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金融理财 > 行业监管趋严 保险代理人分级分类管理酝酿中
  • 行业监管趋严 保险代理人分级分类管理酝酿中

    时间:2019-11-13 19:06:52  来源:  作者:

    保险代理人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或正在酝酿中。近期,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介部向14家公司发调研函,了解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分级分类管理情况。

    14家公司收到调研函

    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近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介部向14家产寿险公司发出了一份《关于调研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分级分类管理情况的函》。文件表示,中国银保监会拟就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分级分类管理情况开展书面调研。调研的具体内容包括四项:

    一是各公司针对从业人员销售产品的分级分类管理情况及相关制度,包括销售不同产品的资质、测试、培训、业务管理要求等;

    二是各公司针对从业人员从业状况的分类管理情况及相关制度,包括诚信记录、奖惩记录、业务品质管理等;

    三是各公司对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分级分类监管的政策建议;

    四是请外资公司提供本国或地区保险监管部门及行业自律组织对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分级分类管理情况及制度资料。

    银保监会要求各公司高度重视此次调研工作,认真部署相关工作,于11月15日前向中国银保监会中介部报送报告及相关资料。

    参加这次调研的保险公司有,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陆家嘴(600663,股吧)国泰人寿、中英人寿、中德安联人寿、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华泰财险、美亚财险、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以及安联财产保险。

    不难发现,这次参加调研和反馈意见的以寿险公司为主,包括少量财险公司代表,中资和外资公司都有。

    “清虚工程”迈向深入

    2018年底,我国代理人队伍达到871万,数量庞大的代理人如何管理,是一个关乎行业发展,也关系行业声誉的问题。

    由于保险从业人员信息不全、不准,虚报虚挂虚增人员的违规做法比较普遍,导致871万从业人员队伍的数据失真。今年3月12日,中国银保监会面向各银保监局、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下发56号文,针对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从业人员开展执业登记数据清核整顿工作,要求中介机构从人员清虚、隶属归位、信息补全、加强维护四方面进行自查和整顿。

    这一行为被业内称为“清虚工程”。从3月份的清虚,到与本次调研分级分类管理,其监管思路是一脉相承的,保险代理人的管理已经被监管提上日程。

    本次调研的内容,包括了各家公司现行的代理人分级分类普遍做法。众所周知,代理人是一个高激励、低保障、高淘汰率的行业。如何提高自己的运营等级,几乎是所有保险公司代理人的共同目标。

    职级除了影响代理人的销售奖励,还体现在其他各方面。太平保险系的一位代理人告诉记者,职级低的代理人,客户去体检都要带上保单,每单业务做保全,都要验身份证原件,客户体验会受到影响,而职级高的代理人则有更多提供服务的便捷通道。

    不同保险公司代理人有不同的“升职”之路,少的4-5档,多的达到10档不等。比如某大型寿险公司,代理人的分级包括警戒、普通、良好、绩优、白金、钻石级。每一个档位的提升,都意味着奖励的提升、给客户服务手段的提升。

    “升职”条件方面,有公司考核项目包括考察代理人的承保件数、业务品质如问题保单的件数、12个月保单继续率、24个月保单继续率等等。也有公司把客户的身体状态、是否在短期内出险、是否使用公司主推的APP购买也纳入考核额中。

    北京率先实施分级分类

    对代理人分级分类管理的提法,并非刚刚出现。此前从解决银保渠道销售误导的角度,就已经有地方提出对银保渠道的兼业代理人进行分级管理,只有培训、考试过关后的代理人,才允许销售万能险、分红险等复杂度更高的保险产品。

    北京保险行业协会自2012年初就根据原北京保监局的指导意见,启动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质分级管理研究工作,并起草制定了《北京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资质分级管理方案》。

    2014年底,“北京人身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资质分类管理自律公约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当时北京保险中介行业协会、57家在京寿险公司负责人参加了仪式,太保寿北分、中美联泰北分等5家公司作为代表当场签署了自律公约。

    根据北京地区人身险经营行为管理办法,2015年7月1日起,保险销售人员销售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和变额年金除了必须持有《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外,还需要获得相应的资质。

    业界认为,代理人分级分类管理,将有利于提高代理人素质,或有利于改善保险行业整体面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