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新疆新闻 > “薪火相传薪火相传”:他们讲好新疆文物故事
  • “薪火相传薪火相传”:他们讲好新疆文物故事

    时间:2018-01-19 16:39:31  来源:新疆经济报  作者:

    亚心网讯(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文物是探寻历史记忆的一把钥匙。了解一个个文物的故事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我们是谁,来自哪里。文物也蕴含了强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然而,缺少对文物知识及其价值的传播,会使得文物遭到流失破坏,走不进百姓生活,难以在当下社会真正活起来并“为民所用”。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让当红明星讲文物的故事,激发观众对文物的兴趣,就是创新性地推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种有益尝试。

    2017年12月15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九届“薪火相传”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广州南越博物馆隆重举行。本届“薪火相传”活动以“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为主题,表彰了一批在讲好中国文物故事方面取得杰出成果、为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聚焦于社会各界以不同方式传播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内涵并取得突出社会效果的人们,是对那些常年默默在文物保护领域努力的普通人的莫大鼓励。在本届“薪火相传”评选活动中,来自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物局干部尼·葛丽获得了“讲好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个人”奖。这个奖让尼·葛丽感到很意外,但与她一起工作过的考古人却不觉得意外,与她打过交道的农牧民也不意外,他们本来就一直称她为当地的“文物萨库森”。“萨库森”在蒙古语中就是“保护神”的意思。

    2012年7月23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物局干部尼·葛丽与同事在温泉县查干乌苏山口南麓山前台地草原阿敦乔鲁遗址群测绘。尼·葛丽供图

    尼·葛丽是新疆优秀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代表。正是她与那些常年在新疆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播工作领域的“战斗”者们,用双脚丈量大地,走进群众中间,让文物在基层群众心中“活起来”,为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在他们背后是一个个文物工作单位,如文物局、博物馆、考古所等,他们开展的一项项活动,无疑成为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者有力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文物系统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发掘、保护、研究为重点,不断强化文物工作的证史作用和宣传教育功能,不断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障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五年来,我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展陈展示水平不断提升。举办各类陈列展览700余个,累计接待观众达2000余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达900余万人次,“流动博物馆”活动深入基层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文物展示利用工作力度也在加大,向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遗址总数达到95处,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仅交河故城,2016年直接门票收入2172万元,占到吐鲁番公共财政收入的0.6%。

    自治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以新疆历史为主题,以“免费开放”和“流动博物馆”为依托,广泛传播文物历史知识,全区基本形成了以自治区博物馆为龙头、地州博物馆为骨干、县市博物馆为基础的博物馆宣传教育体系。

    近年来,由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主办,自治区博物馆、阿克苏地区文广局、文物局和地区博物馆承办的“流动博物馆”活动在阿克苏地区举办了“舞韵·乐魂——丝绸之路舞乐文化”“新疆古代服饰记忆”3项图片展,开展了“书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青少年模拟考古发掘活动”“志愿讲解员汇报讲解活动”“历史大讲堂”等多项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各族群众奉献了一场传承历史文化的盛宴。由自治区博物馆和阿克苏地区博物馆流动展览宣传车组成的“流动博物馆”,还奔赴阿克苏地区各县市、乡村开展送展览到基层活动,向基层群众进行文化服务,把新疆历史文化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家乡历史、了解新疆历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掘文化遗产的内涵,对文化遗产进行广泛传播,也是增强群众文化自信的有力措施。在新时期,新疆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播工作将依靠广大文物系统工作者,创新方式方法,让“国家历史记忆工程”“国家红色记忆工程”深入人心。

    “我们将继续加大‘流动博物馆’下基层全覆盖工作,推出一批具有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意义的陈列展览、文物电视专题节目、图书和多媒体出版物,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朴实的语言在基层传播好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知识,更好地把各族群众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形成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王卫东说。

