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青海新闻 > 设立发展11年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卓有成效
  • 设立发展11年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卓有成效

    时间:2019-09-11 18:39:53  来源:  作者:

    非遗进校园。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2008年8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第三个、藏区和西北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涵盖青海省黄南州所辖3个县(同仁、尖扎、泽库),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占黄南州总面积的62.5%。其中热贡文化是以藏传佛教艺术为代表,以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式为载体,体现热贡地区多元文化元素的集合体。

    据黄南州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显祥介绍,目前实验区现有各级非遗名录项目330项,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热贡艺术、黄南藏戏),国家级6项(热贡艺术、黄南藏戏、土族於菟、泽库和日寺石刻技艺、同仁刻板印刷技艺、热贡六月会),省级24项,州级133项,县级165项。现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57名,各级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民间工艺师362名。截至2018年度,建成各类非遗传习中心71个、宣传展示点32个、非遗示范户158户,非遗扶贫工坊2个,每年培训文化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

    黄南州打破热贡艺术传男不传女的旧观念,女热贡艺术艺人涌现。

    赵显祥介绍,实验区按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安排,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加强文化生态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提高文化自觉、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设立发展11年来,实验区通过建设,打破了热贡艺术传承“传内不传外、传僧不传俗、传男不传女”的旧有观念,从家族封闭式传承走向了开放式传承,传承基地增多、传承渠道多元化、传承区域拓宽。通过大力实施生产性保护,出台《金融支持热贡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及民间艺人贷款5000余万元。组织对贫困群众进行唐卡、堆绣、石刻、同仁刻板印刷技艺等非遗技艺的专项培训,非遗传习中心招收960名学员(包括贫困学员)进行免费培训等,丰富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手段,贫困群众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热贡艺术形成了“公司+艺人”的发展模式,使其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了传承保护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的目标。

    热贡民族文化宫非遗传习中心。

    在热贡艺术集中的几个村落,社区居民共同守护精神家园、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强烈,传承氛围愈加浓厚,呈现出村庄之间、艺人之间竞相传承、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非遗传习中心通过免除学费、免除食宿费、发放补助的形式自费招收学员进行学习、传承。积极举办热贡唐卡艺术博览会、热贡唐卡艺术精品展、热贡唐卡绘制大赛、黄南藏戏展演、热贡文化旅游节以及热贡艺术公益巡回展(北京)等大型宣传活动。

    群众积极参加热贡六月会等民俗活动。

    同时,实验区将非遗保护传承积极融入省委“一优两高”和州委“三区建设”战略部署当中,加大非遗保护传承的实施带动和政策法规的宣传、宣讲,广大艺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牢固树立了“感谢党、听党话、跟党走”和回报社会的意识,艺人们先后免费开办幼儿园,向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向学校、贫困群众进行慈善捐赠,不分民族、不分乡村地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带动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