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眼假”的东西为何老年人却深信不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重养生和保健,而诱导和欺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情况屡屡发生,轻则导致老年人钱财受损,重则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也严重影响了家庭和谐● 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骗局,一方面,许多老年人由于缺乏子女陪伴,内心孤独,难以经受住推销人员打感情牌;另一方面,老年人往往难以辨别推销人员的“钓鱼”手段,易上当受骗● 对保健品“坑老”现象进行打击需要各级市场监管、公安及相关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机制,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手段,提升保健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山药牛髓粉蛋白固体饮料”“纳豆激酶红曲”“珍硒虫草浸提粉”……在安徽宿州83岁的高大爷家中,堆满了各种品牌和种类的保健品。高大爷的女儿高女士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这还只是一小部分,有些已经吃完了,老两口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了30万元,现在全买保健品了,这些年来每月的退休金也一分不剩。”“印象最深的是老爷子买过的‘保健醋’,300元一瓶,一箱12瓶,他一下买了5箱,4年了还没吃完。我拿来尝了下,味道跟平时家里吃的醋没什么区别。”高女士说,家里人不是没劝过,还骂过上门的销售人员,但父亲根本不听,还气得不轻,实在没办法,只能由他去了。类似的经历,不少家庭都遭遇过。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重养生和保健,保健品市场欣欣向荣。与此同时,上门推销、组织活动,虚假宣传夸大保健品功效,诱导和欺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情况屡屡发生,轻则导致老年人钱财受损,重则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家庭和谐。保健品“坑老”为何屡屡得逞,屡禁不止?如何有效整治这一问题?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骗局瞄准老年人深信不疑频中招在高女士看来,这些“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就是在街上给路过的老人发传单,嘘寒问暖,让他们去听讲座,逢年过节送些米、面、油,卖的也都是“一眼假”的东西,“可老人就是深信不疑”。高女士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推销人员还建了社交群,群里经常举办健康讲座,讲授所谓的养生秘方和健康常识,实际上都是为了兜售各种保健品。记者尝试加入这些社交群,但对方十分警惕,迟迟没有通过。后来得知,只有由购买过保健品的老年人推荐,才能审核通过进群。“我本来也想进群打探下,但根本加不进去,我父亲现在也不让我看群里的消息,听讲座时也回避我们子女。”高女士说,父亲几乎被“洗脑”,有时候遇到纠结是否购买保健品的其他老年人,他还会“以身说法”,甚至被销售人员当做成功案例向其他人进行宣传。高女士决定与推销人员当面对质,“拆穿”他们。有一回,她堵住上门推销人员,“我就骂他们没良心,要是你自己的父母你会这么坑他们吗,再来我就报警”。结果高大爷立马急了,当即反驳女儿:“我没花你一分钱,买保健品是为了身体好,你有什么资格管我?”“我父亲近七八年来没怎么生过病,因为他生活习惯比较好,每天坚持锻炼,定期去医院检查。可我父亲却把这归功于吃了那些保健品,坚持认为‘我要不吃保健品早就住院了’。”高女士无奈地说,家人对此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记者通过一线采访、梳理公开报道发现,不法分子通过免费理疗、赠送礼品、健康讲座、“专家”坐诊、返还红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等五花八门的方式,与老人拉近关系、向老人推销保健品,这些保健品不仅价格高昂,还存在非法添加激素等质量问题,实属“坑老”行为。“除了健康讲座,电话推销保健品也是常见的一种‘坑老’骗术,骗子用一套‘话术’、多部电话,不停用虚拟号码向全国各地拨打推销电话。在他们的口中,这些保健品无所不能,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宿州市公安局埇桥分局桃沟派出所民警杨俊楠说。他举例道,其辖区的曹大爷有一天接到推销电话,对方自称保健专家,称推荐的保健品能够治疗曹大爷的相关病症,一个疗程见效。曹大爷买后没见效,打电话质问时又被忽悠买了一个疗程,仍未见效,对方又推荐其他保健品,被拒绝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了。遇到问题不举报不配合调查取证为何保健品“坑老”行为屡屡发生?一些推销人员与老人只见过几面,有的甚至素未谋面,却让老人深信不疑?在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任超看来,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骗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许多老年人由于缺乏子女陪伴,内心孤独,难以经受住推销人员打感情牌;老年人往往难以辨别推销人员的“钓鱼”手段,保健品骗局通常是以办健康讲座、送礼品的方式进行,逐渐让老年人放下心理防备、建立起信任感,再加上使用时下流行的专业术语故弄玄虚,让老年人难以辨别真伪,进而购买产品。