    让人们爱听文物故事

    亚心网讯(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冯丽已经在阿克苏地区博物馆工作10年了,对博物馆内展出的1600件文物的前世今生了解得很熟稔,她喜欢在博物馆做讲解员的工作,乐于将这些文物的故事讲给老百姓听。“有时就算是只有一位游客在参观,我也能给对方讲上一个多小时。”冯丽笑着对记者说。


    2014年8月19日,尼·葛丽在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呼斯塔村向牧民宣传文物保护。尼·葛丽供图

    阿克苏地区博物馆自2010年开展“流动博物馆”活动以来,每年5月至10月,“流动博物馆”要走遍阿克苏地区的八县一市,走进“访惠聚”工作队,乡镇政府、学校、社区和部队,进行40多场展出,近三年里,更是以每年70多场次走六七万公里,走进10多万群众中间,进行下基层巡展。跟随“流动博物馆”下基层的冯丽也从室内走向室外,将自己喜爱传播文物知识的热情播洒到了更广泛的群众中,“流动博物馆”也成为她实现这一爱好的载体。

    “我们的‘流动博物馆’下基层已经第8个年头了,尽管下基层有时会遇上狂风暴雨和沙尘天气,尽管讲解的时候嗓子也会哑,脚也会磨出水泡,皮肤被晒得黝黑被晒得脱了皮,但只要能让更广大的群众了解文物,走进文物的世界,我就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冯丽说。

    做一名能打动听众的优秀文物讲解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冯丽是一个很努力的人,记得刚开始当讲解员时,她喜欢将文物大纲上一个个文物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并随身携带。写着写着一个笔记本就记满了。“那会儿多是靠死记硬背,渐渐积累得多了,我更愿意把所学的知识串起来,深入浅出地向群众细细讲述。”冯丽说。除了讲解文物大纲的知识点外,冯丽还会花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完善自己的文物知识体系,做到给群众讲深讲透,无论群众提什么问题都可以应对自如。相应地,冯丽的文物知识讲解水平也不断提升,“讲解文物的水平不能只停留在一成不变的讲解词上,只有讲解员在历史知识点、展厅文物所呈现出的背景故事上下功夫,才能保持讲解语言的鲜活性和感染力。”冯丽说。

    2013年,冯丽在怀孕期间,挺着大肚子跟着“流动博物馆”到基层,后来生了孩子休产假,她也把关于文物讲解的资料带回家,每当哄孩子睡觉失眠时,她就闭起眼睛,眼前浮现出展馆里的一个个文物。“我会去温习每个文物是怎么讲解的。”冯丽笑着说。

    “流动博物馆”将新疆的精美文物以图片展板、宣传折页等形式送到基层各族群众身边,拉近了博物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是推进文化惠民活动的具体体现。通过讲解员向群众传播文物知识,让那些没有机会走入博物馆的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到珍贵的文物知识,更重要的是向群众进行新疆历史知识教育,正本清源,澄清模糊认识。

    为了讲好新疆历史故事,冯丽会认真研究展馆里的每个文物。“为了能讲清楚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萨满教巫师干尸及陪葬品,我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把萨满教的崇拜物、产生时间、萨满教器物、萨满教具体表现等知识点逐条分类抄录在讲解词里、标注在图片的旁边,方便记忆。”冯丽说。

    除了讲解展板上的文物,“流动博物馆”还有一个宝物,那就是拼图。“把馆藏文物做成九格六面的拼图,让群众按照我们提示的信息将文物拼出来,这极大地增加了趣味性,能更有效地给群众传播文物知识。”冯丽说。

    冯丽热爱文化遗产传播工作,敬业的她笑称:“因为讲解员是对人讲解,怎么样在观众有限的参观时间里让他们记住当地的历史文化及文物,需要讲解员自己去总结归纳。”但无论怎样,冯丽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喜欢上文物。“就算对方不那么感兴趣,我也会努力让对方在听完我的讲解后有所收获。”冯丽说。

