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成都 请收下精英版音乐之都修炼手册
  • @成都 请收下精英版音乐之都修炼手册

    时间:2019-04-17 17:29:48  来源:  作者: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昨日第八届音乐之都城市大会的现场,来自中国传统的古琴声和西方乐队的live演出在不同的空间同时响起,一场中西音乐文化和城市发展理念的碰撞在成都进行。

    音乐无国界,借助音乐的桥梁,不仅让城市建立广泛连接,也让人们彼此更加接近。成都如何与全球78座音乐城市连接?如何通过音乐让城市变得更美好?音乐如何推动旅游业发展?

    昨天,INTERKULTUR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英国上议院音乐社会调查委员会、世界首个音乐之都意大利博洛尼亚、意大利热那亚等19个国家的嘉宾带来一场头脑风暴;来自中国、美国、牙买加、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个城市代表上台分享经验。

      余音绕梁

    ●“音乐让人们和国家之间更加亲近,合作也更加紧密”。

    ●“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很好的听众。”

    ●“音乐让我们翻越内心的隔离,让我们谨记历史、精神交流,在欣赏音乐时我们没有国别、打破阻隔。”

    ●“原始带来音乐,音乐家生活在野外,音乐却是属于城市的。”

    音乐与成都

    天时、地利、人和 成都布局国际音乐之都

    不管是司马相如卓文君千古咏流传的一曲“凤求凰”,还是唐代诗人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篇,竹枝词、竹琴清音、川剧高腔为代表的“蜀派音乐文化”无不彰显着,古往今来的成都就是多元音乐聚集之都。

    “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适逢天时、地利、人和。”成都市文广旅局局长、市音乐影视办主任多央娜姆在现场分享了成都音乐的今生――天时、地利、人和,并向全球音乐人发出“来成都多走走看看,激发创作灵感,寻求合作机会,以音乐为媒,成为伙伴和朋友”的邀请。

    多央娜姆描绘的成都音乐未来,直指建设“国际音乐之都”。根据计划,到2020年,成都室内音乐演艺场所座位将达3万座以上,音乐品牌活动达30个以上,特色音乐园区和小镇将成为众多音乐人的追梦地,音乐产业产值突破570亿元。

    空间布局上,城东方向,依托“东郊记忆”、梵木创艺区等,重点发展现场音乐和音乐休闲。城南方向,依托成都演艺中心、天府云端音乐厅等,重点发展高端音乐演出和数字音乐。城西方向,依托少城视井文创园、国际非遗博览园等,重点发展传统音乐演艺和音乐培训。城北方向,依托四川音乐学院(新都校区)、露天音乐公园等,重点发展原创音乐孵化和户外音乐演出。中心城区,依托四川大剧院、城市音乐厅、音乐坊等,重点发展音乐演艺、音乐教育及出版、乐器和设施设备等专业市场。

    “音乐,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一座城市的名片。”多央娜姆表示,成都拥有特质鲜明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景,建设国际音乐之都将进一步丰富成都旅游的识别度,提升吸引力,音乐与旅游必将在融合中交相辉映,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钟茜妮 王红强 李开红

      A 音乐与社会

    琼斯勋爵(英国):街头表演对城市非常重要 点赞成都街头艺人持证演出

    有着20年举办经历的世界合唱比赛,其组委会INTERKULTUR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秘书长克里斯托夫・维茨最大的感受是,“音乐让人们和国家之间更加亲近,合作也更加紧密”。同样的,在英国上议院音乐社会调查委员会主席蒂姆・克莱门特・琼斯勋爵看来,艺术文化对社会至关重要,与经济、音乐、教育同样重要。

    从2004年开始,琼斯勋爵就代表创意产业发声,他推动的工作之一就是让街头艺人能够自由表演,为此他特别点赞了成都的街头艺人持证演出,“本地的音乐场所,街头表演对一些城市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琼斯勋爵表示,音乐不仅能够提高人们身心的健康,还能改善生产效率。

    事实上,这也是琼斯勋爵正在进行的360度音乐社会调查的内容之一,即音乐旅游项目。在他看来,音乐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公共场所的音乐能够增加人流量,能够让人们停留的时间更多,消费量增加,“在英国我们看到有很多的音乐旅游,成都也是这样。”

    琼斯勋爵认为,音乐对经济、健康、教育的影响值得深入讨论,而意大利热那亚市高级旅游数据分析师、旅游市场经理克劳蒂亚・平娜则在现场“现身说法”。作为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城市,“意大利热那亚不能没有音乐。”谈到自己的城市,平娜十分自豪,在她看来,音乐对自己的城市来讲非常重要,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出生在这里,在热那亚有很多文旅项目都与纪念帕格尼尼有关,“我们有成都的朋友来到这里,和热那亚的音乐家一起合作演出,目的是通过音乐活动来推广旅游目的地。”平娜说,热那亚是一个港口城市,也一直是文化的融入之地,“爵士乐、法国的创作性音乐等都是从这里进入国家的,完美地体现了城市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在城市完美地交融。”

