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 阳泉市郊区行稳致远走好“三条路”谱写城乡统筹新篇章
  • 阳泉市郊区行稳致远走好“三条路”谱写城乡统筹新篇章

    时间:2019-01-17 18:02:22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作者:

    荫营新城

    桃河民俗文化园全景

    天道酬勤,日新月异。刚刚过去的2018年,阳泉市郊区干部群众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深入推进“转型项目建设年”和“工作作风转变年”活动,着力走好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三条路”,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示范区,倾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阳泉郊区新篇章,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新进步,迈入了新境界。

      三大支撑聚力转型升级

    仲冬时节,寒意渐浓。阳泉市郊区大地,项目建设风生水起。2018年11月19日,国道239线阳泉市郊区过境河底至荫营段改线工程项目工业园区互通工程开工。国道239改线工程作为荫营工业园的主轴干线,向北对接盂县,向南通过新城大道与阳泉市区相连,建设里程全长13.66公里,项目总投资12.69亿元,预计2020年通车。建成后将形成阳泉市郊区至盂县的快速通道,打通阳泉南北向经济发展主轴。这项工程是推动一方发展、惠及民生的重大项目,是阳泉市郊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走好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三条路”,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示范区的生动实践。

    2018年以来,阳泉市郊区区委、区政府积极落实省、市“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要求,坚持用大项目推动大发展、用好项目引领新转型,全面掀起总投资242.4亿元、共计71个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热潮。为确保“转型项目建设年”各项工作开展,阳泉市郊区出台实施方案,制定考核办法,将目标任务逐项细化量化,逐一分解落实,组织开展“前期手续集中办理月”“集中开工月”活动,加快项目落地。对全区“十大工程”“十大项目”确定包保领导,认真落实“一项一牵头、一周一检点、一月一汇报、一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年底大交账”推进机制,让包项目领导靠前指挥,“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以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为重点,定期督查、检查、通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目标任务落实情况,掀起“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建设高潮。同时加大责任落实和考核兑现力度,对服务不到位、作风不扎实、工作走过场以及为项目推进设置障碍的人和事,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阳泉市郊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提升效能,积极作为,精准施策推动金融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积极参与PPP项目的策划运作,总投资16亿元的国道239改线项目和水务一体化项目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并双双入选省级示范项目,成为阳泉市首批列入省级示范项目的PPP项目。

    为支持中小企业成长,阳泉市郊区坚持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产业上引导、服务上跟进,持续开展“助保贷”业务,用足用好产业扶持资金和过桥资金,推进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共为29家企业融资11097万元,帮助14家企业过桥贷款10569万元,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联合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持续盈利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进行摸底,将符合条件的10家企业充实到晋兴板(四板)企业后备资源管理库。继续推动“新三板”上市工作,加大对阳泉通宝鑫能公司的支持协调力度,帮其融资500万元,引入财务、法律、证劵等中介机构,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

    阳泉市郊区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步伐,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8年,阳泉市郊区与外来客商共签订百万元以上经济合作项目18项,签约金额116.5亿元,12个项目落地开工。其中,总投资2亿元的北京初兴木业有限公司梵尔奇品牌家具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正式投产;总投资1亿元的科技孵化器及航天建筑研究设计院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中试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预计今年5月投产;投资4.5亿元的汉韵瓦业年产8000万片釉面瓦项目和中庸科创年产10万吨空心微珠建设项目,办公楼、实验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厂房建设正有条不紊进行中;投资13.6亿元的阳泉市中旭鑫源智慧生态医养敬老项目,规划建设用地1021亩,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3000名以上老年人颐养天年,带动2000余人就业。创新招商引资思路,实施代理招商、乡情招商、展会招商,积极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招商展会,特别是在赴深圳和杭州招商活动中,分别签订了山西景润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的低品位铝矾土循环利用项目和山西快成物流投资1亿元的阳泉快成物流园项目。此外,总投资15亿元的包括铁路发运站、红岩重卡4S店、LNG加气站、综合服务区在内的天津陆港项目落户该区,对于加快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三大举措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冬日的暖阳下,位于刘备山脚、新城大道边的三泉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楼房正在拔地而起,一个水、电、暖、气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的现代化住宅小区,在不久的将来将全面建成。届时,6400余名三泉村民将彻底告别世世代代和泥打炭、生火做饭的生活方式,搬进和城市人一样居住环境的楼房内,开始新的生活。项目总投资15亿元60万平方米3170户,这是阳泉市郊区区委、区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的一个缩影。

