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金融理财 > 净资产371万才算“新中产”,你又双拖后腿了吗?
  • 净资产371万才算“新中产”,你又双拖后腿了吗?

    时间:2019-09-18 18:28:48  来源:  作者:

    没有永远的“新富”和“新中产”,只有永恒的变化和挑战。

    关于中国到底有多少有钱有闲的“中产”,一直以来都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上周,菜导就看到一篇报道,说月入1.8万就是传说中的“新富”人群。

    按照这个报告给出的数据:一线城市新富人税后月收入19667元,二线城市新富人税后月收入16960元,三线城市新富人税后月收入15722元。

    对于这个新造的“新富”定义,网友们又炸锅了:月入18000就是富人了,是“富人”这个名词降维了,还是现在有钱人真的遍地跑了?

    而昨天,吴晓波频道也剧透了《2019新中产白皮书》里的几个关键数据。

    其中有一个数据特别引人注目:新中产家庭净资产中位数为371万元。

    啥叫“家庭净资产”?按照吴晓波频道的定义,就是家庭总资产减去家庭总负债,也就是实实在在的可以拿来支配的资产。

    一边月入18000就是“新富”,一边净资产371万才算“新中产”,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到底该听谁的?

    01

    其实,不同的报告之所以得出看似南辕北辙的结论,主要还是因为它们的出发点、研究方式和调研人群基础不太一样。

    嘉信理财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搞的这个调研,访问了超过3800名年收入在12.5万至100万且可投资资产在700万元以下的新富人群,覆盖了4座一线城市和11座二三线城市。

    这么看来,不仅样本数量有点少,而且目测统计的方式和方法也相对会学术化――也就是死板一些。

    不过这个报告也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你觉得每月税后18000就是富人这个定义有点夸张了,但税后18000意味着税前在23000-25000左右,税前年薪在28-30万左右。

    而从大数据角度来看,2018年,北京月入2-3万的人只有7.3% , 上海为5.7%,广州为1.6%,深圳为3.2%。

    这么来看的话,拿税后月收入18000作为“新富”的门槛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别被网上那种年薪30万的人遍地跑的感觉迷惑了。现实生活不是逼乎,没有那么多“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段子。

    实际上,中国9成网民没有上过大学,7成网民月收入不到5000块;有10亿人还没坐过飞机,13亿人没有出过国,5亿人还未用上马桶……

    你觉得月入2万、年薪30万不算什么事了,主要是因为生活圈子造成的样本偏差,从而形成的一种巨大错觉。

    而371万净资产才到“新中产”中位数的“勇气”,其实也和吴晓波频道自己的调研群体和调研方式所产生的“偏差”有关。

    吴晓波频道所认定的“新中产”,不仅需要家庭年收入在20-100万以内,还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有新的价值观、从事过专业性或管理类的工作。

    这么一来,几乎就把人群框死在一二线城市为主的中高收入群体之中了。

    另外,吴晓波频道虽然说家庭净资产等于家庭总资产减去家庭总负债,但在房贷这个关键信息上还是有些暧昧不清。

    以吴晓波频道调研的结果,一线城市新中产家庭资产平均值达到了625万,而其中家庭房产均值就达到了532万。

    换言之,如果你能在一线城市有一套房,基本上就能被纳入“新中产”的范畴。

    但这套房后面到底背了多少房贷,又似乎没人关心了……

    尤其按前面嘉信理财的报告里“一线城市93%的新富人群拥有房产,但这种比例的提升主要集中在17年前后”的结论,来推演现在的情况的话……

    又会有多少“新富”人群或“新中产”正在为高位接盘引发的风险而风雨飘摇呢?

    02

    值得担心的还不只是房产。

    根据嘉信理财给出的调研结果,尽管楼市黄金时代的远去已经板上钉钉了,但过去一年“新富”人群反而加大了对楼市投资的比重,主动远离各种金融产品。

    而且嘉信理财的调研里,还出现了非常“中国式”的风险悖论。

    有65%的新富人群认为自己是保守或稳健型的投资者。但这帮“保守”且“稳健”的人里面,有67%的人会为了10%的股票收益而慷慨解囊,仅有17%的人表示会不为所动。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思维上保守顽固,但又容易为了点利益而莽撞冲动的普通人。

    而据吴晓波频道给出的结果,房产同样是“新中产”们资产配置的绝对重心。

    如果“新富”和“新中产”们是在16年之前上的车,那现在的横盘和调整几乎对他们来说没啥影响。

    而如果“新富”和“新中产”是在17-18年接的盘,那除了数得出来的几座城市以外,绝大多数这两年买房指望资产保值升值的人,怕是要开始经历漫长的煎熬期了。

    毕竟吴晓波频道的结果已经告诉了我们:当前负债最多的新中产集中在80后和90后这两个年龄段上。

    而这帮人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怎样完成自己的职业转型,给人生重新定向……

    听完是不是有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03

    说了这么多,你肯定想问:菜导你唠叨了这两份报告这么多,到底想告诉我们怎样的结论呢?

    好吧,下面开始圈重点了。

    首先,大众对楼市信仰的牢不可破,简直让人脊背发凉。

    上个周末,几大官媒对李嘉诚“对未来的主人翁网开一面”的表态进行了点名批评。

    很多人只看了个李首富被痛骂的热闹,却没有意识到,这也算是官方层面对于楼市政策整体转向的再次确认。

    作为HK这座“鹅城”的“黄四郎”,李首富摘的瓜已经够多了,却还在告诉大家“何堪再摘”、“网开一面”,是真当张麻子眼瞎吗?

    从HK的闹剧,我们可以以管窥豹;从如今的舆论和政策转向,我们必须要一叶知秋。

    菜导之前写过好多篇、劝了无数次,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楼市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个经济问题,而是个政治问题。

    只要把重要性拔高到这个层面,对于上面来说,戒除对楼市的依赖并没有外界推演地那么困难。

    这么多年来,这么多比楼市还要麻烦的改革,不也都这么过来了。所以,千万千万不要低估上面的决心。

    尤其在眼下,要想真正在毛衣摩擦这个中长期考验中,掌握建立未来新均态势的主动权。破除对楼市的这个“瘾”,已经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其次,财商教育的缺失、刚兑思维的残留,再加上点国民性里与生俱来的的“赌性”,往往是很多悲剧的开始。

    一边说自己厌恶风险,一边把辛苦赚来的钱砸进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这就是过往10年中国绝大多数理财人群的典型画像。

    只不过之前经济增速够快,金融机构也默认刚兑的存在,所以哪怕是闭着眼睛投,也基本出不了啥事。

    但在未来的3-5年时间里面,绝大多数中国人会同时面临“核心资产换代”和“高收益理财绝迹”两大挑战。

    如果在投资理财这么重要的事情上还是抱着之前的羊群从众心态,那就极容易陷入新一轮“收割”的风险之中。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没有啥动听的大道理可讲,还是那句话:多学、多看、多积累;小步试错、均衡配置、合理预期。

    请务必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也请努力成为一个有耐心的长期主义者。

    没有永远的“新富”和“新中产”,只有永恒的变化和挑战。

    没有理不好的财,只有理不好的人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菜鸟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