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万象 >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北京市民现场鉴宝学“辨假”
  •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北京市民现场鉴宝学“辨假”

    时间:2018-03-17 16:26:23  来源:  作者: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北京市民现场鉴宝学“辨假”

    昨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市民现场鉴宝学“辨假”

    一副光鲜亮丽的蜜蜡手串其实是用塑料做的;晚唐时期的铜镜价值不菲,可谁能想到眼前如此逼真的铜镜却是现代产物,锈都是移植上去的……昨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北京古玩城,一堆足可以假乱真的珠宝文物让赶来的文玩爱好者大开眼界,鉴定专家关海森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识别真假珠宝文物。

    下午一点半,鉴定讲座还没开始,会场就已经来了不少爱好者,有的人还特意带上了藏品,希望能让专家给“掌掌眼”。关海森带来了不少他收藏的真假文物标本,让大家亲自用手、用眼去感受和比较。在讲座中,他对照实物,以瓷器、铜器、和田玉、翡翠四类市民接触最多的文物珠宝,教授大家“辨假”技能。

    关海森说,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高分辨率照片、高清视频等的应用,大大助长了文物造假的水平,但一些基本的辨别技能和科技手段还是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相当多的假货和仿品。比如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灯可以非常敏感地识别有机物,“瓷器拼接用的胶就是典型的有机物。”他说。对于和田玉、俄罗斯玉的区别,关海森认为,和田玉呈现暖色调,俄罗斯玉有些发灰,呈现惨白的冷色调。他建议,市民如果有拿不准的珠宝文物,一定去专业的鉴定机构看一看,小成本可以避免大损失。本报记者 张航 文并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