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台湾新闻 > 台湾写真:台东池上“稻田里来了艺术家”
  • 台湾写真:台东池上“稻田里来了艺术家”

    时间:2019-03-12 17:26:40  来源:  作者:

    中新社台东3月10日电 题:台东池上“稻田里来了艺术家”

    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陈小愿

    遵循节气务农的台东池上农民,如今多了个新时令--秋收艺术节。“舞台位置的稻子要节前割,其余节后割。”池上乡民梁正贤指着照片对中新社记者说。图上,金黄稻田中央的舞台上,舞者在稻田、远山、天光之间表演。此图曾被《纽约时报》刊登,如今放大立在街头,成为池上名片。

    池上地处台湾“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形成远山云瀑下千亩稻田的独特景观。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摄池上地处台湾“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形成远山云瀑下千亩稻田的独特景观。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摄

    池上以稻米闻名,“池上便当”连锁店遍布全台。自2009年首届秋收艺术节起,艺术与稻田间的“化学反应”正渐渐改变乡村的颓败面貌。

    池上地处台“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形成远山云瀑下千亩稻田的独特景观。在乡民争取下,稻田保留了无电线杆的原始样貌。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及其团队在此创作了上述图中的舞蹈《稻禾》。

    2014年,知名作家、书画家蒋勋成为池上首位驻村艺术家,他希望池上变成“台湾的巴比松村”。十九世纪中期,米勒、卢梭等艺术家带着工业革命后的困惑到巴黎南部巴比松村,期望在农民和土地中找回价值。著名的《拾人》《晚祷》便出自那一时期。

    定居于此的台北手工艺人王金山正在用碎玻璃装饰墙面。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摄定居于此的台北手工艺人王金山正在用碎玻璃装饰墙面。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摄

    至今,已有蒋勋、林铨居等11位艺术家到池上驻村,13位艺术家来此创作。“除艺术节会有歌舞表演,平时邀请的艺术家以平面艺术为主,不打扰池上‘静村’的气质。”池上艺术村驻村专员王人颉说。

    艺术家以池上为灵感源泉,也以艺术回馈当地。云门舞集每次来此演出都设“乡亲免费专场”。每位驻村、访问艺术家都会在此办展览、讲座,及针对乡民的艺术课堂。

    驻村艺术家指导池上乐龄(60岁以上)绘画班,阿嬷阿公们的画作成为池上火车站的一道风景。梁正贤则贡献出自家老谷仓,建了乡上第一个美术馆--池上谷仓艺术馆。

    池上乐龄(60岁以上)绘画班学员画作成为火车站一道风景。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摄池上乐龄(60岁以上)绘画班学员画作成为火车站一道风景。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摄

    池上如今成为博物馆、美术馆、音乐馆俱全的“文青胜地”,各式民宿、餐馆、咖啡馆陆续开张。游客与日俱增,去年秋收艺术节,三天内至少吸引游客7500人。家在10公里外关山镇的黄女士,在池上开自行车出租行。“这里游客多,比较赚钱。”

    被吸引的不单是游客,台北设计师罗正杰三年前来此定居。“低廉的生活成本、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艺术气息和人情味,都是我留下的原因。”如今他的咖啡馆兼工作室“走走池上”已成为驻村艺术家交流的“客厅”。

    十几年前,池上面临乡镇的普遍困境。日益机械化的农业可容纳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不少年轻人离乡谋生。据统计,池上乡有8200人设籍,近半在外求学、谋生。更令人担忧的是人心颓丧。梁正贤称,曾有乡民以买六合彩为趣。

    曾经的“稻米之乡”如今成为“文青胜地”。图为池上一家二手书店“借册所”。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摄曾经的“稻米之乡”如今成为“文青胜地”。图为池上一家二手书店“借册所”。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摄

    艺术带来改变。农闲时练书法成了不少乡民的爱好,他们渐渐看不上路牌上的印刷体,纷纷换成手写的。

    曾因“教学质量差”而屡遭教育部门“约谈”的池上福原小学,如今学测和管弦乐队成绩在台东县名列前茅。“以前大家都把孩子送出去上学,现在少了,还有外地人来这里上学。”梁正贤说。

    秋收艺术节主办方台湾好基金会执行长李应平告诉记者,池上初中生一直为艺术节做志工,这帮助他们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建立,这或许是帮乡镇留住人才的“因子”。

    正在做田野调查的摄影师张苍松说,目前池上农民平均年龄62岁,但开始有高学历青年接替父辈种田。

    池上地处台湾“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形成远山云瀑下千亩稻田的独特景观。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摄池上地处台湾“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形成远山云瀑下千亩稻田的独特景观。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摄

    而梁正贤最在意的是带领乡亲守好“农道”,循序渐进推进“有机米”种植。保有稻田舞台,也不影响稻米品质。遵循时令,选取早稻种在舞台位置,艺术节前完成收割。

    “爱艺术的人种出来的米会不会更好吃我不知道,但是高雅艺术看多了,人会对自己要求更严格。”梁正贤认为,这是推广有机农业的基础。“育土也要育人,这才是‘天人合一’的农业哲学。”(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