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温江“铁娘子”陶勋花:岷江村是宜居、健康金温江的乡村缩影
  • 温江“铁娘子”陶勋花:岷江村是宜居、健康金温江的乡村缩影

    时间:2018-12-08 17:51:27  来源:  作者:

    村民李柏琴夫妇的命运随着岷江村不同时期的状况而起伏,但最终他们终究回到“梦想中的岷江村”。

    在村支书“铁娘子”陶勋花的带领下,寿安镇岷江村在温江区“南城北林”城市空间布局中寻找到了新坐标,在乡村振兴中探索出可被借鉴可复制的乡村发展模式。

    “推窗见景、开门见山”,岷江村是宜居、健康的金温江的一个缩影,也是成都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塑造城市形态的缩影。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7日讯(记者 张进春)闻香识村。闻着桂花的香气便可找到岷江村,桂花盛开的季节,这样形容寿安镇岷江村一点也不为过。下成名高速,经国色天香,沿宽敞的灌温路前行数公里,便到以桂花而闻名的岷江村。

    温江区寿安镇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桂花种植基地。花木种植成了岷江村老百姓的支柱产业,九成左右的土地用于桂花种植。

    而岷江村最有名的一枝“花”要数村党总支书记陶勋花。名中有花,与花结缘,陶勋花却是远近有名的“铁娘子”,典型的四川幺妹的样子,做事却雷厉风行,敢作敢为,有男儿风骨,“铁娘子”由此得名。

    发展桂花产业、民俗手工业、乡村旅居业,在陶勋花的带领下,2300多人的岷江村在温江区“南城北林”城市空间布局中寻找到新坐标;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探索,呈现出新的样本。

    桂花产业遇瓶颈,生态绿道开思路

    李柏琴和老公刘川为了谋出路常年在浙江、广东、深圳等地服装厂打工,孩子和老人在家留守,他们的经历也是当年岷江村的写照。

    寿安镇是温江区“南城北林”规划中“北林”的焦点区域,川派盆景起源地,素有“花木之乡”、“休闲旅游之乡”的佳誉。上世纪90年代起,城市对苗木需求量大,岷江村的村民借势发展花圃、苗圃种植,找到了一条致富的道路。

    2010年,陶勋花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正赶上苗木业的低谷期。当时岷江村是寿安镇的“尾巴村”,村民挣钱越来越难,矛盾多,村里基础设施落后,卫生环境也很差。不少人开始外出打工谋出路。

    李柏琴和老公刘川差不多也是在那个时候加入了外出谋出路的道路。

    作为村支书的陶勋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时候晚上辗转难眠。为延伸桂花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她跑了20多家企业希望能解决桂花的销路问题,可销量任然有限。

    既然桂花产业走进了瓶颈,不妨改变一下发展的思路。要想找出路先从“路”上下功夫。

    针对村里路难走、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陶勋花决定先为村里修公路。为了解决修路的资金,陶勋花一边争取政府支持,一边挨家挨户上门动员捐款,“修路是为了大家方便,而且从长远考虑这也是为村里长远做打算。”她以身作则带头捐款,前后共捐了9000元。陶勋花的努力获得了村民的认同,资金问题逐步解决,目前岷江村陆续修建了接近13公里的村道。

    2012年始,成都市大力发展健康绿道经济,同年温江区也实施了“绿色温江”战略,优化提升全区绿化规划,完善区绿道网总体规划,按照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的总体要求推进全区绿道建设。

    成都市和温江区一系列的“绿道”概念,给陶勋花了很大启发,“这是带动乡村旅游、乡村发展的好时机啊,或许我们的桂花产业也能从找到出路。”

    道路有了,但要搞好绿道还得先从环境做起。陶勋花决心要在村里搞一场“环保革命”。功夫不负有心人,岷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环保村”。绿道带来了人气,乡村的造血功能得到提升。陶勋花依然惦记乡亲们的桂花树。

    通过考察调研,陶勋花和村民商量决定依据原有的桂花发展“阳台经济”和私家车的“后箱经济”。一部分桂花培育盆景,一部分留着为乡村旅游造景。

    在陶勋花的带领下,岷江村的桂花经济逐步转型。陶勋花说,现在我们打造了好几公里的桂花大道,下一步岷江村将着重发展小而美的“阳台经济”,还将建设微盆景博览园和50余亩的桂花博览园。借助绿道和规划吸引更多的人到岷江村来。

