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 70年大隐于市 藏红色记忆、不变初心
  • 70年大隐于市 藏红色记忆、不变初心

    时间:2019-08-20 18:09:23  来源:  作者:

    70年大隐于市 藏红色记忆、不变初心

    70年大隐于市 藏红色记忆、不变初心

    70年大隐于市 藏红色记忆、不变初心

    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到刚刚挂上红领巾的少年,只要是小营人,不管是亲历还是听长辈反复述说,都对这个场景记忆深刻——

    1958年1月5日,一个身材高大的“陌生人”走进了小营巷。他来到一户人家,家中没有大人在,只有一个小孩在做作业。“我来随便看看。”“陌生人”和蔼地说完,便随手拿起孩子的课本翻看。

    孩子起初没有反应过来,但他很快意识到,眼前的“陌生人”并不陌生。“您是毛主席!”他喊了出来。

    “你看我像吗?”毛泽东主席笑着反问道。

    “您是毛主席!”孩子很确定地重复了一遍,然后转身跑到巷子里,喊道,“毛主席来了!”

    那天,毛泽东主席连续走进3个墙门,向居民了解日常生活情况,并视察了居民区的卫生工作。毛泽东主席还在一位军属家小坐,翻看了当日的《杭州日报》,与军属拉了家常……

    这段红色的记忆不仅被时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的王芳同志写进了回忆录里,更被一代又一代小营人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里,继而演化出之后数十年的巷陌故事……

    年近九旬的鲍云仙老人至今精神矍铄,口齿清楚。她打小住在小营巷一带,他的父亲在糕点店做点心师傅,一家人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动荡,曾为了一口吃的吵过架,也曾为了生计长期挑担往返于杭州城区与富阳之间。

    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城的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鲍云仙的父亲继续做着点心师傅的行当,而她被安排到当时的六一纺织厂做纺织工。“家里条件慢慢变好了,六口人也搬进了更大的屋子。”老人回忆,尽管只是从永宁院7号搬到了几米外的4号,但这次搬家足以成为一家人生活得以改善的标志。

    1952年,22岁的鲍云仙第一次当起了学生——她进入当时的浙大工农速成中学,从识字开始学习文化知识。“那时候,从小长大的地方,建筑、道路都没什么大变化。”老人说,“可是老百姓都有饭吃了,小孩有书读了,政府开始管起环境卫生了,我觉得生活都已经很好了。”

    1958年1月5日,鲍云仙印象很深,那是一个星期天。“我那天在家门口晒太阳,看到不少邻居都往同一个方向去。”老人回忆,“有人说,有大领导过来了。”

    “大领导”到底有多“大”?鲍云仙一开始并不知道,所以更加好奇。那时候,小营巷一带都是羊肠小道,没有清吟街这么宽的马路。“我人小,挤不过人家,就从家里阳台翻出去,到房子后面的一个平台上,再往前跑,跑到小花园。”老人说,一路上,她不断听到人家说是毛主席来了,“这下,我劲道更足了。”

    最终,鲍云仙猫着腰,钻进了人群,挤到了最前面。“我不仅看到了毛主席,还跟他老人家握了手!”说起这段经历,89岁的老人依旧激动。

    毛泽东主席的视察和肯定,给了小营人坚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强大动力。鲍云仙记得,那时候,小孩子会拿火柴盒装死苍蝇,互相比谁消灭的苍蝇多;各家各户都会用抹了肥皂泡的面盆粘蚊子,点燃洒了药的柴火驱虫;政府部门还会出动飞机,洒药水除疟疾。

    小营巷的卫生工作也给本在巷子外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小春出生于1961年,她本不住在小营巷。上世纪80年代,她穿着嫁衣,搬进了小营巷的新家。入住的第一天,居民区干部就找到吴小春家,郑重地提醒了一件事——一定要搞好家庭卫生。

    对于这个提醒,吴小春并不十分意外,因为在12岁时,她就对小营巷的环境卫生有了初印象。那年,著名京剧演员杨春霞到小营巷参观,出身于文艺世家的吴小春特意跑来,只为一睹自己仰慕演员的风采。然而,这次“追星”经历,让她萌生了对小营巷生活的向往。“第一次到小营巷,我才知道杭州居然有这么干净整洁的地方。”吴小春说,“当时我就想,自己将来如果能搬来这样的地方住就好了!”

