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偶得一枝扦插苗 化作漫山扑鼻香
  • 偶得一枝扦插苗 化作漫山扑鼻香

    时间:2019-03-23 23:37:41  来源:  作者:

    原标题:偶得一枝扦插苗 化作漫山扑鼻香

    ——陇川县蚕桑产业发展纪实

    2019年2月19日,陇川县一季度三个重大项目开工,其中云南凯喜雅丝绸纺织工业园项目、标准产房二期项目与蚕桑产业息息相关。

    云南凯喜雅丝绸纺织工业园项目作为开工仪式主会场项目,是陇川县委、县政府全力推动蚕桑全产业链发展,与浙江凯喜雅集团合作的重大项目。项目实施后将有效辐射带动陇川乃至中缅边境地区广大群众发展蚕桑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标准厂房二期项目位于工业园区纺织品产业园,纺织品产业园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产业集群式转移,开拓以缅甸为主的南亚、东南亚国家纺织品市场,打造中国西南地区纺织品产业园。

    从2014年试种桑园600亩,到2018年种植桑园4.6万亩,又到2019年新种桑园1.8万亩,陇川桑园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业集群效应也随之显现,与蚕桑产业相关的一大批项目得到重点推进,国内丝绸行业的领军企业纷至沓来,一条以陇川为原点,向世界各地不断延伸的新的丝绸之路正在逐渐成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作茧自缚还是破茧成蝶?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地方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陇川县委、县政府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苦苦求索,势必要在蔗糖、烟草等产业之外,寻找到可以带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

    2014年9月,一个陌生电话打到了陇川县相关领导的手机上,这名领导在忙完手中的工作后第一时间回复了这个电话,正是这通电话成就了陇川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一段佳话。

    2014年,浙江人郑山洪基本完成在缅甸的桑蚕布局,需要建设缫丝厂、科研中心以及延长产业链,他考虑将工厂建设在中缅边境一带的中国境内,这个陌生电话正是郑山洪打出的。蚕桑产业劳动强度低,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适应一家一户发展,陇川县相关领导与郑山洪会面后,双方一拍即合,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双方就谈妥了合作事宜。

    2014年9月,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陇川县注册开户,注册资金1.496亿元。当年在勐约乡试种桑园600亩,养蚕获得成功,蚕农获利可观消息传出,星星之火立即形成燎原之势,种桑养蚕在全县甚至全州范围内引发辐射效应,蚕农争抢桑苗,涌现出一批批种桑养蚕的典型户、示范户、带头户。“本来只是准备建设加工厂,哪知却找到了绝佳的种植基地和养蚕基地,高品质的桑叶,品质良好的蚕茧,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山洪坦言。

    2019年,陇川县桑园面积达6万亩以上,计划生产鲜茧1600吨,生产厂丝360吨,蚕农收入6400万元以上。

    筑巢引凤广聚英才

    “能够与公司一同起步成长,看着公司一天天发展壮大,看着蚕农丰收脸上的笑容,我的工作也就值得了。”90后工人启双涛来自昆明,2017年从保山学院毕业后毅然加入到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大家庭中,成为景罕烘茧站的站长,负责收购烘烤蚕茧。他相信,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蚕桑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蚕农也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在陇川,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吸引着像启双涛一样的青年人才加入到产业队伍中。

    产业要发展,关键是引进和留住人才。为确保公司生产的蚕丝达到国际水平,郑山洪从江浙及山东缫丝行业请来专家王冰、陈洪泰等人,工厂生产出高品位蚕丝,产品在欧洲得到一致好评并供不应求。为了保证蚕桑产业顺利发展,他从山东聘请种桑养蚕的拔尖人才周文东坐镇陇川指挥,从全国桑蚕主产区聘请了近百名技术人员到德宏指导培训种桑养蚕,并结合德宏的土壤气候实际,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德宏山区的养蚕模式。通过四年多的发展和引领,公司在全州建立起12个小蚕共育基地,7000多户农户成为种桑养蚕的“铁杆粉丝”。

    “能够参与到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中,我发现自己的心态都年轻了,未来还有很多精彩等待着我们一起去抒写,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我感受幸福。”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贾高洁今年已经63岁了,但他依然充满了干劲和活力。他说,公司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有来自山东、重庆、浙江、广西的,还有来自云南本地的,大家都因为蚕桑产业聚集到了陇川。公司还专门与德宏师专等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不断加大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公司及蚕桑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强的人才保障。

    彝族小蚕饲养管理技术员罗建芳同样是一名90后,2018年3月入职后,她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蚕农种桑养蚕,并慢慢喜欢上了这份职业。她表示,在自己正值青春的时候能够到社会最底层历练,不仅从中收获了帮助群众的快乐,也帮助自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青春才没有白过。

    丝丝缕缕串起胞波情

    走进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只见下了班的缅籍工人三三两两或是坐在一起聊天,或是踢藤球、打篮球,生活秩序井然,一派和谐的景象。

    “2019年春节过后我们准备招60名缅籍工人,报名人数竟达到了180多人。越来越多的缅籍青年从亲友口中得知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参与到了这个大家庭中。”贾高洁介绍,公司95%以上的工人都来自缅甸,已达500多名。

    “上岗前,公司先聘请国内技术人员进行了3个月的技术培训,让我们知道怎么操作。再从中找出文化水平较高、技能学习较好的工人当老师,利用晚上的时间培训其他工人。”经过4年的时间,来自缅甸掸邦的登丹达昂,从一名技术工人成长为一名班长,已经学会用汉语交流,成为同事眼中的老师,管理的工人有70多名。她表示,公司包吃包住,收入稳定,大家都十分满意。自己闲下来最喜欢读中文书,文中好多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自己。

    “年年公司都组织我们过泼水节、中秋节、端午节,给我们提供粽子、月饼、啤酒、饮料等,并提供食材让我们做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还帮工人过生日,这里就像家一样温暖。”来自缅甸腊戌的查贵君在工厂里负责翻译工作,他对公司人性化的服务工作十分赞赏。为了照顾缅籍工人,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从点滴的小事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满足他们的生活习惯,不仅安排了藤球、足球等体育活动,还特地为他们提供了电视机、音响、话筒等娱乐设施,并在厂区内修建了一个小型的佛塔,方便信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缅籍工人进行祷告。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缅甸工人有家的感觉,让他们能够安下心来,融入蚕桑产业发展中。”贾高洁说:“在来工厂之前,一些缅籍工人在家只能务工,温饱都成问题。到了工厂后,工资的收入大部分都带回家供家人开支。特别是回家的时候还能从超市购买大包小包带回家,让家乡的同龄人羡慕不已。”

    “现在终于安定了下来,生活有盼头,不用再浑浑噩噩过日子了。”在亲友的介绍下,来自缅甸曼德勒的王显业到工厂工作快满一年了,能够和朋友在同一家工厂上班,他感到十分高兴,心里的归属感也特别强。他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会把身边的亲友也带到工厂来,让这个家的成员不断发展壮大。

    远古的驼铃声似乎还未远去,丝绸之路已再次扬帆起航,桑园绿满山坡,缫丝机声隆隆,祖国西南边陲的陇川,正在为您讲述一个童话般的故事…… (记者 明雄忠)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