“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科普文章,或宣传力度、影响力不足,加上老年人缺少相关专业的基础认知,很容易被保健品厂商的夸张宣传或免费体验所吸引,一些障眼法在他们身上频频奏效。”任超说。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我国老年人消费权益保护研究》显示,近些年,保健品骗子屡打不绝,与市场监管和社会监督不严有关。监管部门针对保健食品的日常监管,主要是现场查看索证索票、抽检、受理群众举报等方式,监管手段比较单一,监督力度不够。同时,我国保健食品的行业协会发展还不太成熟,难以推动建立行业自律。中国法学会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介绍说,从有关部门受理的投诉举报来看,老年人遇到问题一般不会主动举报,大多由其子女或家属发现后才投诉。有的老年人不愿意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导致查处难度大,也纵容了不法商家。此外,一些不法商家采取错开工作时间、不断更换地点等方式,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展违法违规经营活动,这也加大了对保健品“坑老”的治理难度。在上海中联(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小明看来,保健品“坑老”行为发生后,想要维权十分困难。一方面,一些老年人法律意识淡薄,有的受骗后还帮骗子说好话,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表现得不配合;另一方面,不法分子警惕性强,不断变化营销模式且避免留下相关证据。据公开报道,还发生过这样的案例:在维权过程中,执法人员组织调解,好不容易促成退货还款,但推销人员却大打感情牌,通过向老年人送“关怀”,“痛陈经营困难”等手段,让老年人背着家属向执法人员提出改变执行或放弃维权的要求。行刑衔接强打击多管齐下共治理整治保健品“坑老”问题,相关部门正在行动。近日,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会议强调,要针对老年人的涉诈App、非法养老服务机构、涉老“保健品”、非法集资等乱象开展重点整治,并强化分级分类处置,确保整治到位;要完善行业监管机制、行刑衔接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为规范行业发展、铲除涉养老诈骗土壤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2021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生产销售“毒奶粉”、利用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等犯罪的定罪处罚作出规定,进一步织密依法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法网。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保健品“坑老”案件频发,犯罪性质恶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解释》明确规定,实施此类犯罪,符合诈骗罪规定的,依照诈骗罪定罪处罚。如果销售的食品不合格,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针对保健品监管难问题,陈音江认为,可通过加强联合监管,创新监管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监管实效。对保健品“坑老”现象进行打击需要各级市场监管、公安及相关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机制,构建多部门间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执法监督系统,同时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手段,提升保健食品安全监管效能,降低监管体系运营成本。“根据广告法,若消费者受虚假广告欺骗误导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造成合法权益受损,广告主应承担民事责任。若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与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先行赔偿。消费者也可以根据食品安全法进行维权。”在任超看来,老年人及其家属可以借助消费者协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进行维权,以避免维权中零散个体力量不对称的局面。陈音江建议,社会共治是解决保健品“坑老”问题的重要手段,新闻媒体应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保健品问题的监督曝光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督促和引导保健品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的舆论导向;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畅通消费者维权通道,鼓励和方便老年人遇到问题及时投诉举报,依法维权;司法机关应落实好民法典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要求,对于侵害不特定多数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让他们“痛到不敢再犯”。□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本报记者 赵 丽
保健品“坑老”现象调查:家里劝不听 一生气只能妥协
- 杨梅大丰收,杨梅节也快开幕了 萧山所前镇百名村嫂上抖音带货
“你知道什么样子为酒鬼、酒圣、酒神吗?酒鬼就是每天烂醉如泥,酒圣就是每天都要喝一点的,酒神就是能品出酒的味道的人。”...