    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以来,阳泉市郊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发展布局,高品位规划和建设农民集中居住新社区,促进城乡建设有序、合理、协调发展。大力支持生态新城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平阳路一期建成通车,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竣工并投入使用,二青会射击射箭比赛场馆主体完工,高铁新站交通枢纽、平阳路二期、宁波北路、洪城路北延等项目进展顺利。进行了11个城中村改造,总建筑面积199万平方米,有7734户、18443人住进楼房,城乡统筹步伐进一步加快。同时,总投资3.3亿元的阳泉市政务服务中心工程竣工,即将入驻。水务一体化项目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项目建成后,能够解决12万人安全饮水和10万亩耕地灌溉用水问题。总投资1.09亿元全长3.68公里的207国道绕城改线工程预计今年6月通车,是解决国道穿镇区而过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减轻建成区污染的重大工程。

    全方位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阳泉市委立足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社会幸福指数、提高城市品位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郊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倾全区之力狠抓创卫工作。建立区级领导包片负责制和区直单位包村(社区)联系制,22名区级领导包点30个责任村(社区),64个部门、相关企业包保村(社区),机关干部每周开展义务劳动,全区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创卫氛围。围绕重点弱项,狠补工作短板,累计投资5000万元,完成市下达73项工程中的54项;整治“四堆”、厕所改造、清淤河道、拆除临建房屋均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医疗机构和学校禁烟、健身设施更新、“三小”行业整治等13大项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开展荫营东西大街、江正大街等重点街路综合整治,加大园林绿化力度,荫营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65.8公顷,绿化覆盖率42.2%。作为全省人居环境改善示范县(区),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确定10个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4个市级环境整治示范村、19个市级人居环境提升村。加速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选择西南舁乡“北7村”作为全区集中连片环境整治重点区域进行打造。突出生活垃圾清理,突出厕所粪污治理,全区已改造农村厕所400多座。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大力实施河底镇区生活污水管网工程。突出清洁能源改造,圆满完成2018年冬季清洁取暖工程,全区12357户群众成为煤改气、煤改电的受益者。

    全覆盖城乡居民公共服务。阳泉市郊区区委、区政府围绕“学有所助、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乐有所处”,扎实推进各项民生事业,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全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一年教育免费持续落实,中职资助、幼儿资助、高中资助和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全年共发放201.96万元,受助学生2611人次。2018年大学生生源地贷款1140.54万元,1705名大学生受益;“营养改善计划”标准大幅提升,全区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65.34万元,受益学生990人。设立医疗扶贫“绿色通道”,对持有扶贫手册的患者,区、乡两级医疗机构优先挂号、住院、安排检查和手术,符合转诊规定的患者优先安排上下转诊。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区人民医院共对74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医疗保障扶贫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双签约”政策,与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签约,双签约率100%,同时,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到100%。为保障全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正常运营,阳泉市郊区为运营的98所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下拨运营补助资金152万元,缓解村集体特别是贫困村的资金压力。同时,阳泉市郊区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健康的公共文化产品作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载体。一年来,“三节”群众文艺汇演、桃林沟新春灯展、西南舁乡正月民俗文化活动凸显地方特色;“颂歌新时代、唱响新征程”“群星风采”夏季广场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全区公共文化活动成果;迎“七一”红色经典诵读比赛、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场舞展演活动、“文化惠民、免费送戏下乡”慰问活动、公益讲座及培训活动等异彩纷呈。

    三大体系推动基层治理

    阳泉市郊区坚持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通过健全三大体系,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

