话剧院,当时是怎么一个情况?

    赵淑珍:说实话,我16岁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小学的时候经常有学校汇演,你们也有吧。别人说我要做工程师,我将来要做医生,而分配我的那个,就是我将来要做一个人民的演员,这可能就是歪打正着吧。

    当时我同学看到话剧院招收,就把我领去了。那考官就跟我讲戏,说你妈妈病了,你放学了之后把炉子捅开,把药倒到罐子里,喂你妈妈喝药。讲着讲着我就先哭了,考官就说我悟性挺好的。其实也没准备啥,就多念一段课文,就这么样就考上了。

    界面文娱:不做演员的话,可能会做什么工作?

    赵淑珍:不做演员,我还是想做一个医生的。因为治病救人嘛,我这个人心肠比较软,总愿意助人为乐,或者说救死扶伤。不过那个台词没分给我。

    界面文娱:在话剧院的时候,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

    赵淑珍:比较深刻的就是我们和老师一起到乡下去演出,说实在的,那时候农村的文化生活是比较匮乏的。我们到农村都是用马拉的大板车,马辕子卸了,几个大板车拼到一起就是舞台。再立几个柱子,拉一个简易的大幕,上边挂的全是煤油灯,有时候还要顶着小雨。

    自己去搬景,自己去拿道具,再加上蚊虫叮咬,那时候是很艰苦的。但是农民都从几里外跑过来看,每个人夹一个小板凳,跟着我们台上一块哭,一块笑,反应特别强烈。所以我们就感觉农民真是需要文化生活,作为文艺工作者,你就得为工农兵服务,所以我对那时候的印象到现在还挺深的。

    界面文娱:现在这种下乡演出的机会好像还挺少的。

    赵淑珍:对,因为现在农村也好了,有俱乐部,有小的文艺团体。我早退休了,可能他们有时候也要下去。但是这时候条件好了,有文化宫,有俱乐部,不像我们大板车、煤油灯,好多了。

    界面文娱:您当时经历过文革十年那段时间吗?

    赵淑珍:有啊,文革十年我们基本就没演戏,文革之后才开始演。

    界面文娱:那阵应该还挺年轻的吧,正是好时候。

    赵淑珍:那时候是正年轻的时候,我也就20多岁。但是那个时候比较严格,出身好的演戏,出身不好的都受点影响,所以一般也上不了台。

    我出身还行,我爸爸妈妈是闯关东到了哈尔滨,在中东铁路当邮差,后来日本人来了之后,就变成了城市贫民。但我爱人家祖祖辈辈都是地主,所以他不演出,我也跟着不演出了。

    界面文娱:我看后来您又出演了《年轮》里边王小嵩的母亲。

    《年轮》剧照

    《年轮》剧照

    赵淑珍:其实在这之前我也演过。那时候没有长篇的电视剧,都是两集、四集,从那时候我就开始演了,尤其是《阴谋与爱情》。那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到哈尔滨话剧院录像。当时家家户户很少有电视,电视录像更是第一次听说。那是第一部,后来长篇的就是《年轮》。

    界面文娱:当时是怎么得到这个角色的?

    赵淑珍:因为导演以前跟我还有我爱人都合作过,所以关系比较熟悉。他也知道这里面王小嵩的妈妈挺接近我的。那时候我在舞台上演重头戏了,能够担得起这个角色,所以就选择了我。

    我还挺幸运的,演了那个戏之后特别火,走到哪儿都是王小嵩他妈。那时候的知青到现在也都60多岁了,见了我还那么亲。我只要一回哈尔滨,他们在大街上,或者在松花江畔碰见我,还跟我合影照相,喊我王小嵩的妈。

    界面文娱:您应该算是最早一批进入电视剧行业的人吧。

    赵淑珍:还是挺早的,作为话剧演员来讲还是挺早的。

    界面文娱:您有感觉当时的电视剧行业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吗?

    赵淑珍:说句心里话,当时还没走向市场。在我的心里,电视剧就是比话剧能够更广泛地接触观众,心里头还是受着那时候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现在都走向市场了,我们那时候拍戏从来不谈钱的问题,有的时候就给点补助费,一块3毛钱。因为那时候一个月就挣42块5,挣了17年,你想想。

    界面文娱:42块5还挺多的。

    赵淑珍:那时候挺多的,但还没有表演挣钱那个概念。我要拍个剧你得给我多少钱,我要演一出舞台戏你给我多少钱,没有这个概念。不像现整个走向市场经济了,也给演员付劳动钱。但是我还是不太喜欢,我这个人就是从来不讲价钱,你觉得合适就可以了。

    赵淑珍,《幸福向前走》

    赵淑珍,《幸福向前走》

    界面文娱:您是喜欢演戏吗?所以就不在乎了。

    赵淑珍:因为我16岁就开始演戏了,只要你请到我,觉得我合适,导演又认可,我都接着。

    界面文娱:在镜头前演出,相比在舞台上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吗?