    引入产业,帮助妇女劳动力就业

    2014年底,在外打工十来年的李柏琴和老公刘川决定结束漂泊,留在岷江村。而吸引夫妇两人留下来的是陶勋花和她在村里打造的缝纫和手工产业。

    桂花产业吸收了岷江村村民大量的就业,但仍有部分村民妇女特别是年长的妇女存在就业难的问题。2014年初,陶勋花联系温江区就业局将培训带到了岷江村,重点打造缝纫和手工制作两大项目。陶勋花通过会改联之后的执委作用,动员全村有条件的妇女到村委会来培训,通过培训达到居家灵活就业的目的,前来培训的妇女达三四十人。如今,岷江村已经建成缝纫和手工制作居家灵活就业实训基地。

    在村委会三楼缝纫基地,吸收近60名妇女在此上班。由于有多年服装厂打工的经验,李柏琴和刘川顺利成章地成了缝纫基地的骨干。李柏琴还成了基地的主管。

    下午女工们陆续下班,记者见到李柏琴的时候她正在和丈夫一起打扫缝纫基地。李柏琴夫妇最知道在外漂泊打工的心酸,“谁想在外边啊,现在好了,陶书记给我们村里带来了产业,再也不用远行了,更重要的是钱挣了,也能照顾老人孩子了。”

    在手工制作方面,岷江村手工组制作的“五指熊猫”、桂花香囊等手工作品已经已经出口到日本、韩国等七个国家。

    50多岁的村民杨冬华是村里第一批来接受培训手工制作培训的人,“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现在学了手艺,也挣到了钱,而且没想到我们的手作还出口、成为两会的礼物。

    今年春天,陶勋花还将村里的手作当做礼物带到了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成为媒体报道的一大亮点。

    在陶勋花看来,手作不仅增加了农村妇女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她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以前只想着手工品能挣些钱,现在没想到还能出口这么多个国家。姐妹们对产品工艺的追求孜孜不倦。

    每年,陶勋花都会给缝纫、手工从业人员进行数十次的技术培训。陶勋花说,未来他们还会将岷江村的民俗融入到手作和旅居产品中,将岷江村打造成集手作与旅居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目前,“指尖的爱”生活馆正在积极的建设中,建成后将给岷江姐妹一个实实在在的“家”。

    把岷江村做成“乡村振兴”的样本

    村里环境好了,就业也逐步得到解决了,村民的日子富裕了,但陶勋花有着更长远的打算,她在乡村振兴方面有了新的思路。

    未来5年,成都将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市民在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陶勋花说,岷江村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而发展乡村旅游要结合特色文化,必须要融入传统文化,要不然谈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灵魂,一定要把当地的特色文化融入进去,只有这样才能不但引得来人,还能留得住人。

    依据岷江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这两年,由政府出资进行基础配套,“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的“淼兮野奢帐篷酒店”、“桂香九坊宿墅”乡村旅游项目也在村里相继落地营业。两个乡村旅居项目都很好地融合了岷江村的传统文化,也很快便成为朋友圈一房难求的网红,更成为温江北部特色酒店产业的典范。

    这里有健康有趣的生活方式,绿道环绕,可选择骑行、慢跑、散步等多种运动方式。八月份,还有岷江村季节特供食宴――八月桂花宴,住客不仅能品尝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菜肴,还能享用纯甄的桂花精油。岷江村的桂花产业经济在这里得到了更好地发挥和延伸。

    在这里,村民们不但有流转土地的收益,还能在这两个项目就业工作的工资收益。更重要村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有着对休闲健康生活理念的融合。

    如今,李柏琴和老公刘川再也不愿意离开村子离开温江了。环境好了,有了产业,也就有了奔头,以往奔波在东南沿海找出路,现在岷江村却给了他们以及村民最好的归宿。“现在的心态和当年真的是两码事:以前没着落心是慌的,现在心里安静了平和了,有了归宿感。”

    在陶勋花看来,这仅仅是一个不错的开始。陶勋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把岷江村的乡村振兴做成一个样板,带动更多的农村区域共同发展,把更多的乡贤留在家乡的土地上,“大家一起想办法来振兴乡村。”未来,她希望岷江村能够做到不管任何区域都可以复制的乡村振兴样本。

    “推窗见景、开门见山”,岷江村是宜居、健康的金温江的一个缩影,也是成都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当下成都正努力塑造的城市形态的缩影。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