    做文物资料忠实的记录者

    亚心网讯(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蒋晓亮是驼商的后代。他家祖籍陕西三原,祖上于清代道光年间来到巴里坤县,到蒋晓亮已经是第七代。蒋家曾经营着巴里坤著名的八大商号之一——“仁和兴”,除了开店还拥有1000多峰运货的骆驼,长年累月沿着丝绸古道运送各种货物。

    如今,蒋晓亮家早已不闻驼铃叮当的运货声,蒋晓亮成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物局局长,这让他以更多的方式接触到那些历史记忆。巴里坤处于丝绸之路北道,蒋晓亮醉心于巴里坤地域文化研究,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是真切的。

    “每当我到一些老人家搜集文物资料时,老人家一听我是蒋家人,便会很热情地跟我谈起过去的岁月。”蒋晓亮说。

    2010年5月18日,阿克苏地区博物馆的讲解员冯丽向观众讲解文物故事。冯丽供图

    蒋晓亮在巴里坤县文物局工作已有10个年头了,过去他一有空就背上相机到巴里坤农牧区转悠,搜集第一手材料,并且拍摄了一批珍贵图片。后来他把这些图片放大,悬挂在县城的仙姑庙里,以此唤起人们对巴里坤文物遗存和独特民俗文化的关注。他想把巴里坤的前生今世弄透,这样他就可以给来巴里坤做客的人侃侃而谈那些文物的故事。想要做好文化遗产传播,首先要留住那些珍贵的文物,蒋晓亮真心拿每件文物当宝贝,有时别人当垃圾扔掉的文物,他也会捡回来进行修缮。

    在过去,保护文物的经费有限,蒋晓亮觉得保护文物不能有“等靠要”的心理,否则等资金到位后,有些文物可能也就消失了,所以巴里坤县文物局自创了“以文物养文物”的方式,就是将一些符合条件的文物遗址开放为景点,收取的门票费再用到文物保护上。

    “我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10年间自学了很多文物方面的知识,现在无论是给前来考察的同行介绍,还是到基层给农牧民进行文物知识宣教,我都底气很足。”蒋晓亮对记者说。这个底气来自他好学务实的精神,巴里坤作为文物保护大县,每年来此地考察参观的考古专家有很多,这些专家最后都成为了蒋晓亮的老师,此外,他还会抽空去田间地头及巴里坤县城区的老建筑,拜访一个个了解过去历史的老人,听他们说那些关于文物的故事。蒋晓亮抓住每次走访入户的机会,给群众传播有关保护文化遗产的知识,巴里坤县城区的老建筑住户、工地的工人、学校的学生、牧区的牧民他都走访过,慢慢地,当地群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

    2012年巴里坤城东新区盖新楼房,在挖地基的过程中,有村民看到底下有一处古墓,马上打电话给蒋晓亮;还有好几次野外发生盗墓事件,也是村民打电话通知蒋晓亮及他的同事们。每当县里组织文物征集活动时,群众也是积极响应,这些都与蒋晓亮及其同事们平时做的宣教工作分不开。2018年,蒋晓亮打算开展“文物保护走进课堂”的活动,让学生们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做到让文物发声。

    巴里坤县文物布局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蒋晓亮已经走遍了巴里坤的山山水水,在心里装满这片土地上的各种故事。

    “我积累了很多素材,要挤出时间去把它们整理出来。”蒋晓亮说。

    让农牧民也成为文物的朋友

    亚心网讯(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2017年12月15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九届“薪火相传”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广州南越博物馆隆重举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物局干部尼·葛丽荣获“讲好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个人”奖。这个奖,让尼·葛丽感到很意外,因为与自己一同领奖的其他获奖者都太牛了,太有影响力了。尼·葛丽并不知道,其实自己也很牛,这些年来,她从一名普通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到成为让考古界半壁江山的专家都熟知信任的半个行家,尼·葛丽的工作成绩确实很显著。

    历数她的成绩,颇为打动人的是她走进农牧民中间,获得他们的信任,加强他们对文物的理解,并发动牧民的力量做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工作,从而壮大了发掘和保护文物工作的队伍。

