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评论 > 冯钺:2017年,我参加了特朗普就职典礼
  • 冯钺:2017年,我参加了特朗普就职典礼

    时间:2018-02-20 17:54:37  来源:环球网  作者:翟亚菲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刚满一年,一年来美国国内政争不断。近期又闻美国国会要公布一份备忘录,内容是关于联邦调查局等是如何炮制特朗普“通俄门”事件的。此事若属实,或许人们就能理解,为何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时,在谁将胜选的问题上,我们出现了如此多的误判。

    凡事都不如毛主席所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主席说的调查,当然不是指隔靴搔痒、蜻蜓点水式的调查,而是指在拥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实地深入的调查研究,反复的调查研究,这样才有可能更接近于事实。

    例如,一年多前的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典礼时,美国主流媒体事前纷纷说参加就职典礼的人不会太多,许多政要都不会出席典礼,等等。但那天在现场我看到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其实像这样的场合,近距离观察是了解和感受美国政治的难得机会。

    急匆匆赶赴华盛顿

    2017年1月18日拿到美国签证,19日便乘机赴华盛顿。19日下午的飞机因北京机场风大,延迟将近四小时才起飞。在地面上时,大风都吹得飞机晃晃悠悠的,可见风力真是不小。经过十三小时飞行,于美国东部时间约16:40抵达华盛顿的杜勒斯国际机场,这时已是北京时间清晨5点40了,平时这个时候我基本也快要起床了。不知这时北京是否仍在大风中。

    我坐在最后一排,拿上电脑包准备排队下机,反正是在最后一排,也不着急。这时就听后面的乘务员说,咦,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哎,后面也可以下飞机。原来这次机场派来了两辆摆渡车,一前一后,于是我这最后一名变成了第一名,先进入了摆渡车。杜勒斯机场的摆渡车不同与别处,它的摆渡车像一节火车车厢,车厢下面有升降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车厢高度,使其车门正好可与机舱门对接,只要舱门一开,乘客就可以直接走入摆渡车,很方便。不用再用专门的舷梯与机舱门对接,乘客先走下舷梯再上摆渡车,这样的话节省了人力、物力、时间。

    前舱门的摆渡车直接对接机舱门

    摆渡车内部

    以前在纽约、芝加哥入境的时候,等待入关的人很多,排的队也很长,来来回回要拐好多道弯。这次在华盛顿入境的人不多,似乎只有我们一架航班,没等几分钟就顺利通关,而海关的警察们似乎也急着下班,人们还没取完行李,入关各柜台的警察们便都已下班了,离开的比我们这些旅客还早。杜勒斯机场在华盛顿之西,平时进城不过几十分钟,而这次不少地方都在堵车。司机说,因为明天就是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了,安保问题很重要,不少地区和道路都封锁,因此才会这样堵车。等到达所订的酒店已经是当地时间快20:00了,很快办了入住手续。

    总感觉美国城市的夜晚大部分地方挺冷清的,除了个别之处。长途奔波之后,感觉还是有点点饿的,但楼下的餐厅已经关门,只得出去买点面包充饥。出酒店大门四顾,不远处便有一CVS Pharmacy(超市),便去买了一个三明治、一瓶饮料、一小盒水果回酒店。记得我们上中学时学英语学到pharmacy这个词时,当时课本、字典里的释义是“药店”。以前第一次到美国时,老说美国街上怎么这么多药店,但看着又不像药店,其实是超市。

    当晚在美国的朋友送来了参加典礼的入场券。

    就职典礼的入场券根据颜色划分,通称为“黄票”“绿票”“蓝票”“橙票”和“红票”。朋友给我送来的是“蓝票”,离主席台是比较近的票了。指示图还专门注明各色票的对应入口。例如,“蓝票”的入口在西北D街和第一大道的十字路口处。

    指示图上显示,国会大厦前面临时搭建了典礼台,估计约可容纳两千人,能够上典礼台的都是美国的达官显贵。

    从国会前面的典礼台到第四大道之间的这一片区域是属于有票才能进入的观众区域,有严格的安检,这个区域划分为黄色、绿色、蓝色、橙色、红色等,其中黄色、绿色区域离主席台最近,蓝色次之,红色最远,估计这些区域约可容纳几万人。

    第四大道以外的区域可以无票进入,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参加典礼的大部分人其实是在这个可以无票进入的区域。根据那日现场的观察,这些区域几乎都站满了人,比奥巴马就职时的人数稍少一些,后来有统计数据表明约有70——80万人。美国支持特朗普的人其实是不少的。

