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 坐看云起 境由心生
  • 坐看云起 境由心生

    时间:2019-09-18 00:00:00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

    20190918_dcb811dfadfe38e4efeb6f41eccadbe3.jpg

    20190918_f140c3cb960d6ff445cfc9fef3e5b194.jpg

    动车首次驶出雁门关。

    20190918_888fd5566024929f3beffaad6f19b213.jpg

    高铁列车乘务员在做出发前的准备。

    20190918_75a4f5d78849b3660db53f022c1bacbb.jpg

    长子县农村客车行驶在县道岚海线上。

    20190918_7fb8d83cef84e97df9ec55b16da76776.jpg

    大秦线塔山装车点。

    20190918_ee89116c9c6782a9bb7efd3e9792711c.jpg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停机坪一角。


      

    “望河兴叹”已成历史

      39岁的董瑞勤是个爱说爱笑的运城姑娘,嫁到河南已16个年头,在三门峡市开着一家“农家乐”饭店。平日里生意红火,家庭和睦,日子过得本应无所忧虑。可多年来她心中一直有一件委屈的事,就是回家的路不好走。
      “我娘家住在芮城县,之前回去要坐渡船,可并不是想什么时候走都可以。每年黄河都有三四个月水位浅,行不得船;冬天又有河面结冰期,有时候到了渡口一看这个情况,心就凉了。隔条黄河,好似隔着千里,看着家在对岸,就是过不去。”董瑞勤说起多年来回家的艰辛,眼角泛起泪花。
      现在好了,一桥飞架南北,将山西与河南打通,董瑞勤再也不必“望河兴叹”。8月23日,由山西路桥集团投资建设的,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波形钢腹板矮塔斜拉桥——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运宝黄河大桥开通运营。“半个小时就到家门口了,感觉心情高兴地飞上天!”董瑞勤笑得合不拢嘴。
      运宝黄河大桥是我省高速公路规划网“三纵十二横十二环”西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G59南北纵线呼和浩特至北海的一个重要节点。大桥北接运宝高速解陌段,由芮城县跨越黄河进入河南,连接三淅高速,与连霍高速形成四路互通。桥梁全长1690米,宽32米,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大桥主桥主跨200米,是目前世界同类结构桥梁中最大跨径。
      项目于2015年9月1日正式开工,省交通运输厅将其列为全省唯一的一个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为此,运宝大桥人咬定项目创优目标,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践行“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品质工程十六字方针,项目质量、进度目标如期实现。2018年6月20日全桥合龙,10月12日主体工程胜利完工,11月20日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今年,该项目获“中国钢结构金奖”。

    本报记者 杜 鹃


    火车通到家门口

      “要说今年最高兴的是啥?我觉得应该是动车通到了咱家门口。”9月16日,刚刚从西安旅游回来的朔州市应县居民康翠荣高兴地说。
      “真的是方便多了啊。”拉呱起这些年交通发展给她生活带来的变化,在应县经营着一家农资商店的康翠荣打开了话匣子。
      雄关雁门,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一直不通火车,连绵的大山成为应县老百姓与省会太原和晋南地区联系的巨大阻碍。
      “送完孩子,从太原往回返时天已经擦黑。没想到的是,刚上了雁门关盘山公路,面包车灯居然坏了一个!凭着微弱的灯光,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大货车,挪了一个多小时才翻过了大山。”回忆起高速公路没有开通时,送孩子去太原上大学报到的经历,至今让她的心怦怦直跳。
      其实,弯急沟深而又大车众多的雁门关盘山公路,不只让康翠荣提心吊胆。在高速公路通车之前,几乎所有雁北地区出门的人都有在翻过雁门关后就向家里报平安的习惯。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雁北地区百姓出行终于摆脱了被雁门关盘山公路“支配”的恐惧。
      “对于我来说,这些年应县交通有三个进步,一步一个台阶。高速公路通了,火车通了,动车也通了。”康翠荣说,自从2014年通火车后,去太原便再也不坐大巴车了。
      “今年动车通了,有事太原应县跑起来更方便了。”康翠荣笑着说,得知今年“五一”要开通动车,早早便买了票带着七旬的父母专门体验了一把。
      “听说大同到张家口的高铁很快也要通车了,从内蒙古集宁到大同再到原平的高铁线路也安排上了。”康翠荣感慨地说,从几十年不通火车,到如今有了动车,交通越来越方便了。不仅咱本地人出门频率越来越高,这些年外边来应县旅游看木塔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康翠荣笑着说,已经和父母说好了,等到去集宁的高铁开通后,再带他们去趟内蒙古,体验体验。