      B 音乐与产业

    玛丽雷娜・皮拉蒂(意大利):可以不停创造不同的音乐节 建议成都抓好音乐教育

    同样充满文化韵味、蓬勃创意元素,同样是传统与创新并存的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首个音乐之都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和蜀风雅韵的成都,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副市长玛丽雷娜・皮拉蒂看来,提升与音乐机构、与音乐之城的合作,发展音乐旅游、将文创产业融入当地产业链,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以“过来人”的身份,玛丽雷娜・皮拉蒂认为,在获得世界首个音乐之都殊荣后的13年时间里,音乐对博洛尼亚来说已经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了,每年的产业收入占到了整个城市GDP的10%,甚至在逐年增长。通过不停创造不同的音乐节,吸引来自全球的艺术家和观众,在玛丽雷娜・皮拉蒂看来就是不断提升其城市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

    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首个音乐之都的博洛尼亚,在13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供正在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的成都学习?当听到记者这个问题的时候,玛丽雷娜・皮拉蒂很谦虚地表示这个问题非常难,因为“每个城市的文化各有不同”,但她在阐述自己心目中的音乐之都时却从侧面给出了答案

    ――作为音乐之都,不应该把音乐产业的经济含量放在第一位,而是要让音乐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在博洛尼亚,每一个广场,每一条街道都有人在表演音乐。”形成这样的氛围,关键在于抓好音乐教育,“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很好的听众。”

    C 音乐与社区

    雪伦・赫特(美国):音乐让人翻越内心的隔离 可以形成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音乐让我们翻越内心的隔离,让我们谨记历史、精神交流,在欣赏音乐时我们没有国别、打破阻隔。”美国纳什维尔市议会议长、爵士与蓝调音乐节创始人雪伦・赫特说,纳什维尔的社区与音乐碰撞火花,产生出奇迹,这里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融合,用音乐节来联系社区和邻里,音乐把社区所有人维系在一起,形成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她看来,音乐不仅是产业,也是为城市的未来投资, “我们非常希望基于音乐和音乐节共享社区的繁荣。”

    牙买加文化、娱乐和体育政府部门负责人、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政策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吉莉安・麦克丹尼尔则充满深情地说,音乐是属于城市人群的认同。牙买加首都金斯顿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音乐类型“雷鬼”,就是当地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创造出的独特文化,“他们使用音乐作为发声渠道,来适应新的生活,以饱满的情绪产生强大的情感张力。”麦克丹尼尔说,在牙买加,雷鬼音乐是当地人“呼吸的方式”,是“庆祝生与死的形式”,不管是在小孩出生还是老人逝世时,都有音乐相伴。

    对于东道主成都而言,音乐更是浸润千年的情感。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孙洪斌说,在成都的历史当中,始终有音乐在绵延、在发展、在滋润和哺育文明城市的发展。在产业之外,他看到的是音乐和成都城市发展更为内在、细腻和深远的联系,“成都的多元交融性不亚于亚洲的任何城市,音乐成了最便利、最快速,也是最心领神会的沟通渠道。”孙洪斌说,从五代永陵二十四伎乐可以看出成都与周边遥远部落的积极交流,从当代的藏羌彝音乐文化、巴蜀音乐文化以及流行音乐文化,可以看出成都音乐文化尤其多元。他认为,正是因为音乐为城市带来的认同,才会吸引来自全球各界的音乐人、音乐产业人才来到成都。

    D 音乐与旅游

    撒赖(马来西亚):音乐节带动城市发展 可打造音乐旅游目的地

    位于美国最北部的阿拉斯加横跨北极圈,这里很多地方不通公路,只能靠小型直升飞机来通行,但却有着发达的音乐产业。“原始带来音乐,音乐家生活在野外,音乐却是属于城市的。”主题会现场,北美文化交流部门执行理事、Spenard爵士音乐节表演家和音乐制作人因格维尔・古图播放了来自阿拉斯加的音乐。她介绍,通过发布独立音乐家倡议,并打造阿拉斯加音乐品牌,以及与音乐出口办公室合作,帮助音乐人职业发展,为音乐人赋能,现在阿拉斯加的音乐产业已经吸引了许多大型国际机构来合作。通过用音乐来讲述阿拉斯加的自然风景和城市发展故事,当地的原住民也尝到了经济发展的甜头,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现代文化,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取得平衡。

    乡村音乐的摇篮纳什维尔的音乐经济更为发达。赫特介绍,每年6月举办的乡村音乐节始于1972年,每次活动都会吸引400多位音乐人,来自40余个国家的25万观众来到现场体验,以粉丝见面会等活动来营收,“音乐旅游已经成为田纳西州的一大支柱。”

    马来西亚沙捞越旅游机构CEO沙尔泽德・本第・撒赖介绍了来自马来西亚的雨林音乐节。通过在雨林举办音乐节,展示不同民族生活的文化,让游客体验不同雨林的生活方式。1998年举行第一届雨林音乐节时,还只有300多观众参加,2018年雨林音乐节成长为拥有2.2万名听众的音乐节。在内容创意上,不仅有原住民音乐团体进行现场表演,也有文化遗产的相关体验活动。“随着雨林音乐节的成长,我们能够建设更多有助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带动当地发展,让沙捞越也成为了音乐旅游的一大目的地。”撒赖表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