    入场券的背面注明哪些东西不准带入现场,林林总总的一大堆。总之最好空手前往。

    场外年轻人抗议不断

    2017年的1月20日是美国第45任当选总统特朗普就职的日子,一早七点半吃完早饭,从宾馆出门,步行前往国会山。我住的酒店距离国会山不到三公里,步行到那里也就半个多小时。在北京走路我们是早就走惯了的,这点距离实在算不得什么。华盛顿的天气比北京要暖和一些,也更加湿润,出门的时候天气是阴阴的,空气中似乎有点雨味,不过暂时没有下雨。以前在电视上看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总感觉他们穿的很厚,但现在看来华盛顿没那么冷,穿一条秋裤,上面穿件西装再加上一件半厚的大衣即可。

    路口执勤的军人和军车、警车

    路口执勤的军人和军车

    在靠近国会山的所有路口,都有一至两辆大型卡车或公共汽车横亘在那里,将路口堵住以防有汽车冲撞。路过“黄票”入口的时候,适逢一群青年男女聚集在那里示威,约有一二百人,举着标语牌,呼喊着口号。我停下来大概看了一下,基本的口号是女权为主。

    在“黄票”入口外示威的青年男女,左侧标语牌上写着:未来属于女权

    参加示威的人们大部分情绪并不是那么激烈,虽然她们也大声喊着口号,有的一边喊一边笑,有的默不作声坐在马路中间,有的举着十字架在场地中间走来走去。现场的警察们则在入口外围成一圈,并不干涉这些青年人的行为。很显然示威者的目标不是警察,大家都相安无事,各司其职。

    绕过这群示威者继续前行,看到路上有指示牌,指向不同的颜色入口,很快便到了“蓝票”入口处,离大门还有几百米的路上便已排起了长队。看来支持特朗普的人也是不少的。于是便安心排队,排在我后面的是几个美国的年轻人,他们的聊天很有意思。

    其中一个人说,听说今天来的人不会太多。

    另外一人马上就说,你是看CNN长大的吧?

    看来CNN不光在中国的名声不好,在美国的名声似乎更不怎么样。我们国内经常引用CNN的新闻来报道美国,但这个CNN在美国民众中的公信力都那么差,其新闻可信度有多高就很难讲了。

    这时忽然开始下起了小雨,看看阴沉的天空这雨一时半会估计停不了。正看后悔没有事先准备件雨衣时(参加就职典礼的注意事项中专门注明不准带雨伞入场),就在队伍前不远处出现了一位小贩,吆喝着卖纪念品和一次性雨衣。不禁大喜,等队伍慢慢移动到小贩身边时,他手中的雨衣只剩下三四件了,我问他多少钱一件?小贩毫不犹豫的说:十美元。这时也顾不得是不是高价了,赶紧拿出十美元买下了一件黄色的雨衣,迅即打开披在身上。

    这雨下下停停,说大又不大,宛如伦敦的雨。

    到街角拐弯处,有警察在那里提示,请将票提前拿在手中。于是我们一干人都掏出票来,起到警察跟前时,他并不接票检验,只是在他眼前一晃,就让我们通过。原来这里还不是大门,大门还在前面,还要经过两道关口。

    “蓝票”入口

    上图的蓝色横幅上写着“蓝色大门”,大门后面的大街上临时搭建起一排安检门,在经过这座蓝色大门时,再次有警察提醒人们拿出票来。入场的人们依旧只是把票在警察眼前晃一下,便通过第二道关口,来到安检处。

    安检处的检查非常严格,如同机场的安检一样,要求将口袋内的所有东西,包括钱包、手表等都拿出来放在门旁边的桌子上,由两位警察一一检查,同时,观众空手通过安检门,再由另一位警察用金属探测器仔细的上上下下检查一遍。排在我前面的一位先生,身着西装,打着领结,将口袋内的一大堆东西都掏出来放在桌子上,其中一个类似钢笔的东西引起了警察的注意,两个警察仔细查看了半天,才交还给他,带入场中。

    我只带了钱包和护照,很快就通过安检,进入就职现场。

    现场民众沸腾欢呼

    沿着国会山北侧的马路直奔大厦右前方的蓝区,这时才不到8点半,蓝区的大部分地方已经站满了观众。有的人交头接耳,有的人喜气洋洋,有的人大声说笑,还有些在呼喊口号。国会山前的黄区、绿区、蓝区和橙区共同形成一个半圆型,圆心是主席台,在圆形的周边设置了一圈深绿色的临时公共卫生间,每间都是单独的。阴雨天本来就是容易想上厕所的时候,这里的卫生间虽多,但基本每间都有人在使用,所以要用的话也得排队,只不过排的时间很短而已。

    看看时间还早,我也去使用了一下。人一多这卫生间的卫生状况也同样堪忧,地上也是被踩的脏脏的,卫生间里只一个马桶,一侧的板壁上有卫生纸提供,马桶垫圈上耷拉着半截卫生纸,马桶里扔着不少一次性纸杯、卫生纸等各种杂物。看来人多人少或许是卫生状况是否容易保持的一个非必要条件。

