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宁夏新闻 > 蒋齐:为宁夏荒漠秃山披绿衣1
  • 蒋齐:为宁夏荒漠秃山披绿衣1

    时间:2019-10-08 21:23:33  来源:宁夏新闻网  作者:

    为宁夏荒漠秃山披绿衣


    “是宁夏这片厚土养育了我,我很庆幸得到了梅曙光、戴秀章等林业专家的言传身教,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将南部山区的荒山秃岭变成林海青山、让盐池地区的沙漠逐年隐退变成绿色的草场……”蒋齐说,自己专注林业治沙工作30多年,除了执着,更多的是身上肩负的使命感。

    微信图片_20190912151911_副本.jpg

    蒋齐近照。记者 胡琴 摄

    1966年,年仅1岁的蒋齐被从部队转业支边的父亲带到宁夏,从此,湖南老家在蒋齐的脑海里就是一个地理名词。他把更多的情感倾注在宁夏这片土地上。大学期间,陕西、甘肃等地一些单位向他抛出就业橄榄枝,但他更愿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宁夏的生态建设中。1986年,他从西北林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宁夏农林科学院,一头扎进最艰苦、最基层的造林研究室,从事宁夏扬黄新灌区农林牧综合开发项目防护林营建技术研究工作。此后,他与项目组和县林业局的科技人员一起摸爬滚打了4年,跑遍了新灌区的每一个角落,通过研究和生产实践,提出了树种林种多样化、降低造林密度、发展以农田防护林为中心的,庭院果树和经济林为经济增长点的网、带、片、点密切结合的林业生态系统,为扬黄灌区林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与同事考察废弃压砂地砂石状况_副本.jpg

    蒋齐(右)与同事考察废弃压砂地砂石状况。

    多年的工作环境,使蒋齐对沙漠治理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1996年,他和同事又一头扎进了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在老师戴秀章的带领下,他与课题组其他同志进驻盐池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北部六乡,开展“盐池县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这项工作一干就是10年,他和当地林业部门一起完成荒沙治理面积300多万亩,其中造林84万亩,完成天然草场建设近200万亩,建设人工草地15万亩,改良后的草场单位产量比“七五”末增加了1.4倍。在此期间,他还运用生态学、系统学、林业生态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性地把固沙型灌木林作为林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纽带,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架设了通道。为项目实施总创工程建设净效益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

    在治沙现场给外国记者讲解_副本.jpg

    蒋齐(左)在治沙现场给外国记者介绍情况。

    2006年,蒋齐接任了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职责,他把团队建设和科技骨干的培养作为重点,从青年人的科研立项选题到研究内容,从技术路线制定到试验研究方案的设计,他都以师长、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帮助参谋。2008年,他主持组建了“宁夏荒漠化防治与沙旱生资源植物利用创新团队”成为自治区首批创新团队,2013年建立了西北地区先进的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柠条种植和开发等生态生产问题,他带领治沙团队一道,经过3年的系统研究,前瞻性总结出了宁夏盐池干旱风沙区退化沙地治理过程中,采用适宜密度营造人工柠条林,可增大植被盖度和生物产量,全面改善退化沙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并围绕宁夏干旱风沙区沙生、地道中药材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带领沙产业团队拓展研究领域,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自治区重点攻关项目,经过5年的努力,总结出甘草、银柴胡规范化种植技术及质量标准,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苦豆子的加工及提取工艺的改进等一批技术体系,为指导宁夏中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源普查_副本.jpg

    蒋齐(左二)和同事开展资源普查时的工作照。

    每次突破一项科研成果都让蒋齐的精神世界变得十分富足。他先后被授予“钱学森沙产业开发奖”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并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和自治区313人才,2007年获得自治区政府津贴。他所率领的研究团队,自2001年以来先后被科技部、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等部委授予“科技扶贫先进集体”“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中国世纪大采风——中华世纪英模单位”“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全国林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宁夏新闻网记者 胡琴/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