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原油期货 > 寒潮来临天然气消费创新高 季节性“气荒”仍存
  • 寒潮来临天然气消费创新高 季节性“气荒”仍存

    时间:2018-12-15 17:31:25  来源:  作者:

    12月11日晚,中央气象台解除了连续8天的寒潮预警。2018年入冬以来首场寒潮中,全国多地的最低温跌破12月上旬历史极值,上海、太原、南昌、南通等多个城市的天然气消费量也创出新高。

    12月10日8时,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北京油气调控中心调度运行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天然气管网单日销量超过5亿立方米,创下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26.5%。

    经历了去年的天然气紧张之后,今年以来国内天然气产供销储体系建设开始完善,包括“三桶油”之内的天然气上游企业间的管网互联互通和资源串换,终于在油气改革的大背景下得以实现,天然气供应形势明显好于去年。

    供暖季来临前,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提到,今年已落实的资源量能够足额保障民生用气需求。但在需求量大增和低温天气情况下,今冬明春的天然气保供仍然面临着较大挑战。

    近期,中石油天然气销售西部公司已经启动了冬季供气应急预案,对以中石油为气源的陕西、内蒙古、宁夏LNG(液化天然气)工厂进行限气,以保障居民用气。受此影响,北方LNG价格已经在一周之内上涨超过40%。

    保供京津冀

    “冬季气温每下降1℃,北京每天要增加天然气200万立方米,下降5℃则每天需增加供应1000万~2000万立方米。”在12月13日举行的2019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提到,受寒潮天气影响,近期北京天然气供应量每天达到1.1亿立方米,最高供应量将达到每天1.3亿立方米,而在春秋季节,北京的天然气使用量平均为每天2000万立方米。

    据李雅兰预测,今年北京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180亿立方米,比去年增加了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5%,增速高于去年月10个百分点。

    保证供暖季的天然气供应,是“三桶油”面临的年终大考。

    根据三大石油企业的数据,今冬明春,中国石油天然气购销协议量8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中石化今冬明春计划供应天然气18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7%。

    中石油系统一位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中石油今年的天然气保供思路就是“上游多采气、境外多购气”,在此基础上同时做好天然气管网的互联互通、优化调控,中石油与其他油企进行天然气资源置换和调控的能力得以大幅提升。

    10月底,中石油大港油田滨海分输站和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管道南港阀室的互联互通工程完工。在冬季保工期间,中石化将通过这条管道向中石油供气,以保障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另外,这个分输站也实现了中海油的LNG置换。

    记者从中石油集团获悉,入冬以来,陕京天然气管网系统已累计接入中国石化(600028,股吧)、中国海油天津互联互通进气资源2.6亿立方米,为北方地区用气安全增加多样化保障手段,有效缓解了冬季天然气供需矛盾。其中,12月8日,中国海油广州、天津管网日进气量突破1000万立方米,中国石化钦州、天津管网日进气量突破1600万立方米。

    “这在以前是很难实现的。”中石油系统前述人士称,此前几大企业都是守着各自的地盘,天然气管网的互联互通仅限于同一企业之间,不同企业间的管网设施共享极为困难。现在,管网互联互通这一各界喊了多年难题,终于开始得到破解。

    但是不同于京津冀地区,在部分城市,天然气紧张的局面依然存在。

    11月23日,西安市因气源紧缺,停止对双燃料出租车天然气供应,对城六区双燃料出租车按照130元/日标准发放燃油补贴,以保障全市公交车用气。停供时间暂定为一个月,西安市应急指挥工作组将视气源落实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延续上述减限措施。

    对出租车停供已经有20余天,西安市的天然气供应紧张没有缓解,反而有加剧趋势。在西安市一些小区,暖气温度低、燃气灶打不着火等现象也普遍存在。

    12月10日开始, 西安市启动天然气应急响应,对工业用户和商业锅炉用户限制停供,确保民生用气安全平稳,并发出倡导建议全市天然气用户节约用气、错峰用气。

    LNG价格上涨

    实际上不仅是在西安,季节性“气荒”在国内多个城市仍然存在,例如近期长沙市预计今冬明春的天然气供需缺口1亿立方立方米,兰州市预计供气缺口约为0.9亿立方米。

    此前,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2018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望达到2700亿立方米,成为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依然存在1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

    金联创天然气分析师孙雪莲告诉记者,1~10月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累计226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2%,天然气消费量继续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煤改气”实现了“以气定改”的转变,加上“三桶油”全力保供,天然气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供应整体明显好于去年。但由于资源分布、基础设施等问题,局部地区天然气缺口问题仍然存在。

    作为管道天然气的重要补充,近期进口LNG和国产LNG都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LNG进口量同比上升53%至406万吨;在1~11月,中国累计进口LNG为3313万吨,同比增幅高达48.4%。

    在此前的11月23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相关通知,将液化天然气销售定价从7月起调整为28.06元/GJ(吉焦),相比于此前的定价上调了0.71元/GJ。

    12月11日,中石油天然气销售西部公司已经启动了冬季供气应急预案,对其供应的陕西、内蒙古、宁夏LNG(液化天然气)工厂进行限气,限气比例从30%~65%不等,以保障居民用气。

    受限气消息影响,近期国内LNG出厂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2017年冬季国内LNG价格在短期暴涨,一度从5000元/吨上涨至1000元/吨。为了应对价格上涨,当时国家发改委多次部署提醒告诫会,要求企业加强价格自律,并对LNG市场价格专项监督检查。如此破天荒的涨势依然历历在目,那么今冬明春的LNG价格又会呈现出怎样的走势?

    “LNG价格去年那样的暴涨将很难看到了。”张梦洁告诉记者,去年由于来自中亚的管道气一度出现大幅减供,这是各方没有预料的情况,但今年无论是自产气、进口气还是储气能力都远超过去年,LNG价格大幅暴涨的基础不在。

    孙雪莲认为,目前LNG上下游处于博弈阶段,下游观望氛围浓厚。随着寒潮过去、气温的回升以及下游补库到位,短期来看国产LNG价格或理性回归。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经营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