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 这本杭州人的必读书 你家里有没有
  • 这本杭州人的必读书 你家里有没有

    时间:2020-01-10 14:21:24  来源:  作者:

    这本杭州人的必读书 你家里有没有

    这本杭州人的必读书 你家里有没有

    这本杭州人的必读书 你家里有没有

    浙江在线1月10日讯 前些日子,卸下来的保俶塔顶在朋友圈里掀起一波热闹,不过话题的走向有些让人意想不到——

    “塔顶长这样哇,小时候看《西湖民间故事》,一直好奇来着。”

    “杭州人必读,我家也有。”

    “娃也喜欢看,还给我普及。”

    《西湖民间故事》从1978年5月第一版,到2018年5月的最新版,40多年来,卖出数百万册。它不仅是杭州人的必读书目,也是许多来西湖旅游的人带回家珍藏的纪念物。

    在你尘封的记忆深处,是不是也躺着这本《西湖民间故事》呢?

    扫一扫二维码,在文章的评论区留言,讲出你和这本书的故事。我们将挑选30位读者,送出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提供的最新版《西湖民间故事》。

    这是杭州人的必读书目

    很多人都翻过它

    关于《西湖民间故事》的记忆盒子,一打开,便收不住了。

    70后俞先生是在学校图书馆借到的这个书,学霸体质的他,依然背得出里面的情节,“第一篇就是《明珠》,西湖是天上明珠掉下来变的。还有吞了珠子变身的乌龙,听着爹娘的呼喊,一叫一停一回头,尾巴拖出了九溪十八涧。”

    80后林女士,是在奶奶家搜到这本书的:“读小学的时候,第一次翻到,当成宝了。每个礼拜天去,都要把这本书翻一遍,反复看。”

    更多人记得的,是那标志性的水墨画封面——底下一片青绿的西湖山水,六和塔和保俶塔遥遥相望,画面中央是一只巨大的凤凰,驮着一对年轻夫妻,向群山飞去。

    这是国画大家程十发画的,下面“西湖民间故事”这六个字,是郭沫若题的。在那个年代,也算是顶配了。这幅画和封面上的字,从此成为《西湖民间故事》的LOGO,40年来,除去中间个别版本,一直沿用至今。

    “我也有这本书,但找不到了。它肯定藏在家里哪个书架或纸箱的角落里。”同事郭女士说,“找出来,也肯定很破了,早翻烂了。”

    程十发的画,郭沫若的字

    1978年首版堪称顶配

    记者手边就搁着这两本相差了40岁的两代书。

    左边这本,1978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定价5角8分。

    纸张、印刷有些粗糙,但里面实打实地配了八幅很有质感的彩色插页,分别是凤凰山、初阳台(后改名寻太阳)、雷峰塔倒(后改名白娘子)、飞来峰、康熙题匾、钱王射潮、蚕花娘子、画扇判案,全是程十发画的。

    当时的出版社是浙江人民出版社。

    右边这本,浙江文艺出版社(前身为浙江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2018年5月第一版,定价29.8元。

    封面还是那只大凤凰,只是不再占满整个封面,底下的青绿山水换成了实景的西湖全景照。

    这两本书的书名下,都标注着“杭州市文化局编”这一行字。书的由来,也藏在里面,它的源始远比1978年的首版更早——

    1959年的春天,由杭州市文化局牵头,一批民间文学工作者走进杭城的大街小巷,从老杭州口中,陆续搜集到各类民间故事近400篇。经过多次选择、整理后,集编成34篇,以西湖和西湖周边景点故事为主。

    这本集编的出版,却等到了10多年后——1978年5月,才轰隆隆地在浙江新华印刷厂开印,首印20万册。

    在1978年首版的前言中,记者找到了徐飞、陈玮君、申屠奇这几位搜集整理者的名字,而在2018年最新版每一篇故事的标题下,分别注上了搜集整理者的名字。

    “当年的搜集者、编者,大多数都不在人世了。”浙江文艺出版社的一位老编辑告诉记者,在她还是小姑娘时,听社里的前辈讲,做民间故事采访,不单单是要将口头故事转化成书面,还要保留原汁原味。

    如今,翻翻最新版,从“那个便当嘞”、“夜快来抱猫”等等字里行间,就能体味到那种地道的杭州味儿。

    听文艺社的编辑讲,40年多来,《西湖民间故事》出了好几版,里面的文字几乎没动过。

    从旅游纪念品到必读书目

    长销40年卖出数百万册

    相隔40多年的首版和新版,还有个一眼能看出来的区别:首版不及新版的一半厚。

    因为首版一面世,就大获好评,杭州市文化局又提供了一批新整理出来的故事。1979年10月,《西湖民间故事》出了增订版,从34篇扩增到49篇,彩色插页也增加了五幅,仍是程十发所画。

    这个版本,可以说是《西湖民间故事》发行量最高的一个版本。

    “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每年都要重印,起印就是几十万册。”浙江文艺出版社的一位老出版人正好经历了那个书荒年代,“每天都有人拿着厚厚一摞现金,到门市部来进书,扛起一个标准包(一个标准包约100多本)就走。”

    当时西湖边的景点服务摊,一排纪念品中,最显眼就是《西湖民间故事》;卖景区地图的流动小贩,手上也举着这本书;在绿皮火车的小推车上,跟花生瓜子摆在一起的,也有这本书。买张地图逛逛西湖,回家路上看看故事,是那个年代很多来杭游客的标配消费。

    直到1991年,《西湖民间故事》的印数仍有23万本。

    “现在的销售量下来了,但也很稳定,每年能卖一万本左右。”这位老出版人说,比如西湖区小学四年级的必读书目里就有这本书,有些学校也把它列入了推荐书目。

    可以这么说,真正积淀下来讲述西湖民间传说的,就这一本《西湖民间故事》。

    记者的同事前几天就给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下单了这本书。

    书寄到,儿子问,为什么要看?

    “你是杭州人么,杭州人总要读的。”

    关键词:朋友圈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