    赵淑珍:在舞台上是绝对的严谨,一句台词错了接不上,观众可真是听得清看得清的,而且你要保持高度紧张。电视剧就特松弛了,你错了一下,再重来一条,所以就特别轻松。拍电视剧吧,不能说像玩一样,但是感觉挺轻松的,作为我们舞台演员来说太轻松了,话剧演员功底还是比较深的。

    界面文娱:我看到演完《年轮》之后,大概一直到2005年都没有演影视剧了,这段时间是回到舞台去了是吗?

    赵淑珍:一个是还坚持着舞台的演出,另外那时候的电视剧不像现在都是全国放映,顶多在黑龙江,所以观众也不太熟悉。那时候也拍了不少,比如《杨靖宇将军》、《双枪老太婆》,但是都没有像《年轮》那么轰动,因为这两年拍的戏几乎是电台不断地在播放。

    界面文娱:最近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是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边那个角色,那个角色跟您的差距特别特别大。

    赵淑珍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饰演王老太太

    赵淑珍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饰演王老太太

    赵淑珍:这样的戏太少了。原先是40集剧本,我30集出来,现在好像剪到了70多集,我快60集才出来,没接着追剧的恐怕看不到我。

    界面文娱:当时在剧组里边是怎么样的?

    赵淑珍:我接到本子之后,当天到,第二天就开拍了,而且上场就是十多页纸,一大场戏。对词的时候,他们都带着本,因为他们年轻人都习惯于拿本对词,我没有那个习惯,所以我就不拿本。他们觉得这老太太还挺奇怪的,怎么不拿本,我觉得没什么奇怪的,一个人一个方法。一大场戏拍完之后,他们很惊奇,尤其外边的群众演员。我一出来之后,他们都惊呼,老太太太不容易了,背得那么熟。

    界面文娱:全背下来了吗?

    赵淑珍:全背下来了,没有打过磕,而且情绪什么的话剧演员都有基础。因为舞台戏都是整个一场演完,接茬对缝都是连贯的。不像镜头,拍一个镜头之后,下一个镜头,也可能是下一集的镜头,不在一个场景。舞台不行,就这么大个地方,你从头至尾两个小时演完,所以接茬、对缝、情绪,你都得从零开始,所以我就习惯了。

    界面文娱:现在遇到的年轻演员,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

    赵淑珍:我刚在河南拍完一部反映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戏,有几个男女一号都是年轻的,演我孙子。以前我对年轻人印象不是很深,拍完戏各走各的,有的客气点,叫声奶奶。这里面一个迟帅,一个傅晶,这两个演员没有现在那种腕的范,特别平易近人。尤其是对我们老人特别尊重,在现场演戏都是有商有量的。

    有的时候,他们还告诉照明师光应该怎么打。我就觉得人家特别敬业,懂得特别多,而且还尊重对手演员,尊重演职人员。做到这点太不容易了,到现在有时候我们还发个微信什么的,挺好的。

    电影《别告诉她》里,奶奶总是操心方方面面琐事

    电影《别告诉她》里,奶奶总是操心方方面面琐事

    界面文娱:奶奶有遇到那种您不太理解的年轻演员吗?咱不说名字。

    赵淑珍:也有,比如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其实在剧组,大伙看你不是看这个,是看演戏的真功夫。我主张要尊重导演,尊重作家写的剧本,尊重对手戏和所有演职人员,包括场工,干活的。

    但是有些也都是经纪公司给捧的,打着伞,拿着包,拿着椅子,甚至上厕所都给拿一张纸,我真的看不惯。咱又不能说人家不好,顶多说我年龄大了,我不习惯人家照顾我。所以我对他们也不是说反感,我不做就是了。

    界面文娱:有些片场条件还挺艰苦的,有想过什么时候休息吗?

    赵淑珍:你想想我干了60年了,什么艰苦的环境没遇到过。这个戏在农村,或者在比较艰苦的地方,或者住的条件差一些,吃的差一些,我都能接受。我这个人一个是不挑吃,一个是不挑住,当然了,现在因为年龄也大了,都挺照顾我的,住的都是五星级宾馆,吃的都是特餐。但是本身我并不挑剔这些,因为干这个事业都不容易,怎么安排怎么来。

    我是这么想的,只要我记忆力还好,身体还能承受得了,我都要接戏。在我这没有说我累了,我要歇一会儿,或者这个戏太多、太累,我不接,我还没有到这个份上。

    关键词:别告诉她 赵淑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