- 关键词:杨梅 抖音

- 婚纱飘飘,这一刻仿佛回到十年前
钱江晚报联合浙江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推出“抗疫勇士·点亮心愿”公益体彩助梦行动,向那些在疫情期间奔赴一线的抗疫勇士们致敬,为他们点亮那一直埋藏在内心的、因为...
- 关键词:婚纱照

- 黑鸟频频扔“粪弹” 高速缙云收费站员工打伞上下班
黑鸟频频扔“粪弹”,高速缙云收费站员工打伞上下班,背后原因很暖:黑鸟施袭原是为了保护自己孩子,为鸟搬新家后冲突化解。...
- 关键词:收费站 乌鸫

- 国外"男友"寄数百万现金回国受阻?女子执意转账交“保证金”相助,民警赶来了!
身在国外的“男友”寄递数百万现金回国,包裹被海关扣押,需要缴纳大额手续费才能寄回,武汉一名女子接到网上认识的男友求助,来到银行坚持要求转账,结果银行工作人员报了...
-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

- 众筹还钱?警方定性:明显是传销骗局,小心债务不减反违法
今日,当阳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透露,根据群众举报,警方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在该市玉阳办事处东群路查处一自称“有钱还”平台经营点。...
- 关键词:众筹

- 被“免费电饭煲”诱进刷单群,六旬婆婆被骗走2.4万元
看到朋友圈里一个“免费领电饭煲”的信息,60多岁的胡女士有些心动,不料落入刷单骗局,骗子让她小尝甜头后骗走2.4万元。...
- 关键词:朋友圈 电饭煲

- 4月24日0时至12时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 4月22日8时起 胶州市解除5处封控区2处管控区
- 中消协发布年度报告 星巴克、大润发、特斯拉等被点名
- 莱西争创一流营商环境 打造胶东半岛经济隆起带
- 为企服务“再加码” 莱西经济发展稳健复苏
- 青岛计划为独居老人升级智能远传水表 太清路社区试点
- 市北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TEU集装箱部落4月底竣工
- 租售银行卡非法获利 三名被告人触犯“帮信罪”获刑
- 实现零突破 山东首台套重型燃气机组示范工程在青岛开工
- 崂山区实施更新造林8605亩 区辖海湾监测全覆盖
- 4月22日起 西海岸汽车东站陆续恢复长途客车营运
- 每日3·15|加重消费者责任、优惠说没就没 这些开发商的陷阱要警惕
- 青岛对停车收费新政征求意见 收费标准等将有调整
- 开展同城便捷生活行动 胶东经济圈推进25项重点任务
- 李沧区4月24日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 附采样点
- 三站路内三次让座 青岛八旬老人暖心之举让人动容
- 市北区“北爱人才”活动启动 推出超千个工作岗位
- “鱼刺卡喉咙案”告了医院五年 崂山检察监督拔“心刺”
- 青岛小作坊监督抽检合格率逐年提高 2021年达97.6%
- 青岛粮油工业总产值再创历史新高 位列山东第二
- 高新区金茂览秀城预计10月开业 东方伊甸园建设加速
- 牙刷只有保质期没写生产日期 厂家称责任都在卖方
- 城阳、崂山区交界处山火已于21日扑灭 无次生衍生灾害
- 市北区首届“读书节”启动 让阅读成为市民的文化时尚
- 春节后一直停工 阜丰悦澜湾仍未提交复工申请
- 新购轮胎不到一年出现裂纹 途虎养车已给客户更换
- 交完认筹金没参与购房 蔚蓝创新天地三年未退
- 城阳区4月24日开展第九轮核酸检测 附采样点
- 4月22日0时至24时山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例
- 青岛市电影院、剧本杀等密闭场所恢复营业
- 信新相映助力市北核酸检测 志愿者奉献着充实着
- 青岛升级大雾橙色预警 辖区部分高速暂时封闭
- 4月23日0时至24时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 市北区政务服务进楼入园 助力总部经济崛起
- 4月23日0时至24时山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5例
- 价格便宜 品类丰富…… 临期食品可以放心购买吗?