    现场已是人山人海,人群密密的站着,基本不可能从人群中挤到前面去,只得站在前面业已密密的人群后面,我后面还空了一小片地方,很快也被后来的人们填满。现场美国人的穿着打扮各异,有的是一身正装,有的则仍是平日里休闲打扮,不时见有一身戎装的美军军官也厕身其间。不管大家何种装束大都是兴高采烈,似乎是盼了多年的救星终于盼到了一般,其心情与别国人面对此情时并无二致。

    国会大厦早就修饰一新,大厦前面的典礼台正中间的进口与大厦相通,以便新老总统等人从国会内部直接登上典礼台。在典礼台后方大厦的正面垂下五幅美国巨型国旗,代表美国不同时期。正中间的那幅是现在的国旗,上面有50颗星,代表了现在的50个州。它的两侧对称悬挂的是十三州时代的国旗,只不过虽都是十三州,国旗上星星排列的方式不同。

    左右最外侧的十三州时代的国旗上的星星排列成一个圆圈,紧挨着它们内侧的两面国旗也是十三州时代的,但这上面的星星是按纵横方向排列的。

    我所在的位置大约在国会大厦的右前方,约一百五十米左右,大厦两侧分置有两块巨大的显示屏,时刻播放主席台上的动态,供远处的人观看。

    很快就到了9:30分,主席台上开始有人入场了。根据美方的安排,9:30—11:30是美国最显贵的达官贵人们入场,11:30开始主要人物依次讲话、宗教祈祷、奏乐、副总统宣誓、新总统宣誓、奏乐、鸣礼炮、就职演说、唱诗、宗教祝福等大致过程,整个仪式将近13:00时结束。

    天气一直阴沉沉的,小雨不时在下,中间或有停息。入场过程长达2小时,每当有人入场,现场的播音员都会介绍是哪些人在入场。依次入场的达官显贵们包括,愿意来参加典礼的各州州长、各部部长、联邦众议员、参议员、主要宗教领袖、前任国务卿、前总统、当选和离任副总统夫妇、当选总统的孩子们、当选和离任总统夫人、离任总统奥巴马,最后是即将上任的当选总统特朗普。

    在等待的过程中,观众不时自发的呼喊USA、USA、USA,似乎对新领导人充满了信心。

    现场观众对入场嘉宾的不同反映值得玩味,反映出观众的政治立场和对不同党派人物的喜好。大部分嘉宾入场时,现场观众并无太多反应,但当希拉里入场时,立刻嘘声四起,延续半天直至希拉里就坐后,嘘声才平息,还不时有人喊,下去吧,下去吧。看来现场大部分是共和党和特朗普的支持者,以反对民主党和希拉里为主。

    典礼台

    前总统卡特、小布什、克林顿都来参加就职典礼,老布什因年老体弱医生严嘱不准出门,只好在德克萨斯州的老家遥看新总统就职。卡特年逾九十,去年虽查出患有癌症,但仍精神矍铄,专程从南方老家乔治亚州来华盛顿。小布什和克林顿相对仍年轻,但也比前些年看上去老了许多。

    当播音员宣布当选总统的孩子们入场时,现场登时欢声一片。在就职典礼的现场还是能感觉到支持特朗普的美国人不在少数,连他的孩子们都大受欢迎。

    在特朗普之前入场的是即将离任的奥巴马总统,现场观众对他的不满同样溢于言表,奥巴马一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许多人便大声起哄,有的人还喊,你早该下台了。但因为离得远,估计主席台上听不到。

    众牧师率众祈福

    最后的主角特朗普入场了,典礼现场沸腾了,欢呼声半天不息,USA、USA、USA的有节奏呼喊持续半天。

    特朗普亦满面笑容与台上诸勋贵握手致意。

    紧接着,典礼主持人开始逐一请相关人士讲话。

    整个发言和宣誓过程给人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浓厚的宗教气氛;二是特朗普的演讲。

    这次就职典礼共有六位宗教人士带领大家进行祈祷和祝福,三位在总统宣誓前,三位在总统宣誓后。六位人士特点各异。前三位首先是纽约大主教多兰,他是天主教的重要人物,是一位红衣主教,据说天主教在纽约有很多地产。第二位是全美西班牙裔基督教领袖会议的罗德里格斯牧师,美国有大量西班牙裔人口或者叫拉丁裔人口,是美国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三位是新命运基督教的牧师宝拉,是一位优雅的女士,她的教派主要活动地点在佛罗里达州。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一教派成立于1996年,据说到现在一共一万至数万信徒。

