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宜宾渔民捕获大体型长江鲟:全长1米多重约11斤鱼龄3岁
  • 宜宾渔民捕获大体型长江鲟:全长1米多重约11斤鱼龄3岁

    时间:2018-09-15 18:21:51  来源:  作者:

    野生鲟鱼 ?

    它的身上没有PIT芯片定位设施,腹部也没有伤痕,初步判断可能是此前放流的长江鲟幼体长大,也不排除为放流长江鲟所繁殖的后代

    如何证明 ?

    “要证明长江鲟鱼确已能野外自然繁殖,必须捕获10厘米以下的幼体。”张新才说,因为放流长江的鲟鱼,个体都在10厘米以上

    为何可喜 ?

    不管是从渔民捕捞鱼类上,还是我们误捕的鱼类上,长江鲟等珍稀鱼类的数量都明显增加,说明长江生态环境在向好的方向改善

    9月10日,宜宾市江安县怡乐镇渔民误捕1尾大体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宜宾长江鲟协助巡护队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解救放归。经检查,该尾体重达11斤的“大家伙”,身上没有伤,也没有此前放流鲟鱼携带的定位装置,疑为三年前放流长江的鲟鱼,甚至不排除为此前放流鲟鱼野外繁殖的“野生鲟”,而这标志着长江水生态环境正在得到修复。

      体重11斤,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宜宾市江安县怡乐镇长江渔民肖庆红的渔船上,记者见到了这尾体型硕大的鲟鱼。其身体呈锥形,背鳍上骨板很硬,各行骨板间的皮肤遍布颗粒状细小的突起,极为粗糙,头背面具有明显的小刺,具有典型的鲟鱼特征。

    肖庆红告诉记者,9月9日晚,他在长江水域下网捕鱼,10日一早收网时,发现一条体型硕大的鱼。因其体型和相型与鲟鱼极为相似,肖庆红立即通知了江安县畜牧局水产渔政部门。经过畜牧水产局工作人员现场识别,并拍照请专家鉴定后,确认这尾鲟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

    据江安县畜牧水产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张新才介绍,技术人员对所误捕的长江鲟进行检查,它的身上没有PIT芯片定位设施,腹部也没有伤痕,证明这条鲟鱼不是5月17日金沙江放流的鲟鱼中的一条,根据体型判断,初步可以确定其为一条在野外环境中生存的长江鲟。

    经工作人员现场测量,这尾长江鲟全长106厘米,体长90厘米,体重5.47千克,鱼龄约3年,属长江鲟亚成体。经检查体表无外伤,活性高,在经过测量和拍照留证后,工作人员将其就地放流长江。

    野生三年,说明长江水质在改善

    “野生长江鲟鱼绝迹已有几十年时间,这尾大体型长江鲟又没有定位装置,其可能是此前放流的长江鲟幼体长大,也不排除其为放流长江鲟所繁殖的后代。”张新才说,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长江生态环境在向好的方向改善。

    据张新才介绍,当地对长江特有珍稀鱼类的增殖放流活动已搞了十余年,三年鱼龄的长江鲟能存活下来,说明长江水质适合鲟鱼生活;如果是早年放流鲟鱼繁殖的后代,则表明长江已有野生鲟鱼种类,说明长江生态得到进一步修复。

    “但要证明长江鲟鱼确已能野外自然繁殖,必须捕获10厘米以下的幼体。”张新才说,因为放流长江的鲟鱼,个体都在10厘米以上。“要是能捕获体长10厘米以下长江鲟幼体,就能证明不是人为放流鲟。”宜宾市翠屏区畜牧水产局渔政管理站站长刘小欢认为,如果长江出现野生长江鲟,就意味着长江生态环境得到了质的改善。

    据了解,自今年7月31日宜宾长江鲟协助巡护队成立以来,截至9月13日,共救助了长江鲟52尾。“10日早上渔民误捕的长江鲟,是协护队成立以来,在长江干流宜宾江安段发现的单体体长最长,体重最重的长江鲟。”长江鲟协助巡护队宣传员周涛说。

    初见成效:

    长江水生态环境 正在得到修复

    张新才称, 通过今年长江鲟救助队从救助鲟鱼的数量和鲟鱼大小来分析,可以证明去年中央环保督察对长江污染源的治理,对挖沙采石的禁采工作,对长江的生态起到很大的修复作用。

    “不管是从渔民捕捞鱼类上,还是我们误捕的鱼类上,其他鱼类和长江鲟等珍稀鱼类的数量上都明显比往年增加。”渔政部门提醒广大渔民和钓鱼爱好者,只要发现疑似国家保护动物都要主动向渔政部门报告,共同保护长江鱼类资源。

    宜宾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罗天志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长江地表水的功能区规划的是三类水质,但监测数据绝大部分指标都能达到二类水质标准。“只有几项指标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其他指标都是符合二类水质要求。”罗天志说,从宜宾江段多年监测数据来看,长江水质都不超标。

    金沙江是中华鲟、长江鲟生活和繁殖的重要天然水域。负责对金沙江宜宾段进行监测的宜宾市叙州区环境监测站站长夏玉灿称,金沙江同样属于三类地表水功能区,但监测数据显示其水质长期达到二类水质指标。

    “长江属于地表水,只要有一个指标超标,就认为不达标。”罗天志说,自“十二五”以来,长江宜宾段监测出来的数据,都是百分之百达标(三类), 总磷、氨氮、COD等数据呈逐年下降趋势,总体在往改善的方向发展。罗天志认为,长江沿线工厂排污进一步完善、场镇污水收集能力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增强,这些都是长江水质得以改善的原因。王代利 王思初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罗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