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新闻 > 敢叫大漠换新颜——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综合治理综述
  • 敢叫大漠换新颜——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综合治理综述

    时间:2018-12-13 17:21:46  来源: 巴彦淖尔市政府  作者:

    防风固沙林带

    浩瀚沙漠变绿洲  

    “小风眼难睁,大风活埋人。”“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这两则谚语生动地描述了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当年的“狂野”。多年以前,乌兰布和沙漠上几乎没有任何植被,是西北地区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沙丘的急剧移位和扩展,淹没了周边的农田草地、林地,淤积灌渠,破坏水利设施,埋压道路,给当地工业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包兰铁路、110国道和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常运行也受到严重影响。

    改革开放伊始,磴口县就重点围绕防沙治沙,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沙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逐步得到好转。特别是在2000年西部大开发实施后,该县适时提出“以生态建设统揽全局,创建黄河中上游生态第一县”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快乌兰布和沙漠造林绿化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转变发展思路,确立“沙漠资源观”,大力发展沙草产业,逐步走出一条“坚持沙区生态环境保护不动摇,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发展新路子。

    艰苦治沙 “红色公牛”变成绿洲

    乌兰布和是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公牛”,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在磴口县境内占地425万亩,占到全县总土地面积的近70%。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磴口县全力对乌兰布和沙漠进行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陆续完成80公里穿沙公路建设工程、穿沙公路两侧42万亩植树造林工程、308华里防沙林带更新改造工程。目前,近230万亩的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绿装,形成了160个湖泊绿洲,面积达到57.8万亩。全县建立起造、封、飞并举,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并用的大规模林业生态建设新格局。

    磴口县的谢恭德是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被人称为“治沙愚公”。1984年,他与政府签订了5000亩的荒滩治理承包协议,开始了在乌兰布和沙漠种树的艰难历程。沙窝里种树,没有水是最大的困难,谢恭德就和老伴儿带着3个儿子用输液的一个个玻璃瓶灌满水背到沙窝里给刚栽下的树苗浇水。为了种树,他倾尽家产,把儿子结婚的钱也拿了出来,每年借钱每年还,10年以后才将债务还清。凭着愚公移山般的韧劲儿,在历经15个寒暑后,5000亩荒滩变成了绿洲。

    几代磴口人的艰苦奋斗,硬是把乌兰布和沙漠这头“红色的公牛”驯服,取得了治沙新长征的伟大胜利。截至目前,磴口县在黄河岸边构筑起一条长150多公里、宽50米的防风固沙林带,沙丘平均向黄河推进的速度从2010年的一年12.64米减少到2016年的一年1.87米;森林覆盖率由1990年以前的2%提高到20.6%。全县沙漠治理面积已达280多万亩,还在以平均每年治理18万亩的速度向前迈进,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面积实现双减少。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1954年全县沙尘天气日数为146天,到2016年减少为31天,全年异常气候日数明显减少。磴口县也因此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自治区生态治理先进县等。

    改善环境 农牧民找到致富“金钥匙”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一刮大风就埋公路,班车、货车经常被困在半路上。”刘耀宗是居住在乌兰布和沙区的农户,提起沙害,他感慨万千。“更坏的是,葵花、玉米等农作物的幼苗刚刚长出地面,就被无情的风沙打死,造成的损失很大。我就想,不能坐着等死,建设不好生态,发展农牧业是空话。”刘耀宗清醒地认识到治沙造林的重要性。多年来,老刘在他的耕地周边沙丘上栽植梭梭、柠条600多亩;完成退耕还林250亩、农田防护林80亩、果园97亩、渠道林12公里,种植杨树7万株。通过开垦荒地、流转耕地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现在老刘经营着1200多亩土地,养殖了600多只肉羊,年纯收入达100多万元。

    像刘耀宗一样,居住在乌兰布和沙区里的群众找到了治理沙漠的“法宝”——开垦土地的第一步要先种树。因为只有通过栽植防风林带,农田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农牧业生产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沙漠环境的改善、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也让农牧民享受到沙漠旅游带来的红利。在该县沙金苏木巴音宝力格嘎查牧民新村,一些牧民在当地政府的鼓励扶持下,依托附近的原始梭梭林和万泉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搞起牧家游、牧家乐,发展具有蒙元文化特色的餐饮业。

    牧民杨牧仁在沙漠里生活了40多年,一直依靠放牧为生,经济收入非常低。从2015年开始,他搬出了牧场,来到牧民新村定居,并在这里开起了一家牧家乐。他告诉笔者:“自从开了牧家乐,来这里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夏季每天至少有一桌客人。一年下来多挣四五万块钱不成问题。”

    截至目前,乌兰布和沙区旅游人数累计达到100万人次,直接或间接为农牧民和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近一万个,沙区每年的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亿元,沙区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占到全县的80%。

    转变思路 茫茫大漠变身“聚宝盆”

    行走在磴口县穿沙公路上,随处可见正在与黄沙作斗争的人们,也能看到在沙漠中创造财富的沙草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磴口县重新对沙漠进行定位,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为抓手,确立“沙漠资源观”,在坚持保护沙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磴口县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苁蓉和其他中草药材种植加工为主要业务的企业。目前,该企业在乌兰布和沙漠栽植梭梭2万多亩,并全部嫁接了肉苁蓉。该企业负责人魏均是土生土长的磴口人,亲身经历了过去黄沙漫天、沙进人退的无奈。从22年前开始,他包下5万亩荒漠开始种树治沙。由于高额的成本,很快他便坚持不住了。面对现实,他积极转变思路,在梭梭根部嫁接肉苁蓉,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梭梭接种肉苁蓉亩收入能达到6000多元,是优质耕地收入的3倍,并且一次种植可以收获15年以上。目前,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已形成从肉苁蓉种植、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到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民参与到这条沙产业链条中。

    “在我1989年参加工作时,乌兰布和沙漠到处是黄沙。现在,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磴口县已在这里种植沙漠水稻1500亩,今后还要在水稻田里养殖鱼、蟹、虾等水产品,大面积推广鱼稻共生新模式。”巴彦淖尔仁创科技公司经理杨国山告诉笔者,在已经种植的1500亩水稻田里,铺设着生态保水砂,这种新型材料透气但不透水,这是磴口县和北京一家企业合作专门针对沙漠治理和盐碱地改良研发的一项高科技成果。

    截至目前,乌兰布和沙漠共引进了130多家治沙企业,主要发展肉苁蓉、酿酒葡萄、现代农牧业、沙漠生态旅游、光伏发电5大产业。沙区梭梭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苹果、梨、枣树等经济林种植面积已经超过5万亩,种植酿酒葡萄1.5万亩,山药、黑枸杞、文冠果等近5000亩,并建立5万亩以肉苁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投入各类资金20多亿元发展饲草种植、特色养殖,建成了以圣牧高科、草原宏宝等为代表的30多个规模化养殖小区、合作社和以晶烨、云海秋林等为代表的42万亩无污染饲草料基地,带动养殖户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2000元提高到2017年底的5000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