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 生活在这座城 幸福感持续提升
  • 生活在这座城 幸福感持续提升

    时间:2019-10-15 00:00:00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

    20191015_61904f7071ffa5222e7c93fd39d39174.jpg

    开通空中救援120通道

    20191015_a21dd03a9e447ece7fef5a18a17162b8.jpg

    第四人民医院新生儿无陪护病房

    20191015_9f9ccfb6a6e688c65fe8b9b8004b54d0.jpg

    市一院建成全市最先进血液净化中心

    20191015_3812936af82d6dc0e01dbb5fcd1ef167.jpg

    口腔医院隐形矫正技术

    20191015_13474bbe1e144bd7990018095d99f774.jpg

    第一人民医院全景

    20191015_5440ac32a584090d3692987f9bfe91eb.jpg

    平定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

    20191015_84bb8536114e9f98b5f0631e73f8f89b.jpg

    阳泉市泉西路


      绿意盎然,山城大地生机无限。桃河两岸,阳泉正在悄然生变。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编织起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网;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承载起群众对病有所医的期盼;民政救助不断完善,托举起困难群众的幸福梦;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的梦想成为现实……
      如果说经济建设是地方发展的根本,那么惠泽民生的社会事业就是地方和谐的根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直以来,阳泉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推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政救助、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幸福感越来越浓。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普惠兜底确保民生之安

      “去年市里两次给俺们提高了基础养老金,心里那是真高兴呀,政策越来越好,咱这日子也是越过越舒心、越过越踏实。”近日,家住阳泉市平定县的贾爱莲老人高兴地说。贾爱莲老人的这种幸福感正是去年阳泉市连续两次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这一为民办的实事带来的结果。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更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
      一直以来,阳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工作,始终把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摆在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保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坚持经济发展与增强社会保障同步进行,基本建立起了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制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与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了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使社会保险惠及更多人群。
      ——养老保险事业取得新成效。1986年9月,经阳泉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议定,阳泉市社会劳动保险机构正式成立,全称“阳泉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所”,这标志着阳泉市养老保险事业开始步入正轨,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2000年,“阳泉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所”更名为“阳泉市养老保险中心”,2011年又更名为“阳泉市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沿用至今。
      ——医疗保险事业取得新进展。阳泉市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路先锋”城市之一,始终走在全国的前沿阵地。
      ——失业保险事业迈出新步伐。阳泉市失业保险工作起始于1986年,失业保险工作开展先后经历了建立基本框架、调整提高、规范完善三个发展阶段,逐步走向法制化、社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
    健康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我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治疗,以前得去医院,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越来越完善了,我们居民签约了家庭医生,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我们这些慢性病患者的情况登记,那里的医生经常会上门服务,或者打电话了解情况,我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去社区卫生服务站咨询、做检查,真是越来越方便了。”这是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王师傅最真实的感受。
      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阳泉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医疗机构环境不断改善。阳泉市、县(区)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逐步增多,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医疗设施和医院环境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显著提升。
      ——公立医院的改革不断深入。阳泉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先后在县级和市级启动。2012年7月平定和盂县作为国家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启动,2013年郊区、城区和矿区作为省级试点县启动,阳泉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
      ——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不断推进。开展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是以实现“六统一”管理为抓手,完善县域一体、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加强。阳泉市围绕“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发展目标,不断加强基层卫生体系建设,通过实施国债项目、对口支援、县乡医联体建设等措施,全市每个乡镇和街道都有一所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建设了“巩固基本条件好的村卫生室为基础,发展联村建室和乡镇卫生院巡回医疗为补充”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确保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得到全覆盖。
      阳泉市社区卫生工作从2006年起步,通过资源整合、规范化建设、示范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全市设置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站44个),承担着全市50余万城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政救助政策不断完善——
    为困难群众撑起一片蓝天

      “又涨钱了!”今年1月1日起,阳泉市低保、特困再提标,城乡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城市552元、农村383元,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8700元/人/年,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6200元/人/年,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8600元/人/年……这一消息一经发布,让困难群众心里乐开了花、更倍感温暖。
      几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社会新形势,阳泉市积极破题,大胆创新,响亮地提出“服务更多的困难群体,为困难群体提供更多服务”的宗旨,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建设、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等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困难群众撑起一片蓝天。
      ——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最低生活水平,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社会救助工作涵盖城乡低保、城乡特困、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自然灾害救助、流浪人员救助、慈善救助、社会互助等方面。
      ——积极探索发展好养老事业。截至2018年底,阳泉市户籍总人口132.29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人口27.14万人,占比20.5%。老年人口增多,老龄化社会到来,养老问题成为阳泉一个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
      如何发展好养老事业,让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阳泉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养老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站在战略高度谋划和推进全市养老事业的发展,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8个。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持续推动。阳泉市社区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近三年,不断创新城乡机制、创优服务品牌,城乡社区治理取得明显实效。2015年,城区被民政部确认为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矿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郊区《“六个规范”织密乡村“法治”“德治”围栏》,荣获“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提名成果”。
      ——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近年来,阳泉市借力改革东风,完善内部管理,进一步简政放权,为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截至目前,全市社会组织达到550个。2013年,阳泉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受到省人社厅、民政厅表彰,被评为“全省社会组织管理先进单位”。随着阳泉市《关于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出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阳泉市始终坚持把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和维护退役士兵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自1978年以来,共接收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14472人,其中安置工作岗位13976人、办理自谋职业496人,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1176.8万元,较好地完成了安置工作任务,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升——
      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昔日坑坑洼洼的“泥水路”变成平坦漂亮的“水泥路”;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休闲健身的小游园;过去城乡接合部环境脏乱差,如今经过改造面貌焕然一新……
      “几年没回来,咱阳泉变化太大了,交通四通八达、环境优美宜人、城市干净整洁、城市设施日渐完善、城市品质日益提升,生活在这座小城真是惬意而幸福啊。”近日,从外地回到阳泉探亲的小伙儿赵瑞连连赞叹道。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这些发自内心的感叹正是阳泉市树牢“为人民建好城市、为人民管好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上下硬功夫带来的结果。
      ——保障性住房圆了群众安居梦。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改善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居住条件、造福百姓的一件大事。阳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建设保障性住房、构建住房保障体系作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对保障房建设这项重点民生工程高度重视,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村镇面貌焕然一新。南大街、义平路的“两路”综合整治,拆迁面积达15.76万平方米,整治后的南大街、义平路成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为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树立了标杆和典范;借“两路”整治东风,开展了全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创建保洁示范街9条、省级容貌示范街7条;乡村清洁工程圆满完成。
      ——市政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仅2017年,阳泉市就实施了中环快速路、洪城北路北延、化义路、中央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三路两园”建设,不仅拉大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市品位,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实现了人民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完成了华盛北路、新泉北路改扩建工程,有效解决了该路段肠梗阻问题;为解决城市内裸露地扬尘问题,实施建成区11块裸露地,近3万平方米绿化工程。
      ——为民办实事全面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是2018年阳泉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事项之一。阳泉市专门印发了《阳泉市市区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在城区、开发区先行开展试点,计划综合整治老旧住宅小区28栋,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持续推进城市停车场建设。
      春风化雨润心田,伴随着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今,阳泉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干净、宜居宜业,生活在这座城的老百姓由衷地感叹:“这座城市虽然不大,但生活在这座城,它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越来越浓。”

    本报记者 张文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