    总统宣誓后,乐队奏乐,鸣礼炮21响,然后又依次有三位宗教人士出场,分别是犹太教的拉比、撒马利亚救援会福音派的富兰克林、黑人信众为主的大信国际韦恩。犹太人在美国势力强大,美国好多精英都来自犹太裔,而且早已广为人知的是特朗普的女婿是犹太人,信奉犹太教。在去年的投票日,据说福音派的教众大部分都支持了特朗普。大信国际的韦恩来自底特律,那是传统的“锈带”,传统的制造业所在地,数十年来传统产业凋零,那里早已“生锈”了,但黑人信众比较多。看来特朗普在宗教问题上考虑的比较周到。

    上述宗教人士祈祷和祝福结束时都会念一声“阿门”,全场很多观众也都跟着念“阿门”。当置身于众人皆祈祷的场合中时,那种感觉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感觉完全不同。电视看似让人“身临其境”,让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但其实现场感非常重要,理论的知识虽然是一种升华,但现场感带给人的真实感受是理论知识无法替代的。电视里的东西看的多了,有时会让人对真实的世界产生曲解。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现场调研并不过时。

    宗教气氛浓厚是这次就职典礼给人最深的两个印象之一。如此浓厚的宗教氛围,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要不是周围的人们穿着现代服装,要是大家都穿上中古时代的服装,还以为穿越时空回到了中世纪时期的国家,正在看国王加冕的仪式。

    爱国者都包括谁?

    另外一个令人印象深刻之处便是特朗普的就职演讲。在这里想要再次强调的是现场感与电视上看到的、听到的确实感觉很不同。

    特朗普的演讲激情四射,中间有一点应尤其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当他说要再造美国的伟大时,他说要和白人、黑人、棕人一起再造美国,偏偏没有提到在美国已占相当比例的黄色人种。

    国内有媒体将特朗普这段英文原文翻译为中文时翻成“不管我们是黑皮肤,棕色皮肤,还是白皮肤,我们都流着爱国者的红色血液”,这样看上去种族意味淡了许多,但特朗普现场说的英文是“whether we are black or brown or white, we all bleed the same red blood of patriots,”更准确来说这话可翻译为“不管我们是黑人,棕人,还是白人,我们都流着爱国者的红色血液”。那黄种人呢?黄种人在美国人口中达到了一定的比例,不属于那个可以被忽略的部分。总统就职的演讲稿必然经过了精心准备。这是无意的忽略?还是反映了什么?

    我们有些翻译过来的东西老是这样搞,按着我们的思维和想法进行修饰和加工。这样做很容易引起误判。在很多情景下,细微之处往往最能表达一个人的真实想法。一定要原汁原味的翻译,准确的把对方的意思表达出来,当然也要讲究信达雅。

    特朗普在宣誓后的演讲如果在现场猛一听的话,确实比较打动部分美国人,因为它的内容很简单,基本是简短的词句,他说要再造美国,让美国人更安全、富有、快乐、健康,这样的话谁不爱听呢?

    现场的观众们一再鼓掌、欢呼。

    当特朗普快说到“让美国再次伟大”时,很多人跟着一起高呼这句口号,情绪颇为激昂。

    现场绝大部分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在现场听特朗普的演讲再配上周围人们的山呼海啸般的回应,说实在的还是挺激动人心的。虽然有报道批评说,特朗普的演讲没有新意,且用词匮乏,但其实这正是演讲所需要的。他讲的大部分内容确实是以前在竞选造势活动中重复过多次的,但话语都简洁易懂,词句简短,很容易让人记住。因为人们是在听,而不是在读。

    这不是写文章,更不是写理论文章,深奥的东西用来演讲效果往往不好。感觉特朗普的演讲,也包括以前其他竞选者的演讲都挺像做群众工作的,这类演讲时间都不会太长,最多15分钟,短的只几分钟,这需要在极短的时间,用语言打动群众,而口号往往是最容易打动群众的。

    语言是能打动群众,但语言之后呢?还必须有实际而长期的行动,才有可能真正争取到民心。即使争取到了民心,也不可大意,仍须战战兢兢,因为民心易失,世势易变,这是历史上多次反复验证过的道理。特朗普以“美国利益第一”口号上台,获得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特朗普当政后,应不像以前的总统那样,说一套,做一套,把竞选时期的语言放一边,这一次他很可能真的会按照他竞选时的口号施政。

    美国可能面临一个意见愈发分歧的时代,这样的分歧会不会造成社会的分裂?这是2012年我们在美国观摩选举时就曾经提出的问题,那时没有很好的答案。现在看来,特朗普表面上是横空出世,但实际反应了美国社会、国际形势的变化,这种变化深刻影响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美国将走向何方,似乎很难判定。

    正如这次去美国之前,美国某位重要人物在评价特朗普时所说,新到华盛顿的这个人正把我们带向一个未知方向。

    入夜了,街上仍停了很多军车。(作者是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信息资料室主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