    能让少女时期的吴小春产生这样的生活愿景,小营人为自己居住环境所付出的努力功不可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小营巷居民都会积极参与街道的除草活动,每周固定清扫街道,同时,居民家中还主动接受卫生检查,居民区干部会戴着白手套,从门框到灶台,一处不落地检查卫生情况——虽然当年没有“花园小区”的说法,但小营人对优质居住环境的追求,早就在路上。

    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杭州的城市面貌也因此发生了改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杭州的城市建设迈开大步,小营巷周边悄然变脸。

    老旧破损房屋被拆除,臭水沟被填平,清吟街在居民注视下开通了;小营巷南北两侧,浙医一院和浙医二院建起了一幢幢高楼,成了全省乃至全国顶尖医学专家坐堂的地方;浙医一院门前的庆春路拓宽了,成了杭州首屈一指的商业街、金融街,而浙医二院门前的解放路上,一度笑傲杭州商界的天工艺苑开门迎客;再远一些,城站火车站开始了第三次重建……

    作为背街小巷,小营巷开始被闹市包围,却依旧静谧、整洁。然而,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还是找了上来,小营巷一带的居民遇到了麻烦。

    小营巷的东头连着直大方伯,而直大方伯再往东便到了东河。从20岁出头出嫁算起,张碧珏在东河边已经住了40余年,起初,她就住在直大方伯东侧万安桥边的4层洋房里。“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东河真当叫人捏鼻头。”张碧珏说,由于她家是临河而居,每到夏天就吃不消开窗,“不开窗,屋里闷,一开窗,屋里就臭。”

    那时候,整条东河都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倒马桶的、洗衣服的,加上清运大粪的船和顺着河道漂过来的垃圾……”这种嗅觉记忆一直印刻在张碧珏脑子里,“闻臭味都快变成习惯了。”

    东河沿岸居民的困扰,很快引起了杭州政府部门的重视。上世纪90年代,政府开始为居民家中改建独立卫生间,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便就近建设公共厕所,以此破解居民向河道内倾倒马桶水的问题。而令张碧珏这样的老居民印象最深刻的是,2000年前后,随着老旧房屋拆迁工作的推进,东河沿线的违法建筑被大片绿化所取代,直排污水的主要源头被成功切断,东河水渐渐恢复清澈。

    如今,东河水清可见游鱼,东河游船也成了连接坝子桥和河坊街的经典水上游玩线路。万安桥正好位于东河游船线路的中点,万安桥西面的小营巷,也见证了东河治水的前世今生。

    进入21世纪,小营巷迎来了新一轮的变革。这次变革已不仅仅是对环境卫生的提升,而且是对整条巷子居住环境的大改造。

    2004年,杭州启动背街小巷改善工程。200多米的小营巷里,社区公园、健身设施、文化长廊、图书室,一一建起,立面整治、架空线“上改下”、小巷相连道路整治同步跟进。于是,一个崭新的3A级红色旅游景区出现在世人面前——“小营·江南红巷”。

    小营巷是杭州最早的共产党组织诞生地,这条巷子里,一直保存着这座城市最纯正的红色基因。从见证党组织诞生,到接受毛泽东主席的视察,再到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小营巷里,干部、居民初心不变。

    还记得那是在2003年,非典来袭,小营巷社区的党员、群众率先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书,并启动了“5803抗非典、清洁家园”卫生工程。什么是“5803”?那是两个时间点:“58”指的是1958年,也就是毛泽东主席视察小营巷卫生工作的年份;“03”指的是2003年,也就是启动新的卫生工程、抗击非典的年份。这一串数字,体现的是小营巷将爱国卫生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的决心。

    众志成城背后,是长期共同坚持所涵养的和谐邻里关系。当年的小姑娘成了如今的老婆婆,健壮的小伙子成了含饴弄孙的老大爷,小营巷里的很多老人并非没有搬离老宅的机会,可他们最终选择留在这条小巷里。

    张碧珏的家里一直保存着老邻居家的备用钥匙,老邻居身体抱恙,去医院前把钥匙交给了她——老邻居觉得,张碧珏那里就是最保险的地方。

    吴小春在小营巷住了快40年了,什么声音都听见过,除了邻里间吵架的声音。“进出门大家打个招呼,下雨了互相帮忙收收衣服,这么好的地方,我是舍不得搬走的。”她说。

    高楼大厦间的“盆地”,车水马龙中的“圆心”,小营巷里,数十年如一日对卫生和优质居住环境的坚持,终究化成一份人与人之间朴实无华的情谊,渐渐融入了那段不断刷新的红色记忆……

    关键词:红领巾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