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评论 > 中塞携手 百年钢厂重现活力
  • 中塞携手 百年钢厂重现活力

    时间:2018-08-21 18:57: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一带一路·五年来】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如果你去斯梅代雷沃,会看到城市在危机之后的复苏繁荣。”8月6日,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在贝尔格莱德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特意提到了被中国河钢集团收购的斯梅代雷沃钢厂。这家塞尔维亚重要企业的重生给当地带来了巨大变化。

    8月7日下午,记者走进机器轰鸣的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河钢塞钢)热轧车间,听钢厂员工讲述这家百年企业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故事。

    中国企业来了,老钢厂绝处逢生

    伴随着尖锐的呼啸声,一块被烧得通红的钢板在长长的热轧线上疾速冲行。在热轧车间采访,正赶上卷钢冲轧的高峰时刻,现场总监控室的员工目光专注,操控着手中的设备。

    成立于1913年的斯梅代雷沃钢铁厂曾经是塞尔维亚唯一一家国有大型支柱性钢铁企业,是“塞尔维亚的骄傲”。但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管理不善等,该厂一度陷入困境,濒临倒闭。

    “钢厂状态最差的时候,每天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家不知道第二天还会不会有工作。让人高兴的是,中国企业来了。”钢厂员工弗拉迪米尔·伊利奇对记者说,“中国企业收购钢厂后不断增加投资、加强管理,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如今我的收入增长了30%,大家对企业未来很有信心。”

    2016年上半年,中国河钢集团以4600万欧元收购钢铁厂,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钢铁厂5000多名员工的工作得以保留。收购完成后,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引进河钢先进的国际运营经验,选派技术骨干从中国赶赴斯梅代雷沃,对钢铁厂进行设备维修及系统改造。同时,塞方经营管理团队和生产技术骨干被邀请到河钢接受交流培训。

    仅半年时间,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就实现扭亏为盈,结束了钢铁厂连续7年亏损的历史。2016年,河钢塞尔维亚公司成为塞尔维亚第二大出口企业,是带动塞尔维亚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2017年,河钢塞钢全年产钢140万吨,实现利润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以来,钢厂生产经营继续保持稳定运行,连续实现盈利。

    “现在工作稳定,感受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日沃拉德·帕夫科维奇是热轧车间负责检验工作的一名老员工,在钢铁厂工作了39年,他很开心地说。

    救活一个厂,激活一座城

    斯梅代雷沃钢铁厂的员工和家属共有2万多人,相当于这座城市五分之一的人口。百年钢厂重新焕发生机,给整个地区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

    “自从被河钢收购以来,员工不但没有失去工作,反而涨了工资。河钢不仅让我们恢复了活力,还带动了整座城市的发展。”钢厂员工沃耶斯拉夫说。

    “明天超市见。”每月的1号和15号,钢厂的同事们都会对彼此说。因为这两个日子大家都能按时领到工资。不少钢厂员工告诉记者,正酝酿再生一个宝宝,或是计划全家外出旅游、加强教育方面投资……这些都是过去几年不敢想的事情。

    斯内扎娜·德韦切尔斯基的祖父、父母亲和兄弟都在钢厂工作,她在工厂内部刊物中写下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工作让我感到开心和满足,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我愿意在工作中奉献自己。”

    28岁的尼古拉什·科瓦切维奇是钢厂的一名司机。他邀请记者前往自己位于斯梅代雷沃市的家里参观。因为收入提高了,他开始为家人改善住房条件,要花5000欧元扩大改建房屋。他领着记者登上正在改建的二层住宅,高兴地让记者参观已经初具规模的房间和盥洗室,下一步将进行房屋的细部装修,后院的小游泳池再翻修一下。

    “现在,斯梅代雷沃市的新生儿出生率在塞尔维亚排名第一。失业率从最困难时期的18%下降到6%。市政及教育投入情况也比以前要好。”斯梅代雷沃市市长亚斯娜·阿夫拉莫维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带一路”改变了当地人生活

    斯梅代雷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塞尔维亚王国的首都和宗教中心。钢厂的变化激发了这座古老城市的活力。得益于钢厂的重生,斯梅代雷沃市每年的财政收入是原来的两倍多。

    “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人来斯梅代雷沃参观访问。”60岁的女市长阿夫拉莫维奇1986年访问过中国,故宫和长城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告诉记者,斯梅代雷沃市打算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正在修缮斯梅代雷沃城堡,这是巴尔干地区最著名的城堡之一。

    “‘一带一路’改变了我的生活。”2017年12月底进入河钢塞钢担任中文翻译的波亚娜告诉记者。河钢集团实力雄厚,在全球具有一定知名度。在这里工作,她有机会学习到更多知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塞中两国开展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来塞尔维亚投资办厂,这些合作项目为塞尔维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热轧车间副主任伊万·马特科维奇表示,他对公司现有的管理模式非常满意,自己与中方管理层的沟通渠道非常畅通。

    “在这里常驻的中国管理人员只有9个人,公司赋予钢厂极大自主权。”河钢塞钢执行董事宋嗣海告诉记者,钢厂拥有每年220万吨的配套钢铁生产能力,主要产品80%销往周边的欧盟国家。公司正在规划新的技术改造投资,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好的产品销往目标市场,为当地创造更多的财富。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0日 01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