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评论 > 劳木:为报纸一句话,12国大使找上门
  • 劳木:为报纸一句话,12国大使找上门

    时间:2017-09-14 19:07:29  来源:环球网  作者:翟亚菲

    有句名言叫外事无小事,国际报道无小事也就成为这句话的自然延伸。我在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工作期间,碰到不少这样的事:因为报上的一句话,一个标题,一个人物,一篇短文,外国驻华使馆便提出质疑,表示感谢,表达不满,甚至找上门来。举4个例子。

    例一。1986年前后,人民日报国际版登了一篇评述中东局势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应正视现实,总不能把以色列赶到大海里去。说这么句有些新意话,是试图缓解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敌对情绪,有利于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当然,也有为中国同以色列发展正常关系造点舆论、作些铺垫的用意。

    文章发表当天,一个阿拉伯国家驻华使馆就给报社打来电话,说他们大使希望拜访报社总编辑,就这篇文章的观点交换看法。

    第二天,大使如约而至,不是一个人,而是12位阿拉伯国家的驻华大使(包括巴勒斯坦驻华办事处主任,巴尚未建国,主任相当于大使)。大使们或委婉或直率地表达他们的担心,怕中国中东政策有变,怕中国会跟以色列接近。谭总编向大使们保证,人民日报将严格遵循中国外交政策,一如既往坚决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反对以色列在被占领土增建居民点等行动。大使们如释重负,满意而归。事实是,直到几年后,中国才于1992年1月同以色列建交。

    例二。1979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国际版用了我写的一篇札记,800来字,放在7版最不起眼的右下角,题为《在漏船上凿窟窿》,讲的是以色列贝京当局11月11日宣布逮捕纽旦河西岸纳布卢斯市市长、巴勒斯坦人沙卡,理由是他发表了为巴勒斯坦突击队活动辩解的谈话。对这一决定,该市及约旦河西岸29个市的官民以辞职、罢工、罢市、罢课表示强烈抗议,联大和联大特别政治委员会也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取消驱逐纳布卢斯市长的命令。文中点评说,一个小市市长的去留所以会在全世界引起反响,表明以色列当局的政策不得人心,其处境就象洪波巨澜中的一条破船,风雨飘摇,朝不保夕。它逮捕沙卡市长的作法,无异于在漏船上凿窟窿,只能加速自己的沉没。

    文章发表第二天,巴勒斯坦驻华办事处主任就给报社总编辑写信,感谢人民日报对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支持。又过了一天,这位主任又提出要当面感谢本文作者。报社外事部门安排我接待客人。见面后,他一连串的感谢和夸赞,让我承受不起,同时也在想,外交技巧中有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的招数,此事似可列为案例。

    例三。2002年初,埃及报纸上频繁发表文章,批评官场腐败盛行、玩忽职守、贪污受贿等现象,环球时报特约记者以自身体验列举当地政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大量事例,其中讲到更换驾照的经历:在折腾几天把窗口手续办妥后,还必须找部门负责人签字,离负责人办公室很远处就被两名警察挡住,说这是为了方便“首长”办公。而这位阴沉着脸的“首长”,也就相当于我们国内的科级官员。

    环球时报为该文作了个醒目的标题:埃及小官架子大,还加了个引题:科员自称“首长” 办事常给脸色。

    埃及使馆很快作出反应,对文章内容没有意见,但认为标题不妥,以偏概全,会给人造成错觉,好象埃及的下层官员都这个样子,有损埃及官员形象。时报向他们表达歉意,表示感谢,同时作出解释:因为引题有特指性,中国读者不会对埃及官员整体形象产生误解。

    例四。“曾是革命元老 常年流亡美国 卡斯特罗政敌回国了”,这是环球时报2003年8月13日一篇文章的标题。其导语是:8月7日上午,在哈瓦那国际机场,68岁的梅诺宣布,他决定定居古巴,不回美国继续流亡。

    文章见报后,古巴驻华使馆公使很快就提出交涉,指出文章内容不实,梅诺是自说自话,鉴于他的政治立场没变,古巴政府不许他回起定居。他还说,这么大的事,报社应事先向古巴方面求证。

    说起来,事情真有些复杂。梅诺曾经是个很牛的人物。1957年,他参加反对古巴巴蒂斯塔独裁统治的斗争,后来逃到山里组织了一支游击队,1959年与卡斯特罗在哈瓦那会师,有过一段共同奋斗的日子。1961年两人因政见分歧而分道扬镳,梅诺流亡美国。1964年,他带领一支武装别动队在古巴登陆,失败被俘,判处死刑,后改为30年,坐牢22年。获释后他又去了美国,成立名为“古巴的变革”的古巴流亡者组织,反对美国封锁古巴,同卡斯特罗数次会面。因此,对他在机场的一番话,媒体普遍解读是,他宣布定居古巴,一定是得到古巴最高当局的允许。

    因为我曾率记者组访问过古巴,此事就交由我同古巴政务参赞沟通。我向他表示道歉,并说了以下三点:其一,刊登此稿完全是出于对古巴的善意,流亡美国的政敌愿意回国定居,说明古巴有吸引力,也表明卡斯特罗主席政治胸怀博大。其二,本文作者是人民日报驻墨西哥资深记者,工作作风严谨,对他的报道我们深信不疑,所以就没向古巴方面核实。其三,出这样的错误,表明我们对古巴缺乏了解,希望使馆今后多向我们通报信息。参赞对我们的解释很满意,还提出要在使馆宴请我和另一位同事。

    人民日报对国阶报道有具体规定,像事实要准确,消息来源要可靠;对外国领导人不许搞人身攻击,不使用污辱性言词;对发展中国家坚持正面报道,不说三道四,等等。多少年来,这些规定一直被遵守,违规出格的事很少发生。

    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同中国交好的国家,比较在意人民日报等媒体对它们国家的报道,喜欢听赞扬的话,敏感度较高,容易作出反应。这可能与我们对其报道长期“报喜不报忧”有关。西方国家对中国媒体说它们什么一般不在乎,它们大概习惯了总被国内外媒体揶揄的生存状态。(劳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