    本报记者 常慧忠


    坐飞机出远门伴着好心情

      9月16日下午,太原市民张先生和爱人早早来到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太原机场),准备在机场用餐之后,搭乘海航执飞的HU447航班,前往悉尼看望上大学的女儿。
      回忆前两年看女儿的历程,张先生脸上写着“艰辛”:“以前去悉尼,需要先到上海倒飞机,因为想给孩子多带些家乡的东西,所以每次都需要拖着四五个大箱子辗转,好几次因为航班时间太晚,还需要多在机场附近住一晚,十分劳累。”
      自从去年开通了太原至悉尼的直飞航班,张先生夫妇轻松了许多,“现在从家门口就可以去,19∶20从太原起飞、22∶25到海口经停,次日01∶30从海口起飞、12∶50就可以到达悉尼。不用搬着行李到处跑,十几个小时就能到,真的很满意了。”
      太原-海口-悉尼航线是我省开通的第一条通往澳洲的远程洲际航线。2019年,太原机场累计开通国际航线15条。
      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时,太原机场候机楼的餐饮店悬挂出了“同城同质同价”牌,向广大旅客作出品质和价格承诺。太原机场候机楼商业管理人员全面展开了餐饮价格调研、比价工作,让这次的机场“同城同质同价”,不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
      张先生夫妇进入太原机场的李先生餐厅用餐,二人点了一份“牛肉面+素双拼+饮料”套餐和一份“香辣牛肉饭+汤”套餐,总花费不到70元,吃得营养且划算。
      太原机场从2018年底开始制定太原机场餐饮价格整体下降20%的工作目标,对旅客需求较多的餐饮和饮品进行限价管理,提出机场候机楼范围内一壶茶不超过80元,一杯茶不超过40元等限价措施,彻底改变了过去机场餐饮的“高价”现象。
      目前,太原机场两个航站楼内5家连锁餐饮机构的6个门店承诺并实现了机场“同城同质同价”,在门店的显著位置张贴了“同城同质同价”提示牌。

    本报记者 杜 鹃


    “四好农村路”修到村民心坎上

      “旅游公路修通之后,不仅我们到县城方便了,更带来了许多进山的游客。村里开有农家乐、乡村酒店、土特产商铺,我们种的香菜、小米、蘑菇、土豆等特别受游客欢迎。这条路啊,修到我们心坎上了。”9月15日,阳曲县六固村村民陈树林告诉记者。
      六固村位于阳曲县北小店乡东北5公里处,是一个有225口人的山村,其紧邻三郎洞自然保护区。然而六固村原先的进村道路仅是一条宽3.5米、简易铺筑的沥青路,不仅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更阻碍了无数游客的进山旅游之路。
      “一定要将路先修出来!”这是阳曲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牛增泉在得知当地实际情况后对村民们作出的承诺。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三郎洞旅游公路竣工通车,起点位于安北线k6+190处,向西北经六固村,终点位于三郎洞景区停车场,全长6.3公里,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7.5米,路面宽6.5米。这条路不仅使村民们出行更便捷,也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交通建设同样为与六固村相距10余公里的扫峪村带来了巨大变化。村里年逾六旬的王文珍感慨:“原先道路坑坑洼洼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门别提多麻烦了。现在路修好了,村民们饲养的牛羊、鸡鸭有人上门收购了,挣的票子也多了,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越过越带劲。”
      扫峪村原有道路为水泥砼路面,因年代久远和村内养护不到位,原有路面几乎全部脱落。阳曲县交通局今年组织对村内道路进行路面改造,先对断板、坑槽进行切除修补,再对路面进行清洗,布洒粘层油后铺中粒式沥青砼,最后喷涂热熔标线。改造完成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这是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缩影。今年1-8月,全省“四好农村路”完成建设里程9127公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开复工里程2629公里、建成521公里。路不仅连接家和外面的世界,也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巨大助力。

    本报记者 晋帅妮


    守护一条流动的“煤河”

      1988年12月28日,大秦铁路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营,湖东车辆段也应运而生。
      作为湖东车辆段第一批职工550人中的一员,当年18岁的王日平,参加了誓师大会。大会上,老段长的铮铮誓言,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激情。直至现在,身为湖东车辆段湖东运用车间主任的王日平还对当时老段长的语气语调记忆犹新,那种群情激昂、奔赴“战场”的心情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当时的大同市城区很小,御河以东就出市区了,跨过御河桥就预示着这些人要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湖东车辆段湖东运用车间检车员程晓军解释说。当时,许多党员带头报名,党支部也积极地做工作,第一批职工去湖东、茶坞时,大同站还有父母送孩子、妻子送丈夫的场景,就像是奔赴前线一样。
      其实,从那时起,“负重争先、务实创新”的大秦精神就已经生根了。就是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职工们依然乐观积极、快乐工作。他们是见证者,更是创造者。
      2002年大秦铁路运量突破1亿吨后,原先的行车组织已不适应运量变化,列检现场作业成了制约湖东、茶坞两个枢纽行车组织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5T技术应运而生。
      王日平说,它实现了“人控”向“机控”、“室外”向“室内”、“静态检查”向“动态检测”三大转变,将车辆技术状态的监控水平提升到了数字化计算机网络监控时代。
      因此,湖东车辆段5T系统作为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与应用部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如今,年运量突破4.5亿吨的大秦铁路,犹如一条“煤河”,以每秒近13吨的流量,源源不断地将煤炭运达秦皇岛港。
      王日平表示,从最初载重60吨的C63货车、编组72辆,到如今的2万吨重载列车C80货车、编组210辆,大秦铁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惊羡国外铁路货车的性能,到制造、配属运用自主研发的重载货车,我国煤炭专用货车完成了一个华丽转身,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之一。

    本报记者 张 毅

      本版责编:安晓奕 版式:刘铁军 制图:薛海鸥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