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评论 > 涂东:欧盟新任领导层将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 涂东:欧盟新任领导层将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时间:2019-07-24 20:42:19  来源:环球网  作者:王日尧

    斯特拉斯堡当地时间7月16日,新一届欧洲议会在本届第二次全会的最后一天通过不记名投票确认德国前国防部长冯德莱恩当选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这是欧盟历史上首位女性担任该职。至此,如果没有大的意外,新一届欧盟机构主要领导人班子业已敲定,将在今年11月正式上任。

    2019年欧洲议会大选结果于5月26日出炉,在此后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来自欧洲议会和成员国的各方势力历经激烈竞争和谈判最终确定欧盟机构主要领导人名单。这一轮明里暗里的博弈真实反映了欧盟政治的形势,此番结果也将决定欧盟在未来5年内的走向。笔者认为,欧盟新一届领导班子总体上对中欧关系未来几年的发展有利。即使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中欧关系在美国推行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浪潮盛行、中美贸易摩擦悬而未决的背景下可以寻求更多的利益共同点。

    欧盟新一届领导层对中欧关系有利的一面主要在于它有力保证了欧盟的稳定性,一是巩固了支持欧洲一体化老成员国的地位和延续了法德轴心力量的传统,二是成功阻止了民粹势力问鼎权力。

    首先,与上届欧盟领导层不同,此次欧盟主要机构领导人均来自欧盟的老成员国,分别是来自德国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比利时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法国的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西班牙的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中东欧各新成员国在提名阶段也发表过异议,不过在对候选人个人能力和经验、成员国平衡和性别平衡等多方综合考量的基础上才产生当前的候选人名单。其中,主掌比利时联邦政府近5年的米歇尔素以高超的斡旋技巧闻名,被认为非常合适欧洲理事会主席一职。比利时也是欧盟的老成员国和欧洲一体化坚定的拥护国之一。西班牙外交大臣博雷利被提名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则是西班牙在欧盟重要性增加的标志。剩下的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两个重要机构的首脑分别来自德国和法国,自然是法德核心地位和一体化双核发动机地位的彰显。由此不难看出,在英国脱欧、民粹势力等逆一体化势力高涨的背景下,欧盟的核心力量在加强欧盟团结和凝聚力方面下了狠功夫。

    其次,自欧洲金融危机以来势力大幅增加的民粹政党素以反对一体化、反对欧盟为旗帜。但不论是此次议会选举投票还是领导层提名,民粹势力均遭到主流政党和政治家的有效阻截。一方面,就欧洲议会选举得票数来看,虽然中左中右流失大量选票,但中间派和绿党的胜出成功阻截了民粹势力的进一步前进,导致后者没能收获预期的三分之一票数。因此,虽然议会政党势力分配较之前更为分散,但拥护欧洲一体化的力量仍然占据多数席位。接下来的欧盟机构主要领导人和机构部门领导人的提名过程中,民粹政党议员也未能分得一杯羹。即使不能就此否定民粹势力在未来还有上升的空间,但主流政党和政治家至少为自己赢得了又一个5年的时间来重振旗鼓以抵抗民粹势力和重新获得选民认可。另一方面,民粹政党此前秉持刚性疑欧主义,主张其所在国家退出欧盟、欧元区或申根区。但英国脱欧谈判带来的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令民粹政党及其支持者渐渐缓和此前坚决的反欧态度,转而主张积极从内部改变欧盟。一个很好的例子则是由法国勒庞家族领导的老牌右翼民粹政党。该党现任领导人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不仅一改其刚性疑欧立场,还着手将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更名为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预示着从此前被动、抵抗和消极转变为主动、联盟和积极的态度。另外,意大利的右翼民粹五星运动和北方联盟两个政党加入意大利联合政府后也尚未造成此前众人担心的政治动荡。意大利政府于今年3月跟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成为首个签署这一协议的“七国集团”国家。虽然北方联盟党首萨尔维尼(Salvini)对协议持怀疑态度,但并不能影响意大利政府的总体立场。由此看来,民粹政党逆全球化的立场似乎正在经历“归化、驯服”(domestication)的一个过程。以上两点表明,欧洲民粹主义逆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立场遭到了主流政治势力的阻截,加上自身内部的“积极”改变,都保证了欧盟内部拥护欧洲一体化力量的主导地位。

    此次欧洲议会选举中主流政党的胜出显示了欧盟成员国大部分民众对欧洲一体化和欧盟角色的信心。新一届欧盟领导班子的提名和任命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欧盟的稳定性。这无疑将对中欧关系发挥积极作用,因为一个稳定的欧盟在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平衡大国关系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这正是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在处理中欧关系时的基调。

    与此同时,在英国脱欧谈判悬而未决、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崇单边主义、美欧同盟关系遭遇挑战、中美贸易争端前景不定的背景下,中欧双方在中美欧三角关系框架内有更多的利益契合点。正如中国学者崔洪建所言,中美欧三方不仅仅是三对双边关系的简单结构,而是“三角联动”的复杂态势。欧盟在处理对华关系时考量的不仅仅是自身在这段双边关系中的利益得失,也同时要兼顾中美互动和欧美关系的态势。此前,普遍的观点是,鉴于欧洲内部“大西洋主义”的盛行,欧盟最终都会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出发点来维护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然而,特朗普上台以来不仅推行与欧盟原则、诉求相悖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还通过强化“新、旧”欧洲之分和支持民粹主义来搅乱欧洲事务。另外,美国贸易大战的头号目标虽为中国,但欧洲也未能幸免于难。近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法国7月11日通过的数字服务税法案发起“301调查”即是其中一例。美国如今为维持霸权而摒弃自由主义、开放、多边等原则的行径已经背离了美欧同盟的价值观共识,这一事实让不少欧洲领导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和再次思考中欧关系的发展方向。

    这也是欧盟新一届领导层应当意识到的一点。法国前总统奥朗德在6月份他的新书《权力的教训》签售会上接受采访时曾说,中国在遭受美国的大规模贸易冲击时,欧洲也应当有所准备,因为中国所经受的贸易战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轮到欧洲了。他建议中欧应当保持紧密的关系,以防贸易纠纷继续恶化。卸任后的奥朗德可以被看作是上一届欧盟和各成员国领导人的代表,他的此番言论也是留给新一届欧盟继任者的谆谆教诲。冯德莱恩在7月16日欧洲议会对其提名进行投票前的演讲中强调将领导欧盟委员会在抑制气候变化、追求可持续发展、建设数字化欧洲、维护开放和公平的贸易等领域寻求解决方案。显然这些政治纲领与目前的特朗普政府很难有共同话题。正如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CEO、拥有多年对华工作经验的查尔斯·爱德华·布埃(Charles-Edouard Bouée)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美国执意推行保护主义和中国以多边主义为政治基础的情况下,中国可以成为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可靠伙伴。不可否认,美欧的盟友关系即使遭遇挑战但也不会瞬间崩塌,二者在特定领域联手抗衡中国的情况不可避免。但如上所示,中欧双方在中美欧三角互动的关系中可以继续寻找利益交汇点和实现合作价值。

    总而言之,2019年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和欧盟新一届领导班子都确保了欧盟的稳定性,这将有助于发挥欧盟维护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是中欧关系持续前进的基本出发点。于此同时,欧盟新一届领导层有必要重新审视中美欧三角关系、在美欧同盟和自身利益间寻找平衡和务实对华合作。当然,中欧关系绝不可能如此线性发展,欧盟新一届领导人也需要面临如何处理双方竞争与合作双重关系、以及在一些关键议题上的较大分歧。(作者是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