    阳泉市郊区采取“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等形式组建了园区发展、社会管理、村企和谐、区域产业、村社联动5种类型16个联村党委,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动员经济强村和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开展“牵手行动”和“百企帮百村”活动。桃林沟村与大南庄村在全市首先实现跨乡镇并村,既解决了桃林沟村发展空间狭窄的问题,又解决了大南庄村脱贫攻坚的难题。创新发展思路,立足全区城镇化率高、城镇化水平低、人员结构杂、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新建了4个城市社区和15个农村社区,补齐历史短板。2018年,按照省、市要求,承接了开发区12个社区和11个农村的社会管理职能,组建了开发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区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阳泉市郊区坚持先整顿后换届,开展了以整顿软弱涣散村级组织、“村霸”问题集中整治、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农村党内政治生活、强化舆论宣传教育为内容的整顿乡村秩序创优发展环境“五大专项行动”,确保了换届顺利开展。固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三虎跨村兼任龙光峪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王耀忠等24名本土人才实现了回归。召开了村干部任前培训及履职承诺大会,组织村干部开展“十项承诺”,明确违反承诺自动辞职,并以此为辞职书,做到了知责、明责。

    阳泉市郊区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打造山西版村级权力清单的批示精神和市委试点工作要求,对全区乡村治理进行把脉会诊、解剖麻雀,选定固庄、汉河沟、南沟3个试点村,组织区、乡、村三级干部进村入户征求意见建议,厘清村级权责,制定决策、管理、服务、公开4大板块30条权力清单和工作流程,做到事项名称、责任主体、操作规范、运行流程明明白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四议两公开”基础上增设“动议”和“民议”,强化上级、法律、政策的把关作用,解决了村民代表不代表村民的问题。李家庄乡冯家庄村在新村建设、整体拆迁过程中,从工程启动到方案制定,从化解矛盾到思路调整,从工程中断到项目重启,先后4次运用民议表决,确保了工程如期竣工,百姓和谐入住。坚持“创新思路、试点先行、尊重民愿、把握步骤、分类实施、依法操作”的工作原则,顺利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144个村完成了清产核资、身份确认、折股量化工作,并选举成立了经济合作社。通过用好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两个治村“小宪法”,制定《农村干部管理20条》和党员“八不准”禁令,开展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家庭全员承诺,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通过设立村级纪检委员,派驻监察联络员,组建“助廉协会”,进一步强化监督合力;通过发挥区集体资产交易平台作用,严把重大工程招投标程序,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等措施,进一步规范监督程序。近年来,阳泉市郊区形成了全覆盖、无死角的严密监管体系,共有20余名村干部因违反管理制度而自动辞职或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阳泉市郊区健全保障体系,凝聚各方合力。创建国家级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村镇4个、市级文明村26个、区级文明村57个,打造了30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阵地建设示范村,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全省知名的先进村、模范人物。如桃林沟村被评为“第九届中国十佳小康村”,枣园等村跨入全国文明村行列,固庄村社区荣获“全国幸福社区”称号,汉河沟村被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桃林沟村党委书记李乃珠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李家庄乡汉河沟村党支部书记宋晓文被授予全国农业战线劳动模范等等,成为乡村治理的推动者、践行者。全区各村广泛开展了“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固庄村将传统的庙会唱戏改为由村民家庭表演节目,节省下来的资金作为村民奖励,营造了人人争做文明村民的良好氛围。近两年来,阳泉市郊区“三基建设”累计投入达到6193万元,是2016年的5.7倍。乡镇运转经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农村“两委”主干报酬、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均已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为基础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构建区、乡、村三级民事代办服务网络体系,各级党员干部共为群众代办民事8000余件,为群众节约资金300万元。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担当。2019年,阳泉市郊区区委、区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全省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和阳泉市委“聚力‘六大突破’、实现转型崛起”的总体要求,以党的建设为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生改善为己任,守好底线工作,着力走好“三条路”,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示范区,继续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创造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新辉煌。

    本报记者白雪峰 本报通讯员高金 曹新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