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主动作为 奋发争先 ——临沧市推进乡村振兴亮点扫描
  • 主动作为 奋发争先 ——临沧市推进乡村振兴亮点扫描

    时间:2018-06-22 15:10:09  来源:  作者:

    乡村振兴,临沧市怎么做?

    瞄准2020年、2035年、2050年“三步走”目标,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突出乡村主体,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以下为主的方式,编制“全域规划”、推行“多规合一”。

    乡村振兴,要一竿子插到底。市委一号文件印发后,各县(区)、乡(镇)原则上不再另行制定贯彻意见,就是围绕文件精神,把每一个村的情况摸清搞准做实,一项一项细化责任、细化措施、抓好落实。

    乡村振兴,就是下定决心,不等待、不观望、不依赖,马上行动、主动作为、善作善成,启动探索实践。

    在部署行动上抢先 主动作为促振兴

    临翔区选择了57个自然村启动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围绕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摸清资源优势和发展短板,理清发展思路,细化工作措施,从全域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文明新风、基层组织、民生保障7个方面着力,全力实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临沧一分钟都不能等待。

    今年3月中旬,市委常委选择1个县(区)、1个乡镇、1个行政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条件、存在问题,乡村干部群众该做什么事、办什么事,钱从哪里来,怎么抓等问题”开展调研;同时,组织各涉农部门和金融单位,深入乡镇、村组开展“解剖麻雀式”专题调研。

    调研成果体现在4月11日市委一号文件《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上,在4月23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部署安排: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精神,不照搬照抄,结合实际走出乡村振兴的“临沧实践”。

    临沧全市均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立足市情、县情、乡情和村情、贫情,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市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9.85%下降到2017年的5.05%。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统筹推进。短期内,临沧将围绕脱贫退出这一目标,进一步完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补牢产业发展基础、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补齐贫困人口短板、找出振兴优势,编制“全域规划”、推行“多规合一”,鼓励先行先试、扶持小步快走,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精神面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在制度保障上着力 “四个步骤”稳步走

    乡村振兴,主体是乡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以下为主”,汇聚力量建设美丽家园。

    “项目名称:产业园区步道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实施茶园和水果建设步道15公里;建设田园林休闲亭子15个。概算投资:465万元。建设年限:2021年,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财政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实施地点:安庆自然村、大路外自然村……”这份时间节点明确、责任主体明晰、实施内容明朗的建设计划,是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清单里的一个内容。

    临沧排出乡村振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要求行业部门对应职能职责制定好工作方案,明确阶段和年度计划目标,主动承接项目,搞好服务。这被形象称为“四步走”:摸家底。结合实际,上下结合,摸清“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找出最大的发展优势;找差距。对照发展,层层查找差距,找准发展瓶颈,弄清制约症结,形成问题清单;排工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具体完成时限,逐级上报汇总;抓落实。各级围绕职能职责,采取典型引路、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等方式,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补齐短板。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自上而下制定政策,然后自下而上摸清情况,再上下结合,以下为主理清单、找问题、定项目。

    解决了方法步骤的问题,实施过程中的资金怎么解决?如何保障?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作了探索:全县58家文明单位与脱贫攻坚挂钩村开展共建,调动了社会资源和资金,仅此一项共撬动社会资金60多万元,惠及40余个村;整合各涉农部门项目、资金,把能整合的项目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聚效应;同时加大信贷扶持力度,调动社会力量,招商引资。同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以工代赈、一事一议、投工投劳,千方百计把项目干起来。

    激发内生动力 自我振兴来实现

    有了规划、有了项目,找到资金来源,还需要解决“谁来振兴”的问题。

    乡村振兴,是乡村自我振兴,不是振兴乡村。这个观念,从市级到村级,深深印在干部群众的脑海里,落在具体行动上。

    走进镇康县南伞镇轩岗村,这个佤族村寨入户路面干净整洁,家家户户庭前院内、家里家外收拾得井井有条,围墙变矮墙绿中透着红。

    村支书李文忠说:“我们把轩岗自然村划分为8个党员责任区,通过党员责任分片包干的方式,组织群众定期开展大扫除活动,引领群众主动干。”

    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那京组,这个傣族村寨规划了走乡村旅游的路子,改造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是必做的事。“自家的环境自己改善,我们不坐等项目资金。”村委会主任艾蕊介绍,在改造村容村貌工作中,全村37户169人齐上阵,自发出义务工1万多人次。

    群众自主能解决的事说了就干;村上能解决的事项自主解决;村级没有办法解决的事项,由乡(镇)帮助解决;乡(镇)没有办法解决的事项,由县(区)帮助解决。对需要项目扶持的,逐级争取列项扶持。按照这个思路和原则,临沧在引导群众自我振兴上破题,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升基层组织力 推出“能人”带着干

    今年5月1日,经村“两委”推荐,大朝山西镇党委考察任命、县委审批同意的程序,云县大朝山西镇大朝山村的沈宏被聘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专职负责村里的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此前,沈宏长期负责大朝山村两个街场卫生清扫和镇区域垃圾清运,管理经验丰富。

    “过去是为了能赚钱,现在是为了能把村里的环境卫生搞好。”他说,“要把村规民约定起来,让村民自我约束,实现自我管理。”

    在大朝山镇,像沈宏这样有10名不同特长的“能人”,被选聘进村两委,党员任副支书,非党员任村主任助理,专职做乡村振兴的专项事务。

    “让能做事的人做更多的事、让不会做事的人跟着做事。”临沧着力解决“人”的问题,探索设立乡村振兴副支书、村主任助理,把回村大学生、退伍军人、退休干部、发展能手等,按组织程序纳入村“两委”或“两委”旗下。

    同时,临沧市在提升整体村干部能力上破题,2016年以来,在永德县试点的基础上,与云南开放大学“市校合作”,在全市8县(区)936个村(社区)全面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以实现村干部学历水平、能力素质的“双结合”和“双提升”, 目前全市共注册入学2361人,计划到2020年,全市村(社区)干部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达80%以上。

    在提升组织力上破题。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镇和平村引领群众发展产业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村组干部待遇,大家谋事的劲头更足了。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菖蒲塘村,针对存在的赌博、酗酒等陋习,村里依法行使村民自治,制定涵盖社会治安、消防安全、民风民俗、环境卫生、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6个方面、共40条的村规民约。

    人尽其才、发挥作用,把乡村能人纳入组织管理,建强村“三委”班子;抓住提升基层组织力这个关键,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记者 谢进 乐志伟 李春林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