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评论 > 成锡忠:印度不改变思维,谈何与中国建立战略互信
  • 成锡忠:印度不改变思维,谈何与中国建立战略互信

    时间:2018-01-23 16:12:09  来源:环球网  作者:翟亚菲

    回顾2017年的中印关系,尽管6月发生洞朗对峙事件,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方一侧,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我领土洞朗地区正常的修筑道路活动,12月印度一架无人飞行器在中印边界锡金段侵入中方领空并坠毁,但中印双方并没有脱离友好合作的轨道,矛盾和分歧仍处于可控状态。

    2017年12月,王毅外长在新德里出席中俄印外长第十五次会晤期间会见印度外长斯瓦拉吉。斯瓦拉吉表示,印度始终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将其作为印度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表示,印方始终认为,印中之间的共同点远远大于分歧,两国应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

    中印关系是中国周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积极发展与印度的友好合作关系。我们认为,中印都是文明古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都肩负着发展和振兴的历史使命,所以应该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双方应该不断扩大双边关系的积极面,不断积累两国交往的正能量。

    但是,印度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两面人”的特征,一方面表示要与中国“增进战略互信”,一方面反复做出有损于中印两国友好关系的事。

    2017年12月11日,印度外长斯瓦拉吉作出友好表示,称两国应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时隔一个月,2018年1月12日,印度陆军参谋长拉瓦特上将在记者会上公开宣称,“虽然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印度也不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印度在军事上应将重点转向北部边境”。

    还有,印度一方面表示要“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一方面又在中印边境印侧不断加强战备建设,特别是加强攻势作战准备;在涉藏问题上,印度一方面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一方面又暗中支持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甚至印度领导人不时私下会见达赖;在南亚大通道建设上,印度一方面表示,“印中应该携起手来,亚洲世纪才会真正到来”,一方面又对我提出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持消极态度,对我提出的中尼印经济走廊建设实际上持反对态度。

    历史上,中国和印度几乎同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又几乎同时获得解放和独立。历史的高度相似性反映了两国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以及密切交往的程度。理应,中国和印度应该是很好的朋友。

    互信是两国关系的基础,只有建立战略互信,才能全面发展中印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才能全面开展经济贸易合作,才能大幅提升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才能大幅提高两国加起来约27亿人口的生活水平,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我曾经在印度工作7年,对印度有比较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与印度普通百姓的交往中,亲身感受到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作为印度的好朋友,建议印度认真考虑放弃冷战思维,放弃地区霸权主义,放弃狭隘的思维方式,与中国相向而行,致力于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目前穷困落后的局面。

    具体说,一是印度需要彻底改变中国是“最大的潜在敌人”的战略,真诚与中国交朋友,不要人为制造敌人;二是中国对印度不是威胁,中印应该是合作伙伴,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在边境地区如此大规模做战争准备;三是不要再说一套做一套,不要再做有损于邻国核心利益的事;四是对中国提出的发展南亚大通道的善意,印度应该持积极态度。

    2018年1月12日,印度陆军参谋长拉瓦特上将说,“为对抗一个自信的中国,印度不能让其邻国疏远印度,必须与印度坐在同一条船上。”拉瓦特说,尼泊尔、不丹、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阿富汗等六国必须作为印度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由此可见,虽然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但是印度还想步英国殖民主义后尘,做“大印度”美梦。难道印度心里不清楚,包括不丹和尼泊尔在内的南亚各国对印度的地区霸权主义非常反感?印度与南亚各邻国矛盾重重,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非常激烈,这都是印度谋求建立地区势力范围所导致。

    经常有报道称,印度这些年经济快速发展。尽管自莫迪总理上任以来,印度确实更加重视经济改革和发展,但与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482美元相比,印度现在只有1965美元,仅是中国的约1/5。对此,印度不应老是以一种特别奇怪的心态看待中国,与美日澳搞什么“印度洋-太平洋”合作,试图联合外部势力遏制中国。实际上,早在2003年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时,就亲眼看到中国改革开放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印度要发展,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

    时至今日,印度不改变思维,谈何与中国建立战略互信,谈何与邻国保持友好关系,谈何真正实现经济的腾飞。(作者是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南亚学会理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