- 网购春装到货已过季 商家预售规避风险成新霸王条款
- 布洛芬换个粉色包装就多卖十元 温柔背后是消费陷阱
- “外包装仅供参考” 这些春日限定款打开后可能失望
- 疫情期间互联网买菜风靡 遇到缺斤短两消费者难维权
95后编码者黎灿德: 参与健康码研发,是我的幸运
浙江元素溢满皖南古城 安徽池州三成大项目来自浙企,很多企业找到新沃土
武汉红色卫士-星光耀志愿者谢谦回忆抗疫经历:按下红手印,请战赴火神山抗疫
有奖速来!湖北应急动漫形象征集活动火热启动
- 北京阻断传播再出台四项措施(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 北京阻击疫情再出台三项措施(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 上海奉贤等区开展常态化防疫压力测试
- 上海有序推进农贸市场复市(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 一团伙以“拼团返款”名义实施诈骗 来历不明的网购链接,千万别点
- 落实防疫不到位 和平区14家场所被点名
- 西部(重庆)科学城优化营商环境,推出34项重点改革举措
- 美学意蕴,充盈乡土民居(艺术改变乡村)
- 五一假期长三角铁路把牢防疫关口,预计铁路客流总体低位运行
- 劳动节 蜀山区统计局志愿者为孤寡老人送上“爱心大礼包”
- 泰宁佛教要求僧众安居期把握四项原则
- 这些高校毕业生 高新区发万元补贴
- 甘肃省持续整治“四风”问题为基层减负
- 嘉峪关高科技塑“丝路乐园”:千里河西走廊有“动静”
- 彭于晏起诉健身公司侵权胜诉 被告需赔偿约31.3万
- “网购嘉年华”展现湾区经济活力
- 超千亿元!广西首次完成碳酸钙资源富集区勘查
- 有你母校吗?广西公布第一批50所非遗传承教育示范学校
- 贵州8市洪涝灾害致10人死亡14人失踪40万人受灾
- 贵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得到世界银行支持
- 北京最大社区天通苑正在改变 资源下沉办实事众手共治可“回天”
- 北京地铁17号线太阳宫站开工:下穿10号线 换乘不到两分钟
- 安徽夫妻在北京开裁缝铺 义务为残障孩子补衣服5年
- 故宫派出所警察:1天两三万步 地上的坑都一清二楚
- 外卖垃圾围城:餐盒源头缺监管 写字楼成重灾区
- 北京一地铁站交通图太高 工作人员:我看着也费劲
- 抗疫!我们万众一心
- 秦怡去世:百岁百件事,致敬这不凡的美丽人生
- 女子被装行李箱抛尸,系年仅28岁的海归,嫌犯住处可轻松偷窥其房间
- “创艺—国际艺术IP上海邀请展”在青浦开幕
- 618卡车活跃度报告:产业带货运量赶超去年双11
- 上海银行举办“高质量党建引领上海银行高质量发展”论坛
- 上海这名打扮时尚的年轻女子,竟在超市做这样的事,原因太奇葩了
- 网传上海东方明珠塔下两辅警互殴?黄浦警方:两人是保安已带回调查
- 家中常备硬币,男子用5万枚硬币堆出地标建筑
- 男子入职2小时猝死家属索赔140万? 当地:95万已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