    尼·葛丽是蒙古族,她在调到博州文物局之前,在博州温泉县文物局已工作了10年之久,虽然一直从事和文物有关的工作,但真正爱上文博事业是在2007年,那一年,尼·葛丽参加了温泉县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温泉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是博州的文物大县,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2017年5月19日,阿克苏地区“流动博物馆”走进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托吾热其村,村民们一起动手完成文物拼图。冯丽供图

    “新疆地方大,一天跑一个文物点有时都来不及,如果都要一一普查到,会比在别的省市做普查工作花的时间和走的路途都要长。”尼·葛丽说。从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到寒风凛冽的牧场,有文物点的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身影。连续几百个日日夜夜,她与来自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物局的同事们共普查温泉县文物点259处,墓葬23000多座,调查了3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普查率达到了100%。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尼·葛丽不仅对脚下的土地产生了更多的敬畏,也对文物保护产生了兴趣。她白天在野外调查摸底,对每个文物点进行详细的文字记录、测量绘图、摄影并建立档案,晚上还要加班整理收集的资料。有时她还记日记,把当天的心得都写下来,把看到的文物遗迹画下来。

    要知道,文物点多在野外,靠尼·葛丽和同事们一个个去发掘是难以完成的,所以尼·葛丽就依靠牧民。她通晓蒙古语和哈萨克语,在野外调查期间不忘记与各族农牧民交流,随时随地细心留意与文物相关的信息。

    在野外测绘的时候,每当遇见当地牧民,尼·葛丽都会主动询问附近是否有古遗址。野外天气变化很快,有时,在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天气突变赶上了大雨,大家就到牧民的蒙古包里避雨,避雨的时候,尼·葛丽也不闲着,拉着主人聊天。最后还真有一个老牧民告诉她,在一个叫黑山头的地方,有石头筑成的房子。“但黑山头在哪里,老人家又说不清,我也不气馁,一遍遍地打探。后来有个牧民想起自己放牧时,曾到达过温泉县查干屯格乡有个叫木如山的东边,那里就叫黑山头,上面有石头筑起的古代遗迹。”尼·葛丽说。尼·葛丽平时也爱操心牧民家里的事情,牧民也都信任她。以前有些牧民就算知道一些文物遗址线索也不愿意透露,农牧民们参与古遗址挖掘的工作可以拿到工资,但他们觉得那样做不吉利。尼·葛丽就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抛却迷信,问他们:“难道你们不想知道古代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会架炉子搭帐篷呢?”2016年在挖掘呼斯塔遗址时,有位叫做巴加的蒙古族牧民突然生病了,这把巴加吓坏了。“肯定是我挖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遭天谴了。”巴加说。对此,尼·葛丽很认真地开导他:“你只是太疲惫了,回家休息两天就好了。”过了两天,巴加回来了,说自己确实是疲劳过度,休息一下就没事了,希望继续参与挖掘工作。

    牧民们四处放牧,走得很远,多偏的角落都能到达,看到什么岩画呀、石人啊都会告诉尼·葛丽,光是她从牧民手里征集的石磨盘、石磨棒、铜锥等文物就不少,如今都陈列在温泉县博物馆里,温泉县查干屯格乡查干屯格村村民吴祥银就给温泉县博物馆捐赠了铜马镖、石磨盘、石杵等十余件,并让自己的小舅子也无偿捐赠石磨盘。在尼·葛丽他们的宣传下,牧民保护文物的意识逐渐增强,在温泉县孟克沟有人盗取狼追羊岩画,牧民就打电话向尼·葛丽举报,最后在公安人员的努力下,被盗文物成功追回。

    只要没有急事,每次县里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尼·葛丽都会跟着去,通过和牧民面对面聊天,向他们传播文物知识,同时也从他们那里获取有关遗址或者文物的信息。“除此之外,每一年举办那达慕和敖包节的时候,我也会和温泉县乌兰牧骑演出队一起下乡做宣讲工作。现在农牧民进入冬闲时间,也是我们开展活动,传播文物保护知识的好时机。”尼·葛丽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