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新长征再出发]生命等高线
  • [新长征再出发]生命等高线

    时间:2019-06-16 00:00:00  来源:央广网  作者:

    编者按:85年前,1934年10月,红军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翻雪山、跨江河、过草地,冲出重重围追堵截,最终赢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是一场理想信念的远征,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6月11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路记者从江西于都、瑞金、福建长汀、宁化出发,又一次走上长征路,重温这场伟大远征,感悟初心的力量。

    松毛岭是福建省长汀县境内的一座大山,南北横贯40多公里。1934年秋,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战――松毛岭保卫战在这里打响。红军和地方红色武装坚守阵地7天7夜,牺牲近万人,抵抗了国民党7万正规军的进攻,为中央主力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宝贵时间。《新长征再出发》系列报道第二篇:《生命等高线》。

    央广网龙岩6月16日消息(记者张子亚)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盛夏,雨后的松毛岭上,山林密不透风,更显湿热。在两位红军后代、长汀县中复村村民钟鸣和钟彬彬的带领下,记者走上一座古色古香的客家廊桥。这座桥叫“红军桥”,是当年红军在中复村的征兵处。廊桥的柱子上,一道离地约1.5米高的刻线清晰可见。钟鸣告诉记者,这条线是当年红军刻下的征兵线,身高超过线、高于一米五的年轻人才能扛枪去参军。因为当年红军使用的是汉阳造步枪,刚好一米五长,要背着步枪跑,身高至少得一米五。钟鸣说:“很多人年纪不够,个子不够高,想办法参加红军,说实话最早的时候我们不那么正规,征兵的那条线可能就临时用一根线或者画一下。半夜起来,偷偷给它改矮。后来,领导知道了才用刀刻,刀刻的时候,年轻的人就死命地撑高,昂着头、垫着脚,争先当红军。”

    这条线,被当地人叫作“生命等高线”。80多年前,正是在这里,周边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单是中复村就有近600人参军,钟鸣和钟彬彬的祖辈也在其中。然而,报名参军的人十之有九,再也没有回来。

    巍巍松毛岭,铮铮烈士魂。登上松毛岭主峰,当年的战壕被野草覆盖,若隐若现。钟鸣告诉记者:“现在满山遍野的红军阵地保留了原始状态,大量的暗堡还有横七竖八的战壕,都保留完好。”

    松毛岭南北横贯40多公里,崇山峻岭,森林茂密,是闽西经长汀往赣南的必经之路,自古以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85年前的一个中秋节,1934年9月23日清晨,成千上万发炮弹飞来,爆炸声四起,寂静的松毛岭被“惊醒”。最终,红军坚守7天7夜、牺牲近万人。钟鸣说,地势险要的松毛岭一旦失守,红军将再无险可守,国民党军也将进入丘陵地带直逼长汀、瑞金。“这场仗按照当年中央最早提出来的口号,就是不让敌人前进一步,不让苏区的领土再丢失一寸。后边局势变化之后,中央也有新的部署,叫战略大转移,现在叫长征。我们不守住这松毛岭,敌人就过来了,我们就走不了。松毛岭守不住了,也许我们的党史要改写。”

    7天里,近万名红军战士和地方赤卫队烈士用鲜血染红了松毛岭。如今,在中复村内,依然可以看到“支援前线”“节省粮食供给红军”“每个工农群众努力节约三升米充补红军战费用”“为保卫长汀苏区而战”等标语。

    1934年9月30日上午,中复村观寿公祠前,红军召开群众大会动员全村群众疏散。冒着蒙蒙细雨,在亲人的目光里,战士们离开家,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解放后,中复村的近600名红军近乎无人生还,其中包括有钟鸣的六位祖辈和钟彬彬的四位爷爷。钟彬彬说,中秋节这个千百年不变的习俗,也因为松毛岭保卫战而改变。“我们中复(村)每年的中秋节都是提前一天过,当时我们苏区红军和政府以及老百姓预计到,国民党可能会利用八月十五这天攻打松毛岭,所以大家提前过节,做好拒敌于松毛岭的准备。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整整85个年头了。”

    从小就对红军历史感兴趣的钟鸣,一直搜集整理着松毛岭保卫战和中复村的历史素材。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感受那段历史,钟鸣自发担任一名红色文化讲解员,一干就是8年。当初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让祖辈们不惧生死、踊跃参军并开始漫漫长征?钟鸣给出答案。他说:“共产党红军来了,我们有了活路,有活好的希望,五年(苏区)我们过了很幸福的生活!可能说几千年都没有这么幸福。跟着共产党,走出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